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古井
文/铁裕
故乡八仙营像一个幽深、古朴的梦境,悄然坐落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下面。
苍松、翠柏为它点缀;芳草、野花为它作裳。因此,故乡虽然有些苍老,但却有种古典之美。这是一种内在的,不张扬,不浮躁的含蓄之美。美得委婉、优雅;美得深沉、幽静;美得清纯、端庄。
故乡无名山、古迹,也无圣贤、伟人诞生于此。因此,故乡谈不上人杰地灵。但有一古井,使得一代又一代的故乡人为之骄傲、自豪。
古井在一座山野下面,是用青石条砌成的。井很深,口椭圆。一到春夏,周围的野草萋萋,藤蔓丛生,盛开着水红花、牵牛花,以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花。
山风拂来,荡着阵阵浓烈的芳香;
秋风来临,花草凋零周遭一片清冷空旷;
时光悠悠,古井犹如一部古老的历史让我们去阅读;
沧海桑田,古井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许多悠然而美丽的景象。
古井周围和上空,常有山雀、百灵鸟在深树啼鸣,空中飞翔。一如清纯的丝竹音韵,婉转悠扬。而那清幽幽的井水,漾着粼粼波光,似伊人的秋波,清澈、晶莹,带有几分娇羞,几分妩媚。井水清冽、甘甜、清凉。
在悠悠岁月中,古井似镜,映鉴着时代的沧桑,世事的变迁;故乡人的心酸与苦涩,奢望与梦想。
年幼的我,独独喜欢在古井旁边玩耍。偶尔对井相视,水中隐约照着一个天真的娃娃。那双忧郁的眼睛似乎有些疑惑、好奇。这个瘦小的孩子就是我吗?不谙世事的少年啊,在古井边仰望着蓝天、远山,什么也不想,一任天地优远,一任岁月沧桑。
只因故乡的偏僻、边远,很少有人翻过山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也很少有外面的人,来这穷乡、僻壤。
偶尔有过客跋涉而来,也是那样的匆忙。仿佛故乡不美,不能让他们驻足;似井水不甜,不能解他们的心灵之渴;仿佛山野不高,不能使之登高远望。
可这古井啊,在故乡人的眼里,仿佛是一部优美的神话故事,也是一首清纯的诗章。
清风拂拂,泛起阵阵涟漪荡漾;
侧耳聆听,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时光;
井水甘甜,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它都在滋润着故乡人的心房;
往事如烟,清澈的井水呀总是在静静地守护着八仙营这个古老的村庄。
年幼时,每当夜末降临,我就依偎在母亲的怀里,仰望着茫茫夜空。看群星闪烁, 月亮轻漾;听草虫清唱,蛙鼓齐鸣。闲暇时,母亲会讲许多神话故事给我听。
她讲《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她讲《龙宫探宝》、《哪吒闹海》;
她讲《沉香救母》、《武松打虎》;
她讲《大禹治水》、《共工触山》;
她讲《盘古开天》、《精卫填海》;
她讲《玄鸟生契》、《燧人取火》。
当然,母亲讲的最多的还是这古井。后来,我觉得古井就像一部古老的线装书,讲述着一些难懂的故事,吟咏着人生艰难苦涩的长短句。
每当我痴痴的想着古井,蛰居在幽静的故乡时,山外斑斓的世界,就像神话故事一样演绎得丰富多彩,如火如荼,令人痴迷、神往。
有些人坐不住了,他们要到外面去闯荡、去淘宝。我也随波逐流,漂泊他乡,去寻梦,去领略他乡异域的风光。
据说好几百年前,有个叫罗英秀才的读书人路过故乡,口渴难耐,向故乡人讨水喝。结果,得到的是满口泥沙的水,罗英秀才不解地问:“何以饮如此浑浊的水”?
村里人说:“这里四处蛮荒,没有井呀,只能将就着吟用”。
罗英秀才听罢,便指着一座山野下说:“儿低洼,野草青翠,树木丛生,地下定然有水,何不掘一口井”?
于是,罗英秀才用手一戳,那低洼处竟有一股清泉汨泊流出。村里人大喜,于是,挖泥掘井。修好后,村人问罗英秀才,井取何名?待转身时,却不知了罗英秀才何时离去。因此,古井虽然年有数百肃,但却一直无名无姓。无名也好,无外界风尘的侵袭,无骚人的造访。
然而古井似得字闺中的,一个女郎;
也似那造诣学问颇深的,世外高人;
更似一种地方化的传承,让人神往;
它似乎与大自然交融着,甘甜清凉。
我一厢情愿的这样想着,待我走进古井边,不禁心中凄然。昔日的苍松翠柏被砍伐得所剩无几,一派苍凉。
古井周围芳草枯萎,野花凋零,秋风呼呼。似幽怨的思妇在哭泣,在稍远的地方,盖起了一座座高大的楼房,修了车路,开了荒。
哪还有昔日的清幽、秀丽?
哪还有昔日的宁静、安详?
哪还有昔日的明媚、春光?
哪还有昔日的高贵、端庄?
我伫立在早已枯竭的古井前,忆流年似水,叹世事沧桑。哎,古井像人一样,会衰老、会消失。古井最终被填平、被盖起了楼房。
那清冽的古井水,依然在心中荡漾;
古井枯而人不枯,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岁月的见证者;
那口数百年古井,走过了岁月的沉淀有 着无数古朴的梦想;
让人难忘的井哟,真是一泓古井水一份情一片青瓦一段难忘的好时光。
2024年12月31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诗歌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报》《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园林》《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六千多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