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系列作品
城东祝甸有毛氏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济南城东六里,有祝甸村,又称祝店。今属历城区东风街道。此村自明清以来,名人荟萃。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清代的祝甸毛氏。
之一,毛辉祖:学醇行粹,执法不阿
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列传一》“毛辉祖传”等文献:
毛辉祖,字镜浦。乾隆十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福建、广东道监察御史。三次主考福建乡试。其后官湖南提督学政,转礼科给事中,累迁至太常寺少卿。乾隆三十九年,随乾隆扈从热河。九月因疾病在承德去世。年六十六岁。

宣统《山东通志》“毛辉祖传”
辉祖学醇行粹。他在朝廷三十年,正值天下无事,群贤在位。他平居温温,不妄形喜怒。遇事不矜赫赫之功,而正色端议,执法不阿。他曾屡次巡视京城,骢马行九衢,其端庄气质便令望者气肃,宵小敛迹。后来巡视通漕,他摘奸剔弊,使得吏胥不得因缘为奸。主考福建乡试,所得多绩学之士。视学湖南,选拔长沙刘文恪于童子试中,世人称他有知人之明。乾隆选拔儒臣入值上书房,大学士刘文正公第一个便推荐他。足见其学养与人品之超越他人。
毛辉祖诗文集未见著录。《国朝山左诗汇抄》卷九,载其《邯郸次壁上韵》:
黄粱留幻迹,过客发悲歌。
世事原如此,浮生奈若何?
荒城吹角早,古道阅人多。
为问征尘里,谁曾梦薜萝。

书影:《邯郸次壁上韵》
黄粱,即黄粱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
卢生在邯郸客店遇道士吕翁。自顾衣装敝亵,乃长叹息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吕翁探囊中青色瓷枕授之曰:“子枕吾枕,当令子荣适如志。”时店主正蒸黍(去皮后北方人称黄小米,即黄粱),生梦入枕中,享尽富贵荣华。及醒,黄粱尚未熟。怪曰:“岂其梦寐也?”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后因以“黄粱梦”喻虚幻的事和不能实现的欲望。
薜萝,薜荔与女萝,攀援于山野林间或屋壁的野生植物,借指隐者或高士的住所。
毛辉祖身为高官,却时常想到生命的空虚与梦幻,甚至会产生隐居山野的念头,其为官之不得自由与摧眉折腰之苦况可以想见矣。此正如黄山谷诗:“百年炊未熟,一垤蚁追奔”是也!(黄庭坚《次韵子瞻》)
之二,毛圻:三年憔悴最怜君
据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列传一》“毛圻传”等文献:
毛圻,字冠九,号一亭。毛辉祖子。乾隆二十一年举人,大挑一等,任山西猗氏县知县。丁父忧,服阕,再任广东增城县知县。毛圻才器练达,识治体,处大事果断,息事安人,老百姓十分拥戴他。他又调到潮阳。离别增城时,士民送者数千人。
潮阳地大民富,风俗嚣竞,豪家杀人,经常以行贿巧脱其罪。毛圻来后,一切绳之以法,锄治凶憝,擢摘主奸,远近震慑。

光绪《广州府志》“毛圻传”
不久,毛圻调南海县令,一个月结积案三百通。于是,省内诸多疑狱,都委任他来断案,“平反折断,莫不以为神。”番禺海滨有奸民与盗寇勾结,命令负责的属吏前往抓捕,错误地连累当地的大户,于是激起民变,捆绑吏卒,其势汹汹。巡抚要发兵捕剿,毛圻力陈不可,并请求自己前往侦察其情。到后反覆开导,晓以利害祸福,并且解散了民变的人群。
西洋船舶杀伤民人,巡抚整饬兵备。毛圻请先行告诫,不要轻易动刀兵。他轻装简从,驶扁舟至澳门,晓之以理,终于使得洋人感惧且感动,出罪人伏法。海上晏然。乾隆五十二年,广东大旱,粟米翔贵,毛圻听说西洋船舶多载米,请买十万石以平粜,民困以苏。县试,他选拔秀杰之士,多为寒门子弟。洋商以重贿为儿子求得榜首,毛圻微笑着,婉然拒绝。后来,他以治行之功荐升罗定直隶知州,未任而卒。灵柩还归济南之时,百姓哭泣送别者有数万人之多。
据清嘉庆《增城县志二十卷》卷十二“毛圻传”:
毛圻,山东历城人。乾隆四十五年以举人任知县。吏治精明,礼贤育士,后调南海,大计卓异,例升直隶州。任大中丞以南邑案牍繁,暂留听断,手批口判,日无宁晷,劳苦染疾遂不起。大中丞挽句云:
“单父以身亲,两粤观风无此宰;伯仁由我死,三年憔悴最怜君。”
可以想见其居官之概。

