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诗之路 ‖诗在,长安就在
一一有感于长安区建起“王昌龄风凉原边塞诗歌艺术馆”
孙毅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此诗题名《出塞》,一望而知,是最美最耐人寻味的一首乐府诗。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七绝》的压卷之作!
可以告慰后世读者,穿越千年,回首长安,在魏寨浐水源畔一一王昌龄的名诗《风凉原上作》的创作地,由书法家王秋惠女士和长安唐诗之旅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年,建成了“王昌龄风凉原”边塞诗歌艺术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的诗歌,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后人的心灵,王昌龄的边塞爱国情怀,永远彪炳于盛唐的文学史册!
由陕西省唐诗之路产学研文化研究院,主办的《故乡里的名诗》专栏,独家编发长安系列唐诗文化艺术馆、纪念馆发起人,曾在东海舰队服役的工程师,“仗舰守海疆”的军旅文人 王浩若一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风凉原诗歌艺术馆落成之作。
透过色调苍茫、凝重的魏寨风凉原的背景,我看到了王昌龄的“洛阳親友如相同,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样深情的诗句。
关键还是人格。“冰心与玉壶”交相揮映,相得益彰,我可以直白的说,王昌龄边塞爱国情怀,他拥有冰清玉洁的崇高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