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意为好运、善果的征兆,代表着吉利和祥瑞。它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理想愿望、文化心理、情感趣味、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诸多内容,是老百姓最本真的良好愿望,寄托着对现实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冀,也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的厚重内容之一。它的核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事物、美好未来的向往与愿景。几千年来,它始终贯穿、延续在人们生活劳作的方方面面,伴随着每个人的出生、成长与变老,在衣食住行、言谈举止、时间数字、风俗习惯许多方面都被显示出来。
人盼吉祥树盼春。朴实亲切而又有温度的吉祥话、吉祥事、吉祥果,人人都乐意听到、看到、得到。就以几千年间袅袅婷婷一路走过的春节来说吧,它是我们华夏民族吉祥文化最为浓郁、最能展示的时间段。它名称虽多,却都赋予了吉祥的内涵:汉时称“正日”,唐宋时称“元日”,明清时称“元旦”、民间称“新年”。作为岁首,为庆贺,图吉利,迎祥瑞,人们围绕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和谐主题,从起居到出行,从穿衣到说话,从飯菜的丰盈到人情的和美,都被“吉祥”的氛围湿润着心灵,处处洋溢着对未来生活顺遂浓烈的盼望。亲友之间互相拜年、互致吉祥祝福,既可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起到增进情感、调整心态、加深情义的作用。洋溢着喜气、吉祥的春联,内质不同,却都挥洒性灵,字如珠玑,愿望相同,让人心旷神怡,滋生欢乐。鞭炮、红灯、年画、锣鼓、窗花……不仅装点了节日的喜庆,生动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哲学与价值观念,让春节的祥瑞气氛更为浓烈,而且显现和寄寓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吉祥和平安幸福相伴。中国人的吉祥愿望和言行不只在节日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都时时展现出来。它有忌讳,有讲究,有表达方式,或以形相喻,或以音相谐,或随形、音象征寓意,传寄着人们灵魂深处的气韵与情感。如老人的寿辰之日、新婚夫妇的结纳佳期,以及商家开市、读书中取、工程开工……都十分看重祥泰圆满。又如春节前的扫尘有“扫陈”之意,燃放鞭炮有僻除邪恶之愿,端午节釆艾草悬门,也有此意。老人生日须吃长寿面,寓意健康长寿;看望亲友带苹果,意为“平安”,而送橙子,则意为“成事”。婚嫁出行、乔迁之日要挑选良辰吉日……无不表达出吉祥如意的内涵和我国厚积的优秀传统文化。再如,年夜饭人们喜欢叫“团圆饭”;传统吃饺子,因饺子与“交子”同音,有交替更迭、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婚礼上常见摆放的红枣、花生、桂园、莲子,寓意着“早生贵子”;新人须喝交杯酒,因“酒”同“久”同音,寓意“长长久久”。老人寿宴上一般都要摆放“寿桃”,“桃”“逃”同音,寓意逃脱厄运,健康长寿;蜻蜓之“蜻”,因与“情”发音相近,故恋人之间互赠蜻蜓饰物,有“情投意合”的含义……凡此种种,都是美好,都是心愿,都是祝福,真切地反映了人们追求吉祥生活的心理追求。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以“画”表达心理愿景和幸福追求,也是国人常用的一种文化意趣与智慧方式。“财,人所宝也”,通常以牡丹、芙蓉象征荣华富贵,“白菜”意为“百财”。喜鹊与梅花意为“喜上眉梢”;青松可比铮铮傲骨;顽石可拟坚毅秉性;稻穗插在花瓶里,表示“岁岁平安”;柿子、柏树、如意合在一起,为“百事如意”;莲花和鲤鱼喻为“连年有余”;金鱼与海棠表示“金玉满堂”;蝴蝶和松、鹤象征长寿;蝴蝶与猫搭配,便成为寓意长寿的“耄耊(猫蝶)”图;牡丹与海棠组合寓意“滿堂富贵”;蝙蝠、鹿、桃、喜鹊以表达“福、禄、寿、喜”的含义;菊花寓意淡泊高洁;蜻蜓与荷花组合,象征着清正廉洁,并有亭亭玉立、青云直上之意;蝙蝠和玉如意则有“幸福如意”的祝愿;松、竹、梅寄意“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借喻“四君子”,象征高尚的品德、正直的气节、牢固的友谊……
