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在这新元肇启、充满希望的 2025 年,仁化诗词协会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各界朋友,以及全体会员致以最诚挚的新年祝福!回望过去的岁月,我们在诗词的道路上并肩前行,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我们用诗词抒发对仁化大地的深情厚意,用韵律描绘出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每一次的创作交流,每一次的诗意研讨,都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我们的文学之路。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组织各类诗词活动,走进自然,感受山川的壮丽;深入市井,体悟民生的百态。会员们以敏锐的感知和灵动的笔触,创作出了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佳作,让仁化的文化底蕴在诗词中得以展现和传承。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致力于诗词文化的推广与发展。我们要举办更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词讲座和研讨活动,提升会员们的创作水平。我们要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诗词比赛,展现仁化诗词的风采。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仁化的历史文化和时代新貌,用诗词讲述仁化的故事,传递仁化的声音。让我们的诗词不仅成为个人情感的寄托,更成为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力量。愿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诗词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如夏日繁花,绚丽多彩;如秋之硕果,满载收获;如冬之瑞雪,纯洁无瑕。让我们携手共进,以诗为笔,书写仁化更美好的明天!
本期作者/胡红拴/彭良武/温飞宇/刘茂兰/李海芳/韩秀娟/高瓦老黎/罗源桥/王小琼/敬宜/肖凯阳邓爱良/范芯/芙蓉
■仁化古夏古村
胡红拴
结而为山,融而为水
古夏河的月光
将天地的磅礴,装入
那个月光宝盒里
甲第蝉联,龙虎照壁上的缕缕紫烟
古井的词,陈列眼前
明代的大宗祠
缵诒堂上的故事
七百年的文路
大道通天。我喜欢古巷幽径上那些斑驳的大字
司马第的老石,一面面
史海的印鉴
古村里行走
也让自己,走进
青龙山的福地
秀才第外的炊烟
让早起的月亮,馋倒在
墨砚塘前
■七言绝句:冬至
彭良武
柄斗朝北天下冬,
至寒阡陌地严封。
逢壬数九复筹九,
否泰交通又兴农。
■迎接2025第一缕阳光(十首)
温飞宇
站在丹霞山之巅,呼喊群峰
诗词协会的同仁们心怀期望
爽爽,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
