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山林丨飞瀑流云
【编者语】
这篇游记描写细致,自然连贯,加上内心的感想,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文章整体文风清淡雅致,在作为游记的同时,更于人与自然的交融之中感到一种平静、温馨之美。
◇ 本期编辑:梦行千古

不管走到哪里,秋日里每一个有风的黄昏,秦岭深处秋日的山林都会在脑海中泛起。那山风,那溪水,那特有的五彩斑斓,还有那黄昏时山林里的鸟鸣和那风儿吹过竹稍的长吟,都在我的脑际久久荡漾,浑然而悠远。
在鸟鸣风吟间,我已不觉走入人生之秋。拖着长长的羁绊,呼吸再无儿时的洒脱,在都市里机器一般的活着,终于无法承受窒息的压抑,秋日里我便放纵自己,终于来这里做了一次逃离。想远离的,不仅仅是都市的喧闹,更想洗刷压在心灵之上的厚厚的尘垢。
远远的,便关闭了汽车的引擎,怎么也不忍心在这山间,在夕阳投射出的倩影里,有这城市余孽来侵扰自然的灵魂,让它提醒我与城市还有联系?我好想像李白、像苏东坡那样,自饮酒于这山中,沉醉在这山风中、溪水畔、森林里,魂归于这“秋日山林曲”的呢哝之中,让自己的心空灵无尘。此时,记忆深处那个曾经的自己便被唤醒,自己觉得灵魂获得了重生;此时,不再想任何自然之外的杂音和杂事。不去想自己是否还在尘世中。自然,是如此的让人敬畏,又让人亲近,惟愿与它在一起。
圣徒般独自徒步至山脚时,正午刚过。仰望天空蔚蓝如镜,偶尔的白云如烟似雾,丝丝缕缕地漫步镜面。秋风轻柔地掠过发际,未曾吹起心漪。只觉得有个灵魂在天空游走。此时的自己早已被融化了,根本来不及想是心在秋景中,还是心因秋景而生。
仰望山顶宛如蓝天插就的巨大花坛一般,人在坛中走,景在坛中曳。大自然就是最伟大的画师:秋日山林为卷,阳光为笔,秋风为彩,那蓝白相间的天空如同一个一个倒扣着的调色板。白云白、枫叶红、松柏翠、枯草白、银杏叶黄、山果橙似火,在阳光的折射下五彩斑斓。脚边,一片秋菊缤纷、山花烂漫,在山风的抚弄中摇曳中绚彩多姿,与飘落的黄叶描述出动与静,勾勒着七彩魂韵。
我想这秋日山林的景色早已不是人的眼睛可以收容的,因为这景中已经使人记不起自己的存在。山林之外的一切顿时都荡然无存了,我的心顿时也在这世外山林中空灵、在空灵中感悟与思索。秋果然是绚烂纷繁的,从春天的遍野嫩嫩青绿到如今的五彩斑斓,就仿佛人生,从幼年的清水澄澈,一点点渲染成今日的五味杂陈,从单纯走入纷繁,多彩秋日山林,多色中年人生。
思躇着,行到晦暗的沟壑间,这里隐藏着山林中小溪的家。如果说天人合一、四季为年,那欢唱的溪水也是有光阴流转的。冰雪在这里消融而获得重生,从春天童年始发,又吸收夏天的激越,吸收着冰川雨水的滋养,由渠而汇成溪。它又一路滋养着小草与树木,与繁花为伴。而今它旁边山花漫曳,倾珠泄翠,一路欢唱,不眠不休。这溪水曾吸纳了春、夏的力量,如今又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滋养万物,不正如人生,童年少年享受父母师长社会的关爱,待到中年也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养儿育女,反哺父母,照顾家人,恍惚间仿佛因为可以担当些什么而感到快慰。相比起年少的肩膀轻窄,如今可以面对责任不再心有余力不足,何其有幸可以有这样的力量。秋风吹过,偶尔的落叶如花点缀溪面匆匆而过。哗哗的流水中,松鼠在果香里跃过小溪中的山石,间或心灵轻快了许多。
踩着小溪边参差的乱石,拨开半黄的野草,绕开依然烂漫的山花,便上了山坡。这里山林茂盛,无论生长在舒缓的山坡上,还是陡峭岩石缝隙里,树木都一概水平垂直,傲然向上,挺立在杂草间,执着于天地中。或见石崖陡峭,其下乱石成堆,却仍有小树挺立岩缝,傲然笔直。或偶遇老树,下半身已被滑落的山石砸的歪歪扭扭,可上半部依旧巍然挺拔,不屈不折。继续向上,秋日里山顶的藤曼垂于陡峭的岩石,或青或灰的与或灰或白的岩壁相映衬,似赤如炼,若青宛蓝。
在这挺拔的树林里,陡峭的岩石间,它平添了几许坚韧与顽强,却也不失柔和与静美。行至山顶不禁想要呐喊:嗨——。这山下树木不畏困难的劲头,山顶岩石坚韧的气魄,不是也是人到中年的劲头?是人生之“秋”,自然之“秋”造就的,是经沐风雨后的顽强,更是经历是非后的从容,山林见氤氲的柔和之气让我深深迷醉,难道这不是坚与柔的最好融合?
