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村里的新变化
郑志斌
在时代的浪潮中,我的家乡经历了扶贫攻坚的洗礼,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贫困如影随形,大家为了生计奔波,忧心忡忡。然而,扶贫政策的春风吹进了我们村,人们的收入逐渐增加,生活日益富裕,贫困的枷锁终于被打破。
乡村振兴战略,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农村发展的道路。这一战略涵盖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方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农村社会的全方位提升。
可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精神的空虚却悄然浮现。村里没有像样的娱乐场所,闲暇时光,人们或是沉迷于打牌赌博,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说闲话、议论他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和睦不再。作为村里为数不多有点文化的人,我每每看到这般景象,心中满是寒心与忧虑。
怀着这份担忧,我找到了驻村干部,向他倾诉了心中的苦闷。他目光坚定,语气诚恳地告诉我,这些问题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阶段定会得到改变。起初,我将信将疑。
后来,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时,我惊喜地发现,村里已然是另一番景象。驻村干部在村里成立了图书馆,那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成为了大家汲取知识的源泉。
清晨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图书馆的地面上,已有不少村民早早来到这里。他们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生怕打扰到其他人。
有的村民站在书架前,目光专注地挑选着书籍,时而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哪一本更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有的则安静地坐在桌前,轻轻翻开书页,眼神随着文字的流淌而移动,读到精彩处,嘴角不禁微微上扬,仿佛与书中的智慧产生了共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戴着老花镜,仔细地阅读着一本农业种植的书籍,手中还拿着一支笔,不时在本子上做着笔记,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动容。
村里还建起了一个小广场,每当茶余饭后,老人们在这里悠闲地锻炼,有的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有的打起了舒缓的太极拳。年轻人则在篮球场上挥洒着汗水,乒乓球桌旁也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村里定期举行的篮球赛、乒乓球赛,更是让大家充满了激情与活力。
不仅如此,村里还组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村里会举办文艺汇演,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唱歌、跳舞、小品、戏曲,形式多样,精彩纷呈。
大家在舞台上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才艺,台下观众掌声雷动,喝彩声不断。还有书法比赛,老少皆可参与,大家挥毫泼墨,书写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节期间,村里组织写春联送祝福活动,书法爱好者们现场为村民们书写春联,墨香四溢,年味浓浓。
曾经眼神中透着迷茫与空虚的村民们,如今个个目光炯炯,充满了希望与活力。以往总是眉头紧锁、为琐事争吵不休的人们,现在脸上洋溢着和善的笑容,见面时亲切地问候,邻里间互帮互助。大家不再只关注家长里短的琐碎,而是谈论着新学到的知识、新掌握的技能,交流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规划。孩子们不再沉迷于手机游戏,而是在图书馆里认真阅读,在广场上尽情玩耍。大人们也不再无所事事地消磨时光,而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提升自己,充实生活。
更让人欣喜的是,村民们的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走在村里的小道上,大家相互问候,彬彬有礼,昔日的闲言碎语少了,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睦。
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更是精神的振兴。如今的家乡,正朝着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我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村会越来越好,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美丽家园。
个人简历 郑志斌,男,广东佛山人,系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佛山市、南海区作家协会会员。
1997年开始文学创作和诗歌创作,作品多见报刊,多次参加各类文学大赛并获奖,散文《感悟今日里水》《深巷、老屋、人家》分别入选山东省散文学会《部落格——心灵牧场》、世界汉语文学作家精品文库《生命进行时》丛书,小小说《抉择》入选《2014年佛山市小小说选本》;2016年出版长篇武侠小说《武林双骄》,并上线喜马拉雅有声小说。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