我们托起东方红光,我们齐聚
以诗意的光芒去穿越旧年地带
呐喊,2025就在目光里凝结
喜欢阳光洒在万古丹霞赤壁
让我们书写生态诗歌赋予灵感
更让青黛痕迹在光影中摇晃
我们承载旧年的诗风,用诗词
描绘仁化的山河美景,让激情
为新年吹响号角,勾一幅大美
仁化的山水如诗如画,于阳光
绽放出绚烂华光,邀我们笔触
载飞扬文字,书写土地的厚重
赞美这片生生不息的青山绿水
听见时光,已将新年钟声敲响
嘱咐,要阳光为我们前行祝福
为我们携手并肩,读诗的远方
读才情编织,仁化诗人的傲骨
多么惬意,于第一缕阳光来临
我们让诗意的种子茁壮成长
将心灵的声音放大,气吞山河
让仁化诗词印写在古老的中国
多么的阳光温暖,笑容灿烂
我们的信念更加坚定如磐
以诗为马,不负韶华的鞭策
拥抱新年,去雕刻诗篇的国度
就让我们沐浴在阳光里,感受
一轮崭新的希望与硬核的力量
仁化诗词协会,诗羽飞翔
向着飘逸,追逐那无尽的辽阔
迎2025,小太阳的元旦盛典
地标,依一条锦江一座体育馆
精灵,来自小太阳幼儿园
他们闪耀登场,为2025到来
场面,如绚丽的画卷缓缓舒张
听,琴箫飞扬的第一篇章
有音符跳跃,似梦在星空穿越
那悠扬的旋律,编织希望的网
鼓与舞欢跳,是第二篇章接力
节奏铿锵,随激情荡漾开灵魂
孩子们的笑容,似春花般灿烂
追逐,有华灯绽放的第三篇章
是谁璀璨光芒,照亮了童心
让每一个瞬间,以永恒定格
观礼席,有各界嘉宾关怀目光
家长为喜悦扬鞭,策飞场馆
感受,如春风温暖了园中土壤
多么棒,是孩子们精彩的演绎
飞,是梦想的翅膀在尽情翱翔
是幼师们辛勤的付出,化雨露
滋润成长的节奏,画一笔辽阔
多么真情,看小太阳幼儿园
提着28盏希望的星灯走来
闪着爱的火花,唱响继续加油
大意境,要书写更加辉煌幼教
念,丹山锦水一群群可爱天使
2024年12月31日
置身石塘电影院听音乐
头顶的条纹光管,很亮
我,独坐电影院的新椅
随音符精灵,在空气中穿梭
想到,银幕的光影如梦般交错
旋律携思绪飘向未知的星河
耳畔的音乐似微风轻拂
撩动心底沉睡的情愫角落
回忆的画面随节奏闪烁
青春的欢笑与泪水在此复活
音符跳跃,心湖泛起涟漪
沉浸在这艺术的神秘领域
时光静止,世界悄然离去
唯有音乐,是灵魂的慰藉
旋律激昂,如勇士的战歌
鼓舞我冲破生活的重重枷锁
旋律悠扬,像母亲的轻语
温暖了疲惫的心不再孤独
于石塘老电影院里,倾听
音乐是心灵永恒的伴侣
黄武明,为仁化打击乐燃灯
来到仁化音乐协会, 黄武明
你如一位勇敢的开拓者
以激情和梦想,为打击乐启航
你的双手,似神奇的魔杖
敲击出的音符,如繁星闪亮
每一次击打,都是心灵的倾诉
每一段旋律,都是灵魂的飞翔
音协排练厅,回荡着你的节奏
那是希望的鼓点,激情的乐章
你用坚韧,打破传统的枷锁
以创新,描绘出打击乐的新妆
音乐人围绕在你的身旁
眼中闪烁着对音乐的渴望
你悉心教导,如同春风化雨
让他们在节奏中找到方向
希望岁月长河,见证你的坚持
风雨的路途,未减你的痴狂
黄武明,你是那燃烧的火炬
为仁化打击乐,点亮希望之光
看那灯光,穿越黑夜的迷茫
照亮了梦想者前行的方向
在你的引领下,仁化的打击乐
将奏响时代最强音,绽放辉煌
愿,你的热情永不消散
精神永远传扬,黄武明
因为有你, 仁化的打击乐
有了腾飞的翅膀!在蓝天展现
刘茂兰,她承载 AI 的翅膀
追随科技,敢于在星空中翱翔
刘茂兰的梦想,不仅仅停留
在两间小太阳幼儿园之上
她不畏惧,敢吃第一只AI螃蟹
借来一杯茶醒脑,她飞越上海
南下广州,首次系着AI的翅膀
赋予强大而宽广的小宇宙
去穿越未知领扡,谋划大战
