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诗(一)
大除围炉夜无眠,
雕柏桃符压岁钱。
今日新年腊未至,
平平淡淡过公元。
元旦(二)
衰柳寒江冬月天,
无花无酒过新年。
弟兄故友俱望北,
姑娘孑然在锦官。
元旦(三)
俯仰岁将暮,
江南又一年。
春归梅放后,
冬至柳衰前。
壮志随身老,
病残同寿添。
风和苑中过,
桥下独潸然。
元旦(四)
忆昔青壮日,
赴越去三秦。
恨恨难酬志,
营营苦劳身。
文章伴人老,
诗赋逐时新。
元旦今朝后,
除夕迎早春。
元旦诗(五)
堪堪新年元旦日,
又为追往抚今时。
校园一载寻常过,
白发几回明镜悲。
冬月迎新春尚早,
暮年读典何为迟?
昧行怎似炳烛事,
明道盲臣亦作师①。
注:
①汉·刘向《说苑·建本》:“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元旦诗(六)
初九行堪尽,
一年将转新。
江南已归雁,
皇甫未还人。
不觉满头雪,
自悲双面尘。
家人今四散,
团聚待来春。
元旦诗(七)登望江楼
会稽冬光下,
新年登此楼。
江水难去尽,
时序复回头。
雪裹梅开瘦,
风吹柳待柔。
百花齐放后,
秋禾满田畴。
元旦(八)江南二九
新年杨柳冬时态,
春气园中却早回。
不信君朝树上看,
玉兰枝枝孕早胎。
元旦诗(九)昨宵
同庆新年到,
睘宇共此时。
银花星落雨,
火树彩染姿。
冬至回阳气,
老来悲白丝。
亲人阻千里,
是夜更相思。
元旦诗(十)游府山
风和苑里颇无赖,
卧龙山下游客来。
太平巷里寻旧迹,
乘兴又上越王台。
元旦诗(十一)万水千山总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