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真正的赢家是思想正
作者:林耀平
每个正常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健康、幸福、快乐、自在、美好。林某不才,但愚以为:达到这五个方面的条件,就无关钱物的多与少、权力的大与小了。
因为,你钱再多、权再大,身体不健康健壮、身心不自由自在又有何用呢?今天是2025年1月1日,突然想起写这个话题来,主要还是想祝愿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同学、亲朋好友或“粉丝”人人、个个都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幸福、快乐、自在、美好。
真正要做到上述这五个方面,我认为:思想正是保证。要做到“思想正”,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一、读书不能少。讲到读书,有几个方面很重要:一是读书态度。一句话:要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看待。《论语》一开篇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孔夫子教导他的三千学子就是要把读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下,多数人不太重视读书了,尤其是走出大学校门以后走上仕途、取得一定地位的多数人,基本上不注意续书了。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看一看自党的18大以后几百上千的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的例子,众多都是著名高校毕业出去的学生。一位省部级高官因贪腐被关在看守所里,有一天,他一大早醒来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问了自己三个大大的问号:“我现在在哪?我怎么惰落到如此地步?办公室里那么多的书,我怎么没好好看一看?”这就是许多贪官污吏之所以违法犯罪,其根本原因就是官当大以后再也不好好读书了,更没有像曾子讲的那样:“吾日三省吾身”了。如果他们每天都三次反省自己这一天都干了些什么?知道哪些该干、哪些不该干了,他还能去贪腐吗?他还会不好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吗?因此,读书太重要了,一句话:常读书思想才能正。二是读书方法。许多朋友说:“我一看书就犯困。”实际上,你读书犯困,除了读书态度和读书目的不明确外,一个根本问题还是读书方法的问题。我的读书方法是三句话九个字:“天天看,日日记,常常用”。即:每天都要看看书或者网络上发表的具有特性、个性的文章,不但看,我还作笔记。比如:我在通读《谈治国理政》1至4卷时,不仅通读,还划了众多的杠杠,还作了许多的笔记,尤其是在这四卷中引用的396条古之经典和中外名家论述,非常认真地记在了专用的笔记本上,并注明了在哪卷、哪页、出自哪里都记得一清二楚。如果你看书去认真地作笔记,保证不会再打瞌睡了。三是读书内容。读书的内容可以根据自身所从事的专业而有所侧重。但我要强调的是应当学好以“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东西学好了,美好人生的底色就打好了,换句话说就是人的思想就正了。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有太多内容要说,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四是学会应用。只要你注意学习,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到了知识总会有用处。比如:平时与人交往、聊天、议论某个问题,你的讲话内容、方法、表述,总会比那些不喜欢读书的人显得水平高些,最起码看问题的角度、高度、精度、力度比一般人要强。这就是注意学习的结果,如果再往高一点讲就是为一生的思想正积累了更多的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二、锻炼不能懒。一般讲,人的身体健康是干好一切的基础,没有身体健康作保证,干什么都会有“力不从心”之感。反正我已快68岁了,感觉日常生活和工作,无论干什么都觉得精力十足。比如:接到某个单位慕名请我去讲一堂思想教育课,我能在十分钟之内把提纲拿出来,再用二、三十分钟理顺一下就可以把整堂课的内容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上台了,且会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再比如:前段时间我回老家修缮祖坟,我与三、四十岁的壮小伙一样干活,虽是冬天,但干得硬是一身汗,也不觉得累。这就是坚持天天锻炼的效果。我锻炼的方法是:过去是打球,退休后的七年多中,每天早上跑步4至5千步以后才吃早餐,一天跑、走在12000步以上。坚持锻炼,脑子灵,吃得香,睡得好,干活有劲。一句话:一身爽。
三、心态不能歪。一个人的心态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我常常讲:一个人要健康,“心态是基础,饮食是关键,睡眠是保证,锻炼是辅助”。四者缺一不可!但心态确实是“基础”,心态好,吃饭就香,睡眠就好,锻炼、做事就有劲。所以,欲望不要多,该放下的东西要放下。佛说:在你心中纠结的人、物、事,“何时放下何时轻松”。总之两句话:思想要正念,心态要平和。
四、朋友要多交。俗语说:“人生在世,安身立命,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要想自己的朋友遍天下,首先是自己要有真本事,之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也。其次是自己要从小开始养成吃亏、舍得的好心态,时时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的人,是没有朋友的。这里要讲的高深理论、例子有太多太多,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但有一句话很重要:与人交往要带着吃亏的心理去交。作为已经退下来的老朋友,交更多的朋友则对于放松心情、交流感情、营造好的氛围则更重要了。不少的病痛,就是因为交往少、想得太多而被憋出来的,久而久之就出“状况”了。
五、饮食要多样。一个人一日三餐的饮食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按饮食、健康专家讲:“早餐的营养占全天营养的70%”,所以,我退休7年多来,每天的早上吃8样以上的食物,多数食物是蒸着吃,比如:红薯、芋头、苞米、芙蓉蛋、肉饼、马蹄等,另外炒几样青菜加洋葱、姜蒜等即可。至于中午和晚上,随意吃个七、八成饱就行了,无需太讲究。但是如果肝功能好,每天喝一、二两酒则更好。至于烟,则有害无益,我是从来不抽烟的。
六、微信要多看。这主要是对老年人而讲的,在坚持每天锻炼个把小时的基础上,多看看手机、微信,包括电视,对充实生活、增长见识、多交朋友,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思想都会有益处的。人老了,一怕太闲;二怕太懒;三怕太散;四怕太傲;五怕太精;六怕太蔫。太闲就可能“无事生非”;太懒则易患各种老年常见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病痛等等;太散则易发生思想、行为偏移,甚至上当受骗,有的还有可能触犯刑律;太傲会使人“见而远之”,没人跟你玩;太精会让人有一种恐惧感,因为什么都算计得清清楚楚,一点亏都吃不了,谁还跟你玩?太蔫会不合群,一方面你总是不喜欢表达你的心声,另一方面对任何事你都没有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人家跟你玩一次就够,下次人家还愿意找你玩吗?总之一句话:多看微信,多结交各方面的朋友,无论对思想还是生活乃至身心健康,只要你没有贪念,都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当然了,一个人的“思想正”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换句话说,任何不当的言论与行动都会影响到思想的正与否。所以,要想让自己的一生思想正,加强正能量的政治理论、时事政治、传统文化和各种正能量的学习十分重要。
(写于2025元旦日)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已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