触碰,任数据洪流狂奔飞舞
任智慧激荡,知识算法的旋律
奏响仁化古县,新编一曲歌谣
看每一行代码,都是力量
每一次探索,都将成长托高
刘茂兰,她是勇敢的飞翔者
她心怀信念,不惧风霜雪雨
她正承载AI 的翅膀,赋予
勇气和方向,展翅高翔蓝天
她在创新的道路上,激情满腔
要与 AI 共舞,谱写丹山新韵
用智慧开启,无限的可能平方
让世界,因梦想而不一样点赞
这就是刘茂兰,将AI写成诗行
筑梦,于左龙村小路间
一条左龙村小路,五公里长
说宽,全被狭窄名词占有
相关宽敞,水泥硬底化词组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聚集靠拢
如此一条黄泥小道,每一节
全部染色了久远的传奇
溅飞的泥花,沾在路旁草叶
我能触摸到琴声,一部韶乐
也能闻听到红军的脚步峥嵘
我还循着荒漠的岁月背影
想象,一位慈善的舜帝老人
正牵引皇旗猎猎,马蹄声脆
从左龙村小路走过,距今
才4800多年,离我只是一梦
更近,五公里的数据
重放多次影像,一面红旗随风
谁说彭德怀、藤代远的名字
从这条路穿过,到达闻韶
谁又捡起陈毅的游击战词语
以及五岭地委的活动区域
全与这条小路攀上亲戚朋友
也许,还可以更快、更近些
有挖掘机姿势,有搅拌机舞蹈
有一首诗充当历史写手
红色大路,将左龙与闻韶连通
扶溪,另类说酒辞
在扶溪喝酒,是极致诱惑
它有溪石斑,有溪小虾拌料
有鸭稻米暖胃,还有左龙奇葩
更有年轻的阙传旺书记
总在念着左龙村,如何会更美
比如一条上京古道,延展
从四千多的韶乐中捞出
几座土碉楼,不是有多久远
而是印有红色痕迹,1929
彭大将军和他的拍档藤代远
曾在楼内,一盏煤油灯下
论证了如何打南雄的前奏
比如仅隔着五公里,能听到
闻韶皇封庙,一个妃子的歌声
华林寺内,灭不了的晨钟暮鼓
还少点诗意,若人行道变公路
写上红军走过的足迹,多美
选准地方喝酒,也要选对人
一杯,可以喝出温馨家园
一小壶,会不会喝出一部变迁
1958年前至2024年后
前面是南雄地盘,后面是仁化
交汇点,就一个红色感叹号
西岸观流水
用冬阳擦身,音乐作伴
借几只白鹭憩息姿势
水,成了夕阳到来时的新娘
唯一的羞涩,隐藏了胭脂
让水草下的鱼,写了一首
最撩人的诗,朝朝暮暮是谁
西岸,只是换了一个名字
流走的水,还是锦江源区
有人搬一张简易茶桌,煮水
红山白茶,上演一幕潮汕工夫
我贪了一杯,醉在江岸
余音,染色了青山与竹子
等到霞辉落在水中,归去
是林间的鸟,它们用西岸的水
洗净了一个残冬,催春天醒来
恋上双合水
一条锦江蜿蜒穿过
双合水畔,波光粼粼抚摸水面
似鼓点轻击,那跳动的音符
如精灵嬉戏,在水与岸之间
一叶小舟由此岸到彼岸摆渡
迎接一群仁化音乐人来到
听他们敲击节拍,每一个涟漪
都是灵动的音符,奏响
知己码头,不知有谁在等我
倾诉,早些时候破网的爱情
一页自然与心灵的读唱
留给岸边翠竹,伴着旋律摇曳
水草也在音符中,轻盈舞蹈
双合水的歌声,穿越时空
唤醒我沉睡灵魂,陶醉了心房
我于双合水怀抱,激情洋溢
也让我倾听,来自天地的古乐
沉醉,不是水乡的一处村庄
是锦江水的洗漱,冬天里长绿
知己码头
相望此岸、也相望彼岸
双合水,从几千年开始守候
目光寻找,有一座知己的码头
小船静静停靠,等待心灵邂逅
风,饰演天使的翅膀
轻扇起思绪,任浪花拍打忧愁
那温暖眼神交汇,是无尽温柔
流水、竹林,它们的言语如诗
喜欢拥抱这小小的港湾
只为恭迎三五知己,逐梦江湖
当月光点缀夜空,轻揉江河
码头的灯,已经念熟了名字
关于那片竹林间,河边的声响
不是晚归栖息小鸟,是我前世
一开口,总是约会的爱情
