作者:俞 正
编辑:黄晓明
制作:对韵翁
配乐:没马的骑手
东篱疏影清寒里,风雨凄迷,帘幕低垂。待到梅开正雪时。 莫道云遥山水远,雁有归期,别不轻离。只独相思月又西。
揉碎星光将日补,寸阴无损谓何贫。
每从长赋寻佳句,也剪花边集美人。
记取青葱少时梦,聊凭空寂老来身。
几多往事尘封里,旧页翻看岁月新。
空花庭院总惆怅,教我长思想。忆回初识绿杨春,记得蛾眉浅黛绣罗裙。 斜阳更远云山路,亭台还旧处。今宵谁共听江声,只道有情明月也无情。
近水望台岛,渔舟共浪声。
本来同血脉,何故界分明。
潮起潮还落,梦怀梦更生。
九州归一统,海晏并河清。
平生无计作翩然,羡作翩然八十年。
幽梦一帘长织锦,心中千结独思缘。
花前多写朦胧月,溪上绵缠青草边。
怕是从今人冷落,银屏谁续爱情篇。
序时大雪雪看无,草木依然将绿扶。
菊举金杯承玉露,雁飞苍昊起腾图。
南郊水榭晴岚暖,西陆蓼汀别样姝。
携酒茶余谁共饮,推窗月上夜相呼。
为听松语远离宿,更望渔灯近面湖。
风止岸边芦荻静,霜凝槲叶冷光浮。
凭栏晚岁异乡地,羁旅云涯风雨途。
生计艰辛身所累,愁怀岁月我何如。
参商不遇各天际,悲喜还留在故庐。
梅笑年年向人处,未分贫贱与亲疏。
谁共倚斜阳,蓼红摇晚芳。
乱丝风摆柳,寒影鹭回塘。
水响纹波散,宿深幽梦藏。
昌蒲仍旧绿,箬叶起新凉。
暮霭近村暗,孤霞天际光。
还归老庭院,已去少年郎。
阶石藓苔砌,篱园蓬草荒。
密来惊悚少,动处隙缝长。
我不期高赏,心忧未远方。
晨昏奉父毌,田地种麻桑。
书向茶余读,手栽花自香。
无须虑生计,何必作参商。
景看三千秀,身能百事忘。
如今人老矣,悲喜又何妨。
一路伴斜阳,遥天共雁翔。
村家多屿岛,泽国久渔乡。
纵是浪波远,何如丝网长。
夜深帆系处,拾得几星芒。
人间若问最愁事,夜月楼明,惆怅离情。寄梦山程更水程。
寒英花后梅重见,快雪云晴,绿雨春生。怕听莺声不共行。
寒梅开在雪飞天,百卉谁同三径前。
心不荒芜有绮梦,神添逸彩与新年。
君于美景每书笔,我种诗田多结缘。
昨夜临屏分得字,试题春色共吟肩。
一岁又寒冬,百卉尽、梅独芳丛。居庐小院东篱菊,旧枝不落,新芽待露,只等春风。路见总匆匆,生计虑、几个从容。愿君身莫劳形里,且行且歇,还歌还酒,做个仙翁。
12月14日,与文友汪云飞周群黄凤娇陈淑蓉一行参加鹰潭微诗会,仙水崖小憩,拾韵记之。
山同云影水平铺,溪有行舟岸不孤。
芦荻飞花几归鹜,波心落日一明珠。
三千故事说龙虎,五派宗门衍道都。
物我随心两相忘,无须灌顶以醍醐。
注:道教史上因“道法承受”来源不同而分衍的宗派,最大的有五派。
晴明雨后天,苇岸几分烟。
九曲清波水,一隈闲客船。
溪回旧桥处,犬吠小村前。
归路松云里,听风更听泉。
远接武夷溪,盘陀九级梯。
山云度归鸟,岭廓接村畦。
人是行涯客,梦如鸿爪泥。
匆匆成过往,难复计东西。
鹧鸪几树啼,寂寂更长溪。
满地秋枫叶,空村苦竹西。
云深雁路远,霜重草腰低。
山瘦水同瘦,何堪诗韵题。
丹霞绣岭,无处不形胜。七十二峰皆仙境,天造十分光景。 旗旌杆举龙虎,上清宫有神明。莫以道人法事,相虞尘世生民。
我也拟陶家,疏园种菊花。
秋风已萧肃,新蕊满枝丫。
酒对兴何尽,栏看日渐斜。
芳心似桃李,赠岁以韶华。
菊开庭院西风早,堪怜花落知多少。夜梦共凄凉,寒深日更长。 凭栏望素月,行路凝霜雪。生计旅他乡,雁声人断肠。
玉兰二月春看早,游园莫待莺声老。细柳暖风天,飞鸢碧水前。 芬芳嫌日短,歌酒且斟满。花落绿烟萝,人生能几何。