民国《增城县志二十卷》“毛圻传”
毛圻诗文集未见著录。王钟霖《国朝历下诗钞》载其《秋兴》诗:
客里光阴过隙驹,秋风初起忆蒪鲈。
捧心刻意学难肖,病肺连年貌已臞。
古木烟昏鸦阵乱,遥天霜冷雁声孤。
故园携酒登高客,醉后知曾念我无?

书影:《秋兴》
“故园携酒登高客,醉后知曾念我无?”尘面鬓斑,秋日霜冷,而千万里外,一脉思恋故园的羁旅情怀,昭然可见。

今日佛慧山
之三,毛堃,品端嗜学尚义气
毛堃,毛辉祖第五子。据清道光《济南府志卷五十三》“毛堃传”,毛堃字载之。乾隆五十四年恩科顺天举人。官茌平县训导。他“品端嗜学尚义气,赠人千金不惜。”
毛堃诗文集未见著录。《国朝山左诗续钞》卷二十七,载其《五峰池试茶》:
中泠无觅处,溢出乃于斯。
岩际乳初滴,松边清满池。
炉支风定后,茶煮月来时。
试问居何品,惟应陆羽知。
(清光绪四年刊本《国朝历下诗钞》卷二)

书影:《五峰池试茶》
五峰池,疑即五峰山清泠泉。诗人称,其味道堪比中泠(“中泠无觅处,溢出乃于斯”),“岩际乳初滴,松边清满池”,此正清泠泉的泉与池之情状,十分传神。诗中佳句乃“炉支风定后,茶煮月来时”,风定取火,月下煮茶,堪叹今人罕有如此之风雅况味了!

侯林在清泠泉
之四,毛式郇:为民请命,动人心魄
据《清国史》七百五十四卷毛式郇列传,以及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毛式郇传”等文献资料:
毛式郇,字伯雨。毛圻之子。嘉庆四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六年散馆授吏部主事。十五年充江西乡试副考官,十六年升员外郎,京察一等,升郎中。十九年擢内阁侍读学士,二十年升太常寺少卿,二十一年迁通政司副使,二十二年擢光禄寺卿,升宗人府府丞。

《清国史》“毛式郇列传”
道光二年,毛式郇官至提督顺天学政。他上疏称:“布政使屠之申,以直隶差徭过重,请议减议均,以解民困。然而所议之法,每年加赋六十万,以十八万办理大差,以四十余万为院、司、道、府、州、县办公之用,名义上是均徭,实际上是加赋。……而加赋之后,遇有差务,仍用民力,未见差徭之减,但知钱粮之增。不用民力,则贻误必多;一用民力,则事端纷起。臣以为,无益之杂差,自应议减。正常之供应,不可议增。”奏章入,命交直隶总督颜检查办。道光十年,式郇迁左副都御史。
毛式郇最为感人的一幕,在于他常常会顶着风险,为民请命。
道光十一年,毛式郇充江西乡试正考官。八月,他向皇帝奏陈沿途水灾情况,称沿途逃难之民络绎不绝,扶老携幼,愁苦难堪。各省督抚不可轻视民瘼。务须各发天良,尽心赈恤。奏章凄恻动人。道光皇帝为之感动,依从之。
十九年,毛式郇升礼部右侍郎,提督江苏学政。这年夏天,他曾为家乡的道光《济南府志》作序。二十年,调吏部右侍郎。二十四年卒。

道光《济南府志》毛式郇序
毛式郇诗文集未见著录。据《山东文献书目》,他有《龙吟馆琴谱二卷》。
毛式郇有子名毛健,福建邵武府同知;毛健长子毛玉成,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事迹均见民国《历城县志·忠烈传》。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