打着口哨,我在知己码头等你
■舞台之光(五首)
刘茂兰
仁化县闪烁舞台
灯光交织梦想色彩
新时代好少年三十颗星闪耀
点亮了幕帷
少年壮志奏响“强国有我”豪迈
音符在空气中澎湃
古筝弦上诉情长
竖笛悠悠吹送着童真对白
舞台上历史情景剧里风云变幻
珍贵教科书翻开岁月沉淀
博巴森根出征号角犹在耳畔
先辈精神在少年心中绵延
台下我重逢恩师挚友
那些熟悉的脸庞暖如春风
音乐中相拥
舞台之光编织着未来梦
传承之声
在韶关学院知识之疆
图书馆内希望在生长
一场选举 一场交接光
新的使命黄帅担起担当
回溯过往2006的序章
刘雪庚老师在韶关种下梦想之秧
秉持信念 党徽闪耀光芒
服务社会 脚步坚定铿锵
听一一故事在岁月流淌
讲好中国故事
讲好韶关篇章
演讲之花永绽芬芳
传承之火 点亮新航
声音的力量扬帆起航
看一一那是梦想远方
在岁月里熠熠生光
平湖重聚
踏入平湖岁月的回廊
新南我梦开始的地方
一九九六的足印在此深藏
今日重来思绪纷扬
师妹的身影在时光里明亮
二十余载坚守初心不忘
从行知艺校出发的我们
于幼教天地各自翱翔
音乐的奥秘在童心中探访
欢声笑语编织希望的网
深圳力昌第一幼儿园温馨在流淌
那是爱与责任温柔的港
与师妹对谈如星子的碰撞
回忆与展望交织成光
这珍贵的重逢我心荡漾
在平湖新南写下重聚诗行
楼中幼儿园
会呼吸的楼里
有一处幼童的天地
四季风轻拂而过
本土情韵在此栖息
阳光与空间共舞
低耗理念默默守护
低成本运营智慧
编织着童年绮梦无数
孩子们的欢笑
在共享的乐园里飞飘
与大楼同呼吸的心跳
是成长美的歌谣
每一寸角落都有故事
行学苑不大 在楼层里但小而精
突悟 幼儿园不是要有多大
而是要有教育魂
深圳,我回来了
阔别数载 今又重来
深圳似旧梦的站台
脚步迈向熟悉的所在
心中有温热缓缓散开
一九九六年时光的扉页里
幼儿园的欢笑在心底栖息
稚嫩童声仿若还在耳畔
那是岁月抹不去的记忆痕迹
97年离开深圳 回故乡起新篇
创办自己的小太阳幼儿园
虽有距离 思念未减
深圳如星子在梦河高悬
此刻归来,仿若归雁
上沙实验幼儿园映入眼帘
家长学校承载多少期盼
这里是心灵可停靠的港湾
深圳的风拂过脸庞
速度与激情仍在血脉滚烫
林立高楼似岁月的诗行
见证变迁 故事悠长
往昔与今朝在此刻交缠
回家的感觉满溢心间
未来的路有新的斑斓
深圳一一我与你再续前缘
■我的仁中
李海芳
主歌1:
我的仁中,依偎锦江河畔
美丽校园,绽放青春梦想
知识海洋,智慧闪耀光芒
放飞梦想,承载无限希望
操场的身影,活力在此绽放
教室的灯光,照亮前行方向
老师的教诲,永远铭记心房
同窗的陪伴,温暖如同暖阳
副歌:
我的仁中,闪耀光芒
青春的歌,高声唱响
挥洒汗水,无惧风浪
扬起风帆,奔赴远方
主歌2:
我的仁中,依偎锦江河畔
美丽校园,弥漫古朴书香
努力拼搏,在挫折中成长
振翅翱翔,张开梦想翅膀
校园的活动,丰富多彩多样
探索的目光,神情坚定明亮
书香中徜徉,书写辉煌篇章
未来的道路,充满希望光芒
副歌:
我的仁中,闪耀光芒
向着未来,激情飞扬
携手共进,创造辉煌
仁中荣耀,永远闪亮
■石塘樱花公园
韩秀娟
最动人的事
不是你在我耳边
说着动人的情话
而是牵着我的手
带我去感受
美的一瞬间
走上樱花公园
看台上
与你并肩
看日出日落
感受花语的浪漫与温柔
■沙滩鸥鹭(外一首)
高瓦老黎
当脱去竹笋包衣
爱恨就被针管注入
总有鸟教我去爱
扭痛自已
都爱不起来的泥塘
总有神勾引我去恨
想象它是荒凉
也恨不起来的田野
就是喜欢一眼泉水
映照沙滩鸥鹭
追风的少年
总想学习一样乐器
哪怕是马头琴,或二胡
