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由作者提供
《回家过年》
作者/铁龙,策划/向东
朗诵/清泉朗诵文化艺术团
常常心归故里梦马穿梭
把一摞摞思念折叠成纸鸽
那几经沉浮的朝阳楼
洋河流域的老村落
在外食尽人间百味
都比不上红泥炉火上
妈妈粗瓷土碗的莜面窝窝
即使走到天涯海角
忘不掉大新门外柳川河
半壕飞雪冰飞波
终于要回家过年喽
在外学子掩饰不住心中欢乐
焦急等待下课铃响
犹如纷飞的蜜蜂要飞回蜂窝
二步三跳一下子
把书包抛进拥挤的宿舍
我要回家,重温家乡的烟火
终于要回家过年喽
他疲惫放下手中的焊活
妻子温柔的笑脸
穿着新衣的娃子
用肉乎乎小手拿着白馍
她的臂弯,娃的背影,老屋内灯光守望的闪烁
走马灯般眼前复活
寒夜里
总有一盏让你牵肠挂肚的灯火
终于要回家过年喽
望着筑起的高楼你热泪盈眶
谁不是为了活着在外闯荡生活
就想着到家后
用这双布满老茧的工匠之手
给已腰酸腿疼的老爹娘
再砌一盘新火炕、烧把干柴禾
于是
我们乘坐流星般飞机
我们挤上绿皮车厢
我们坐上奔驰的高铁列车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迁徙群落
什么样马力才能载起
这排山倒海的大军跋涉
不管回家的路有多远
一步步丈量大脚奔梭
漂泊的游子还在路上
心却飞抵日暮乡关古府村落
这是一条温暖而连通的接站脉络
有老有少,气氛灼热
就像一片鲜红的休止符聚在一起
三五成团,一拨接着一拨
哪怕站台上空气冷得哆嗦
搓手跺脚
就为那重逢一刻的融合
归去来兮
每一年都在这点交叉
掩饰不住的思念聚成光轨
南雁北归纵横交错
走出站门
一眼就望见妻子眼底的温情
嘴角的酒窝
怀抱的女儿
双手紧拽妈妈的围脖
快来,让爸爸抱抱
我放下行包
迫不及待张开蒲扇般大手
可她陌生怯怯望着我
转身又躲入妈妈怀窝
这不就是你天天盼望的爸爸吗
妈妈的耳语一下子把女儿惊醒
爸爸,童音清脆一声呼喊
张开胖嘟嘟小手
抓挠着一头扑向我
女儿,我的女儿
我拥抱哽咽,泪涌贴腮落
远远看到
村口外老娘瑟瑟倚立扶着墙垛
寒露中深凝
任凭凛雪冽冽头顶坠落
北风撕碎村的宁静
一片银装素裹
急匆匆扔掉手中铺盖卷
不忍再看母亲的瘦影佝倭
泪流满面匍匐下跪
一声我回来了的撕心裂肺
把对亲人的无尽愧疚
深深跪进,膝下家乡的黄土高坡
回家是首流动的诗歌
是千万朵飞雪忽搧翅膀的飘落
是情和感的绽放
亢奋与激动的会合
跋涉千里,在外打拼的苦累
瞬间化为车站鸣响的电笛
揽拥家乡漫天的云起云落
情染寒风热
就像雪花离开遥远天空
勾勒出,天地相连的壮阔
依然是那床重洗干净的被褥
卸去我逐梦路上的疲惫与奔波
依然是那面天窗
又透出流星闪过
漂泊的游子回来了
清风入梦、夜色柔合
院里老枣树淡香若兰
守一株暖意盈怀
每枝都挑起眷恋的火热
仿佛母亲鬓边白发
又增年轮几何
小时候总觉这个家太小太破
放不下自己张狂的魂魄
如今蓦然回首
这才是撑起自己的天空海阔
又想起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那威严赫赫的老父亲
俯首甘当孺子的牛车
不管我长多高,走多远
支撑我的
是父亲,肩上能奔马的宽阔
一声声清脆爆竹
惊醒浑沌晨开的黎明
走一段阳光下拜年的村路
扔一块石头
听听与河冰碰撞的响声
打个招呼
拜一下莞儿一笑的乡邻
看娇俏翔飞的雪花
逛一逛生我养我的古城
家乡的高楼又添几座
连村的道路可还平整
醉一次迎年的酒
吹吹家乡风
和老爸来一盘马走日的对弈
母亲长夜的絮叨是那么好听
卸下在外打拼的压力
放松被生活憋屈的心灵
家是我温柔相拥的港湾
一次回家
就是一次生命的涅槃重生
不管明天是否枝繁叶盛
不管生机盎然还是孤独飘零
就算化作流星飞雨
终归还是要叶落归根
独步红尘的游子啊
忘不了故乡云淡风轻
生活的路千里赫赫
收紧一下整装的鞋带
再次踏上新的征程情系家国
向我们奋斗的地方出发吧
谁说我们是生命的过客
回家的路
连接着,更长更远的天高云阔
[作者简介]:
铁龙,原解放军上校指挥军官,在军队荣立二等功及四次三等功。获全军初级指挥军官教育学会学术论文一等奖,著有20万字长篇小说《冷城热血》。一个热爱写作和诵读,喜欢用端过枪的手记录美丽,用文字和声音激扬时代的老兵。现为清泉朗诵文学艺术团主播、宣化文联朗诵艺术联盟副主席、联盟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