我国民间把“龙、凤、龟、麒麟”喻为“四大”吉祥物,又有“喜鹊叫,有客到”“喜鹊登枝,抬头见喜”,以及“麒麟送子”“瓜瓞绵绵”“龙凤呈祥”“鸳鸯戏莲”的说法。人们对喜欢的动植物也赋予了祥瑞之意,寄寓了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如骆驼喻义任重道远,黄牛喻义任劳任怨,鸳鸯喻义恩爱夫妻,百灵喻义聪明伶俐,鸽子喻义和平、友谊使者,鹤通常被喻义为祥和、长寿,春燕喻义报春使者,喜鹊喻义吉祥如意……枚不胜举。
吉祥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颜色,人们也给予了美好、祥瑞的寓意:红色有热情、希望、健康之意,黄色有光明、快乐、温和之意,黑色有庄严、肃穆、宁静之意,绿色有和平、凉爽、嫩稚之意,蓝色有宁静、秀明、清新之意,白色有纯洁、清静、神圣之意,紫色有名贵、高雅、华丽之意,橙色有兴奋、活泼、华美之意……
数字也常常被人们用来表达吉利祥和的美好愿望。如“一路顺风,十全十美,百事亨通,万事如意”“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康泰,十全十美”“三、六、九,朝上走”“一生幸福,二人同心,三观一致,四邻和善,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进宝,九子登科,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载情缘,万事如意。”……
在我国的吉祥文化中,自然缺少不了诗歌文字的咏唱以及赞美和向往之情。如:“吉祥如意随风至,福星高照喜频添”“春来春去春常在,福欢福乐福满堂”“东风吹送吉祥至,幸运之星照人辉”“春报平安千家喜,喜迎吉庆万户春”“鸿运降临门,福泽满人间”“一帆风顺事业兴,步步高升福星明”“福星照耀宜欢喜,东风吹送好运来。八方财宝如雨降,遇事润泽此福泰”“幸运蓦然来如虹,人生事事都称心。和风送暖入怀抱,财富健康皆如愿。”……
清人蒋士铨诗云:“世人爱吉祥,画诗工颂祷。谐声而取譬,隐语戛戛造。”其意告知:人类是社会性的存在,是依理性、规范和价值而生活的存在,是靠意义、信仰、信念支撑的存在。吉祥文化的本质是价值观,以我们民族的信仰、习俗、传统、情感诸方面为根脉和魂脉,其真正触动人们心灵的也是它的独特的价值内涵。吉祥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中,由民众喜爱且世代相传的文化事项,契合了大众求美、求平安、求和谐、求富裕、求健康、求幸福的普通心理需要,具有群体性、时代性、传承性和变化性的特征。其所内涵的精神气质、道德素养、人文价值,不仅能关照我们现实的生活,也让我们形成了懂得珍爱生命,珍重家庭,善待亲朋,热爱和感恩生活的态度与行为期望。
对于吉祥文化中淳朴、美好的价值观,我们每一个人没有理由不去珍视它、传承它、运用它、丰富它,要积极发挥它对于和美家庭、温暖友朋、芳馨社会、播洒文明、强国追梦、鼓舞人心的影响力与亲和力,进而在当下文化多元的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韵光流转,今春又至。“春”的原意是“春阳抚照,万木滋荣”。站在2025年辞旧迎新呈吉祥、和谐安康又一春的新年门口,我和大家一样滿怀欣喜之情,依照传统,恭祝各位亲朋好友新年快乐,春祺夏安,秋绥冬禧,四季安好!
作者简历
骆忠学,长安区人社局退休干部1965年8月考入解放军兰州测绘学院中级班,1969年6月评为技术员,1982年评为技术10级。1985年4月业回长安,先后在县直机关党委、人社局、老龄办工作,2009年3月退休。曾为西安市老年学学会副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