哪怕是含在嘴唇间的树叶
因为相信
每一个被我认可的音符
都是夜里的一堆篝火
因为坚信,当乐器响起
一定会诞生一个崭新的草原
……
一匹马一对追风的少年
■新屋场茶园
罗源桥
以实际行动,解释对茶的爱恋
在此落地,抒写历史新篇
一呼百应,往日杂草丛生的荒芜
今天瞬间换装百亩茶田
发展经济,村民的心总是热火朝天
堆叠着汗水,快乐的穿梭于田间
桶里装着勤劳,种下了芳香的希望
来年的春天便是流动绿裳的信签
不问归期,等待枝繁叶茂,或许三年
春风秋雨中 ,绿美里舞翩
无需刻意的广告宣传
自然成为粤北地区的网红打卡点
在温暖阳光下配电
在四季雨露里连线
此情可待,此景可期
那园那茶馥郁芳香飘漫人间
■爱情山
王小琼
总要去一趟爱情山,看一看
从时光中走来的恋人
总要邂逅相遇时的情缘,听一听
丹霞红石的爱,在岁月的荒芜中重生
如果爱情能掀翻世俗,那么阴阳的幻变
一定会成为,裸露出爱意的山涯
譬如:阳元石、阴元石、望夫石
譬如:双乳石、睡美人、姐妹峰
携手从星辰中走来的情侣,无需一封情书
无需遮掩羞涩、无需发过的誓言
只需保留最纯真的情愫与爱恋
被风雨吞噬的爱,不会忘记海枯石烂
也不会成为虚空的传说。由天地磨砺的明月
闪耀在爱情山的夜空,以矗立的方式
把所有失去的爱,重新找回……
■月光(外二首)
敬宜
一袭月光
如雪,如霜
牵引了
一条低吟的小溪
酝酿了
几许清瘦,几许灵犀
落入的风影
起伏的诗句
我封存了设想
有谁在影子里
找到灵魂的隐喻
风儿远去
我流浪的脚步
如流水的月光
还是觉得不再去想你
双峰寨
厚厚的寨墙
于岁月的褶皱
写不尽
岁月流金的不老沧桑
我追随堆花的馨香
走进了
仁化石塘双峰寨
起伏的心
我的语境,不可名状
是血泪,还是真理
让一场血舞残阳的双峰寨保卫战
淬炼了
那道墙,那道寨门
还有一段辑佚的传说
漫过历史的岁月
妥帖,珍藏,铭记
思念
思念
化作一阵风
一帧缝合的心事
拆叠成
一本灵犀流浪的诗集
有人说我是蒲公英
因为风和雨
融汇了我的呼吸
不想隐身
虚无的沟壑
只想与你相遇
■锦江边冬晨
邓爱良
露水身沾視白茫,
一轮银镜挂东方。
群山不見听喧雀,
幔卷寒风透骨凉。
大雾如烟升似髮,
江边花埔送芳香。
每天美好随时启,
晨望朝阳普照光。
■新年诗词颂大爱
肖凯阳
银蛇携福天地间
诗词协会笑语颜
同窗共聚话故里
宗总大爱暖心田
■诗集《红色仁化》:是一种双向的奔赴
范芯
床头的那本诗集《红色仁化》若一朵艳艳的红山茶,绽放着暖性的光芒。封面上:“读这册书,从一百年的时间段开始从行草的字迹开始,对于记载内容需要足够智慧,才可悟透革命者是如何不屈不挠,视死如归”。仅这简短朴素的一句话就百年的革命史在脑海中浮现。
仁化县不只有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仁化县还是写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代诗人、名相张九龄的故居,是新中国开国中将谭甫仁、化县农民领袖蔡卓文等名人的故里。也是朱德、彭德怀等革命先辈留下很多革命斗争故事的地方,为这座“仁爱”的千年古城增添了厚重且丰富的色彩。仁化本身的丰富历史与文化素材及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为诗词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元素。