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堂精彩“思政课”的阐述
作者:林耀平
对于一般人来讲,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讲好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并非易事。
2024年12月30日,应桂林市七星区委宣传部的邀请,我专门给辖区各部委办局和各乡(办、街道)分管宣传文化工作的80多名同志讲了我的体会和感觉。
怎样讲好一堂精彩的“思政课”?我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这个主题,讲了四个词,即:标准、角度、框架、阐述。
一、一堂精彩“思政课”的标准。说老实话,这个“标准”,实际上没有严格的法律标准和具体规范,完全是自己的归纳和感悟。总结我自1995年初在部队担任政委时起至今讲“思政课”已快30年了。这30年来,包括退休以后的7年多来,我一直在军、地各类人员中讲思想政治教育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我个人认为:一堂精彩的“思政课”,要具备以下六点:一是站位要高;二是过门要精;三是层次要清;四是观点要齐;五是说理要透;六是结尾要好。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赘述。
二、一堂精彩“思政课”的角度。同样的一个主题的课,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讲授。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堂课而言,我已讲了不下10次课了,我讲这一课的角度是:《党的两届“三中全会”对中华崛起的作用》。我讲了三个大观点: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关于这个问题,我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斐然,甚至辉煌。一句话,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美好安稳的生活。另一方面是“门窗打开,苍蝇蚊子飞进来”,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丢分确实不少,主要是在意识形态方面丢的分太多。这种丢分,我用四个“了”字来归纳:思想上,众多国人西化了;行为上,众多国人异化了;传统上,众多国人不要了;文化上,很长一段时间走偏了。这四个“了”字,由于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二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擂响了中华伟大复兴的战鼓。关于这个问题,我讲了四个方面:一方面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另一方面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再一方面是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任务;最后一方面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措施。因篇幅所限,恕不赘述。三是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该怎样做?关于这个问题,结合当今人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及人们的现实思想倾向,我着重讲了四个方面:一方面是紧跟党的领导。尤其是要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与党中央在理论上、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是自觉奉献社会。真正做到立足本职干好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再一方面是学好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把这十个字学好了、用好了,人生的底色就打好了,就为你的美好人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后一方面是遵章守纪保平安。凡贪污腐败分子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大都有文化,甚至不乏高学历的,但是由于他们受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太大,甚至是中毒太深了:他们为官不是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而是无时无刻不在考虑自己的“钱途命运”,他们从根子上讲都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之徒。所以,导致利用职权、地位大捞特捞,毫无收敛、敬畏之心,直至“东窗事发”才吓得“尿飙”为止。可怜,更可恨啊!
三、一堂精彩“思政课”的框架。我跟大家说:一堂精彩的“思政课”,必须要有“框架”,没有“框架”的“思政课”,你本事再大,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主要问题有:一是最容易跑题。一些老师讲课,或领导讲话没准备提纲,结果往往讲到哪里了都搞不清楚,甚至问听众:“前面我讲到哪了?”如此,能不让人“大跌眼镜”吗?二是层次不会清晰。无“框架”规范、限制的课,往往是东拉西扯,甚至颠三倒四、反反复复的,自己可能觉得还挺不错的,但听众会觉得“一锅粥”,没有一点头绪。三是重点不会突出。有的老师或领导没带“框架”,讲着讲着不知道重点是什么了,最起码多数听众搞不清楚什么是重点了。如此“思政课”还能精彩吗?
四、一堂精彩“思政课”的阐述。关于这个问题,我对大家说,把握好了以下三个问题,你肯定能讲好一堂精彩的“思政课”:一是要把握三个“度”字。即:高度、深度和广度。关于“高度”,就是你这堂课的站位一定要高。就像我讲《党的两届“三中全会”对中华崛起的作用》这一课,我把它提到“中华崛起”这样的高度来讲,这样的站位是绝对够高的了。关于“深度”的问题,就是你这堂课要做到以古论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力争做到古今交相辉映。这就是一堂课的深度。关于“广度”的问题,就是你这堂课要根据课程的主题,把涉及到的“工农商学兵政党”各行各业的理论、实例融入到课堂内容中进行阐述。这样的课,才能让人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甚至能引起共鸣。这样的课,能不精彩吗?二是做到两个“独”字。即:你这堂“思政课”的观点独到、实例独特。不要抄袭别人的,不要下载别人的。一句话:就是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三是坚持一个“实”字。就从头到尾的阐述要实实在在的、扎扎实实的,不要搞虚无缥缈、捕风捉影的东西,更不能胡编乱造去蒙百姓,要让人信得过,给人以感悟,甚至能给人以启发、进步。如此,不但达到讲课的效果了,也可以称得上一堂精彩的“思政课”了。
总之,讲好一堂精彩的“思政课”非易事。但是,经过“授者”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在“能者”的指引下,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一定的归纳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我相信都能讲好一堂精彩的“思政课”的。
林耀平先生简介
林耀平,男,一九五七年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政法专业毕业,高级政工师。出身草根,从军二十六年,其中任团政委六年,空军上校军衔。转业后任副县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分管公检法司十二年,在团、处级领导岗位上工作二十六年。长时间从事“党、政、军、警、民”工作,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在职时现场成功处置、化解多起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被百姓誉为“人民好公仆”,现还收藏有锦旗。现任桂林市职工大学客座教授、桂林市红色学院导师、桂林市国防教育研究会讲师团团长、桂林都市七星文艺社社长、桂林都市军旅文艺社社长、多家文学社荣誉社长、中国华南最高峰审稿者之一等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是桂林市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和七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喜欢写作、体育、文艺和教育。发表文章一千多篇,其中80%以上发表在省部级以上刊物或媒体。著书、主编十三本,共计三百八十多万字。其中,退休六年出自己的书七本,超过一百三十万字。十多年来在桂林市十七个县、区有关人员讲授儒道、读书、素质、法治、孝道等党课、传统文化课和日常思想教育课几百场次,获众多高度赞扬。一个村干部说:“我听了四十年政治课,没听过这么精彩的”。自二零二二年二月以后,每月都登上“二五财团”和“大华集团”讲坛,讲授“党声党课”和“传统文化”课,且场场精彩。在“二五财团”百期“党声党课”的授课质量评比中,技压群芳,勇夺第一,骄人业绩,非常耀眼。此外,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独立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在越挫越勇中走向辉煌》论文(4435字)获桂林市全市离退休老干部征文一等奖。已撰写发布自传体长篇连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