此时,阳光透过缤纷的树叶,零零碎碎,斑驳地洒落字或黄或白的落叶之间,我伸出双手,它们穿过我的指缝,照进心田。激越与静美,挺拔与柔和,苍翠与绚丽在这里融合,自然赋予万物这样和谐,人类也在其间,我也在其间。
转身眺望,不远处,一簇翠竹在山崖边迎风而动,阳光下生机勃勃、青翠可滴。这簇生命在这山坡里与林为邻,与溪唱为伴。谁知道这山,这水,这林,这簇清新的翠竹又经历过多少狂风暴雨,经历过多少冰刀霜剑,他们却依然挺拔,依然苍翠绚丽!再一次验证这是山林里的秋天、人生的中年。它在奋进中崛起,却又不失浪漫;在挫折中生成,却依然乐观。生命中的顽强与奋进中的神姿、精神里的乐观与面对挫折的豁达、情感里的静美与柔和,在这里激越地绽放!不禁漫起一抹感动:不矫情,只随心,尽享自由。
傍晚时分,终于登上山顶的时候,心里的坠石已经完全抛给山风带走了。坐看夕阳圆如盖,余晖红似枫,彩云如练,橙黄如杏。俯视倦鸟投林,雀声四起。欢唱的小溪源头却是一池秋水,石缝泉眼几处,“汩汩”注入水池。碧绿的水面不大,却幽深平静。除了山泉注水口的涟漪,水池静如处子。谁说安静是没有声音?要说安静,在泉水边感受到的安静才算得是绝对意义上的安静了。且听其吟,魂若静眠,这才是安静的最高层次。最高层次也是看尽繁华后的平静,如果说中年的经历是从童年的简单走到纷繁,那中年的心境不是从浮华归于平静?
微风拂面,内心微沁池水,温润柔和。出树林直抵池边,其间杂草丛生,野花星罗棋布,仿佛是天上余晖正绚烂,地上星星已放彩。偶然的空地上,可见山鸡、野兔等山林动物们来喝水的脚印。一阵风吹过,池边成熟的野果坠入池水“扑通”一声,林间的鸟儿们鸣叫顿止,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然而涟漪尚未散尽,林间又雀鸣四起,仿佛一群淘气的孩子,相互取笑对方容易受惊的胆小。这里是大自然给予鸟儿们的家,主人们回家了,我这个客人该走了。
大自然是公平的,各种生命都有自己的归宿,再好的东西也不该过分占有。比如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义务与责任:少年在成长中学习,青年自奋进中崛起,而人生赋予中年的是少年与青年两个阶段的积淀,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每一个阶段都在自己的轨道之中人生才不会紊乱,既无法逃避,也做不到僭越。这是中年的时光交予我的财富,其实那座包纳我的城市也没有那么沉重——顿觉释然,一股心的力量与激情在心中燃起,我便下山去,去回到我应该有所奋斗的城市。
待行至山脚的时候,最后一丝余晖正隐没山头,余晖慢慢散尽,只有西边的山顶还有些许彩色。山林苍翠,远山如黛,微光中朦朦胧胧,顿觉山林的幽深丰润。四十不惑,我们从春的青翠烂漫中走来,由青涩而苍翠。在夏天里激扬,感受生命的激扬与年轻的璀璨,昂扬不羁,放浪形骸,去外面的世界碰撞,受伤再向前。我们从单纯走到纷繁,又从纷繁回到安静。如今,内心近丰润,心智渐沉稳,不再任性,却更懂珍惜,而再此回归。感谢行走在秋日山林里的一路所得,敬怀生活的一路磕绊,用自己吸纳来的力量继续行走,携着坚韧而柔软的心去迎接更为温厚的冬。
作者简介
飞瀑流云:中国文学论坛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