2024年1月13日仁化县诗词协会的成立,更是为仁化县本土诗词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创作丰收的美好家园,从而仁化县的本土诗词创作也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而这个春天里的第一波花开就是由理事会主要成员紧锣密鼓地编辑出版第一部诗集《红色仁化》。毕竟在诗词协会成立之前,仁化这些本土的广大诗词爱好者就已经多年、多地、多次举行诗词采风与创作活动,并且创作发表了很多作品,在众多作品中将歌颂仁化红色基因的诗词作品精选而出汇成本部诗集《红色仁化》,因此,仁化红色基因特色的诗词在墨香里传播的更久远且广泛。
儿时,被父亲抱在膝上吟颂的第一本诗集是《诗经》。里面脍炙人口的《关雎》、《蒹葭》、《桃夭》、《伐檀》、《硕鼠》、《伐柯》、《东山》、《鸿雁》、《灵台》、《氓》、《蓼莪》、《采耳》等于一个孩子来说懂是不可能的,但那种且吟且唱的诗的韵律却自幼植根于心。爱上诗歌,并与一群同样爱诗歌的人为舞,人生也就有了诗的样子。新中国经济社会的繁荣,文化自信与繁荣也是社会的必然,安稳富足的社会大环境为诗词创作这种精神建筑提供了丰定的支持与保障。所以,仁化县这些诗词爱好者们才有了深入观察与寻找历史,及探索自然的各种采风活动。围绕挖掘仁化红色资源、擦亮红色品牌,以乡村振兴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关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社会实践为创作题材,认真创作、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诗词质量,则是仁化诗词爱者的创作源泉。
《红色仁化》一书分为三大版块,第一辑生生不息的大革命农运烽火,第二辑粤北红军纪念馆的仁化战事,第三辑丹霞山下的抗日烽火。
1926年,以蔡卓文等为主要领导的农民运动在仁化县董塘镇、石塘镇的安岗、昌背、岩头等地展开,继而辐射到全县各地以及南雄县周边的闻韶镇等地,从而有了本书第一辑生生不息的大革命农运烽火,烈亮于人心。本辑诗词以小见大的笔墨突出展示杰出农民运动领导人蔡卓文以及朱德在仁化县董塘镇周边开展革命的事迹。讴歌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以自己的诗情承载这段历史温度与厚度,缅怀革命先烈。如仁化县政协原主席彭良武的古风诗《初心如磐》:“南粤农运先着鞭,仁化暴动燧烽烟。华阳寨战身半死,初心如磐际啸仙。”短短四句诗,就把革命先辈阮啸仙的事迹跃然纸上。
1935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保存革命力量,以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为主力的8.6万人,于10月17日从江西余都出发,开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10月31日,红一军团二师一部首先进入仁化县长江镇。11月9日,以朱德为总司令的红一军团各部相继在仁化县的长江、城口、红山三镇转战10天,取得了奇袭城口镇、铜鼓岭阻击战等胜利,为红军顺利挺进湘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本辑粤北红军纪念馆的仁化战事中的诗词以红军过境仁化的军民水鱼情,及铜鼓岭战役为题材进行创作,从而对红军在仁化的那段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深悟其中意义。如仁化县诗词协会名誉主席温飞宇的现在代诗《聆听东罗村百岁老人张保贞口述历史》:
“……
如同一本古书,阅读她的第一页
记载1934 年初秋,一个小女孩
在她通透无瑕的眼睛里,刻骨铭心
……
马医好了,继续往前追赶他们的队伍
临行,小战士要留下银圆报答
这不可拒绝的情景,定格一生难忘
……”
诗人用一首诗的长度与宽度,还原了一位百岁老人深刻于心中那段红色历史的画面,还有深深的情感。
第三次粤北会战,仁化军民义无反顾地投入抗日斗争中。在中共广东省地下省委的号召下,仁化与乐昌联合成立了抗日联防指挥司令部。川岩、燕岩曾先后作为河富抗日保卫战自卫队指挥部。在1945年1月至5月期间,河富人民自卫队组织进行大小抗日战斗十数次,其坑底一战就歼灭日军40余人。丹霞山朝阳岩是仁化抗战补给点及疗伤处旧址,抗日自卫队不仅以朝阳岩作为疗伤点,还向周边村筹集钱粮,支持抗战。从1945年4月当地村民刘德等人修葺房屋时发现的墨迹诗词也可以看出,当时军民同心,共同抵御敌人。本辑丹霞山下的抗日烽火中的诗词,重点突出朝阳岩作为粤北抗战的历史场所重要性,同时也兼顾抒发燕岩的指挥枢纽基地。如仁化本土诗人邓爱良所写的《感慨父亲在朝阳岩题写的诗句》:
“小时候父亲对我说
长沙抗日会战
他随长官邓龙光参战
途经仁化,夜宿在丹霞
一个叫朝阳岩的山穴
……
父亲啊!站在你书写的诗墙下
我折叠出你不平凡的心路
告诉朝阳岩,让它接纳我的展现
抗击倭寇你全程参战
杀敌雪耻,民族气质长存于心
抗战胜利,你为了民族解放
勇战南京、血染成都、兵临昌都
直至和平解放西藏
建设新中国
你又选择了美丽的丹霞山
甘愿抹去功勋,做一头奉献的老黄牛
……”
诗人用自己的情感触摸父亲的精神高度,有以父为荣的骄傲,也有继承父亲红色基因砥励前行的动力与坚守。
仁化县诗词协会一直以来都鼓励会员着重于挖掘仁化历史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三大主题,以诗言志,以词传情,宣传赞美山水人文之美。而《红色仁化》一书的出版也只是仁化县诗词协会向着阳光攀升的一个起点,这一册红色的诗意在仁化文化的天空只是一颗星的升起。同时,这一册诗意的花开也只是仁化县诗词协生长与成熟的过程中一朵红艳艳的山茶而矣,后来的路上会更更多花开的惊艳时刻。
《红色仁化》这一册的诗意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诗意的延续。红色仁化,在仁化的骨子里,在仁化的季节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仁化的红色故事,在仁化人炒菜时随口可念,在仁化雨打屋檐的滴落里传唱,在仁化的空气与味道里与时代同在,是一代代人灯下的讲述里出来的,是兰花的幽香里溢出来的,也是锦江的水被桨摇出来的。红色仁化,在仁化的山水里,文脉里,肌理里,在仁化人的基因里根正苗红。
红色仁化,是一种双向的奔赴,是革命前辈永远向着心中的信仰义无反顾的奔赴,也是我们做为红色基因的后代向着信仰义无反顾的奔赴。华夏子孙为着共同的信仰,华夏长青,华夏永生……
■诗社迎春
芙蓉
银蛇舞动扬
春意渐浓香
诗词协会里
群贤聚一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