三冬岁将尽,风雪两相催。
冻岸江边柳,冲寒陌上梅。
谁能共天老,梦总与心违。
多少他乡客,思归不得归。
谁人不动情,归雁是离声。
留梦在西域,携翎更远程。
长山昏雨阻,河汉晓云横。
此恨何时绝,桑田沧海平。
临江仙·寄 友
心路难穷行路远,苍山浪水相随。春风有信燕飞回。泥融秋草动,树暖早莺啼。 易去流光双鬓老,青葱年少难追。人非物是梦睽违。庭空陶令菊,雪拥放翁梅。
经年不相见,两鬓又添霜。
月望共霄汉,晨炊各一方。
怀思隔海岳,向背似参商。
今夕为何夕,庭光明烛光。
平安夜灯火,客路远苍茫。
云断山难断,天荒情未荒。
梦携归故里,老莫羁他乡。
晚坐同庚在,话聊追忆长。
石溪闲作钓,无事去思量。
韵拾有歌赋,兴来持酒觞。
衔杯且随意,笑脸是逢场。
待慢休嗔语,茶凉同世凉。
莫笑吟人吟不休,几多到老抱穷愁。
诗风多学唐时韵,今古难题黄鹤楼。
尘起阳关戍边马,荒芜苑上汉宫秋。
纵然李杜归来写,难尽人间恩与仇。
素影和烟小院旁,几树散幽香。云晴日暖,菊枝开后,何见凄凉。
谁撒琼花天暮里,曼舞白霓裳。可怜遥夜,归家寒路,水远山长。
12月28日,文友汪云飞王兴高周群黄凤娇一行,经杨桥,过九龙,取道润溪,寻访胜迹。子规桥头,望湖远阔;润溪旧街,物是人非。感岁月之沧桑,人事之睽离,留诗以记。
伫立润溪渡,望湖天远涯。
鱼街已冷落,船岸满蒹葭。
庙问有遗址,谁知是戴家。
来寻冷冬日,开尽紫蓼花。
携孙高处攀,绝顶好看山。
薄日寒烟里,霜风落叶间。
三冬年侷促,百卉岁阑珊。
已听梅消息,春光只等闲。
12月28日,恰逢周日,难得闲适,文友相聚,近地行游。去润溪、观候鸟;过杨桥,正午餐;更兴致,登雄岚。文友汪云飞王兴高周群黄凤娇结伴此行:
古寺云中岭巍峨,远携香火客来多。
钟声留响翔南观,樵路犹闻昔日歌。
忍弃行车累身力,为寻胜迹走盘陀。
何时幻化今时景,不见仙人见烂柯。
一、栖贤松云
南唐时有筑山庄,画看董源知细详。
一自戴公归隐后,斯乡从此富诗乡。
二、子规桥汐
越溪水到鄱湖旁,老渡船帆向远方。
不尽啼声子规鸟,难教客梦寄他乡。
三、长街渔市
晨曦还未露东方,远处声来是橹浆。
岸上鱼街千户店,何如生计网铺长。
四、平湖宿鸟
携翎万里水山长,安住身心梦莫凉。
无论天鹅白鹤鸟,双双谁个不鸳鸯。
五、古渡斜阳
远水苍茫思念长,已然忘却晚风凉。
那人独立岸堤上,送尽飞鸿又夕阳。
六、带水送青
岭出李梅流更长,滩弯岸曲几行藏。
缓溪如带琉璃水,一路敷青入鄱阳。
七、暖谷鸣莺
栖贤山下岸堤长,早听啼声春未芳。
应是溪前阳谷暖,飞莺追雀绕山梁。
八、秋汀泊雁
蓼红花溆最风光,湖水湖烟任徜徉。
愿尔莫惊交颈鸟,两情一误一年长。
作者简介:
俞正,江西东乡人。1962年10月生,东乡区委组织部退休干部,曾任东乡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理事。爱好格律诗词写作,有原创作品4000多首。2013年获大悟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2014年与人合著《龙山行吟》诗词集。曾在《中华诗词》、《中华词赋》、《中国诗词》、《中国诗教》、《当代诗界》等诗刊杂志与网刊上发表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