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梦中梦
文/静月霖(刘德田)
《红楼梦》既然是写人生如梦、繁华如梦,豪门如梦,当然也就有梦境的真实描写。据统计《红楼梦》中共有五处写梦的情节。而且这些梦对全书都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第一梦是开篇第一回中甄士隐的炎夏伏几白日梦。
梦中甄见一僧一道正在帮绛珠仙草和替它灌溉的神瑛侍者还愿转世。他听二人所说之话,听得真真切切但意思却不明了;再看通灵宝玉,还没看清楚后面的字,二人就说时辰到了。醒后恰见来了一癞头僧和一跛足道,可惜甄士隐忘了梦中大半之事,二人说了几句偈谶之语,即不知所踪。
这就是引领《红楼梦》故事之发展、统领全书之纲要的开篇之梦,幻梦也,或称“真事隐”。诚如此篇中一首七律前四句云:
浮生着甚苦奔忙,
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
古今一梦尽荒唐。
也乃:
虚虚实实梦中求,
假假真真演石头。
珠草神瑛情彼岸,
凡尘续曲泪横流。
第二梦乃第五回贾宝玉游太虚幻境之梦。
此梦既长又完整,是全书的总纲。《红楼梦》中的人物尽管众多(据说有一千多),然主导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只是以林黛玉、薛宝钗为代表的青年女子。因此在本梦中通过画册、判词及歌曲等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都交代出来了。小说情节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来。
梦中,贾宝玉一面游历仙境,一面在仙姑的指引下,在“薄命司”大柜里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十二钗副册、十二钗正册;册中每页皆有一幅画,画下皆有判语或称之为诗。如,宝玉最先看到的又副册中“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活灵活现地把后面出现的晴雯面貌和薄命提前放在了人们的眼前。再如,又副册中关于袭人的诗: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尽管本回中贾宝玉梦醒来后与袭人完成了从童男童女到成男成女之事,但袭人最终还是嫁给了优伶蒋玉菡。尽管书中交待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然此又副册中细节描述仅上面这两人。
在金陵十二钗副册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是指香菱即甄士隐之女甄英莲被卖来卖去之曲折悲惨的命运。至于香菱的最终结局怎样,则众说纷纭,但从本诗的最后一句看,好坏都有可能,“香魂返故里”,好的可能性大些。本副册中也只是交待了此香菱一人。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共有十一幅画十一首判词,分别描述了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李纨、妙玉、贾迎春、贾惜春、史湘云、王熙凤、贾巧姐、秦可卿等金陵十二冠首之女子。其第一首“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头两句各用一个典故分别写薛宝钗有羊子妻停机劝夫求学之妇德、林黛玉有谢道韫咏絮之文才。最后两句笔锋突转,分别写有才的林只能桂在枯木里、有德的薛只是埋在雪中的结局。
最后一幅画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说的是秦可卿。本图、诗写秦悬梁自尽,然在书中第十三回讲她病重身亡。有点矛盾,到底如何,变成公案。(至于正册中其它诗图,为省文字,就不一一赘述了。)
再说梦中,宝玉看过册中诗画后,警幻仙姑又邀其品茶听曲,命人一共演唱了十四支曲。这十四支曲分别是:红楼梦引子、终身误、枉凝眉、恨无常、分骨肉、乐中悲、世难容、喜冤家、虚花悟、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收尾·飞鸟各投林。这十四支曲除首、尾两曲外,中间十二曲则分别按前面正册中讲的金陵十二钗的顺序对应她们最终的命运安排,做了进一步的叙述。只不过第二曲《终身误》和第三曲《枉凝眉》则将薛宝钗和林黛玉分开进行了描述。这两首曲子已经通过《红楼梦》电影而早已家喻户晓了,在此就不必重复了。
我估计,凡熟读《红楼梦》的朋友对第五回的梦境以及它对全书的影响恐怕都是了如指掌。我甚至觉得高鹗先生演绎最后四十回恐怕也参照了此梦的影子。
此乃:
多情女子下天修,
薄命红颜几少愁。
纵使经纶超八斗,
也难傲世释双眸。
第三梦乃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前托凤姐未雨绸缪之梦。
是夜,时交三更,凤姐微眼昏朦,见秦氏款款而来,向她交待“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三春过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处世之道,并向她交待未雨绸谬之法。即趁今日富贵,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这样,既可作祭祀供给之费,又无典卖之弊,即便犯了罪,祭祀产业官也不收,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这个梦不仅是秦氏咽气前对凤姐托嘱保护豪门大厦之法,同时也揭示了《红楼梦》创作的背景,蕴含了深刻的沧海桑田之哲理。只可惜因种种原因,极度聪明能干的凤姐未曾予以理会。
实也:
盛极必衰恒世律,
沧桑易变俗尘畴。
凡人得有周防术
未雨绸缪释远忧。
第四梦是在第六十九回尤二姐万事归一梦。
异父异母且小门小户之尤家三姐妹,老大嫁给贾珍做续弦,老二老三在尤老娘的带领下来到宁国府居住。老二即尤二姐小时本许配给平民之子张华,后退婚,到宁国府不久即与贾珍贾蓉父子聚麀(jù yōu),后又被贾琏搞到手,包养在花支巷。老三即尤三姐看不惯贾府的恶龊,自誓非柳湘莲不嫁,然闲言碎语最后导致她饮剑自刎以证清白。
话说尤二姐住在花支巷不久被王熙凤知之,王用甜言蜜语将尤骗进了荣国府,后又用口蜜腹剑把尤折磨得呼天不应呼地不灵,恹恹待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夜她梦见了性情刚烈的妹妹手捧鸳鸯宝剑来告诫她,虽她果报应得,但也不能放过妒妇,不如杀了凤姐,大家一同归至警幻案下,听其发落。尤二姐听后哭道,听天由命吧,何苦又加上一层罪孽。不久随着肚内怀着的贾琏的孩子被凤姐害死胎中,万念俱灰,吞金而死。
可见:
人生莫做亏心事,
失节污名自愧羞。
安分能持百年过,
命中无有不强求。
第五梦是在第八十二回林黛玉痴心梦违。
林黛玉幼年丧母继又丧父,孤身一人投靠外祖母。虽得外祖母及舅母们以及姑表姊妹们的痛爱,与表哥宝玉又相亲相爱,然无根无本,无依无靠,宝玉还时不时地犯浑,在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迟迟无人为她的终身做主。加之她本身性情孤僻,多愁善感,故而每日以泪洗面,忧戚渐成沉疴。按书中所说,也是绛珠仙草转世后以泪水回报前世神瑛侍者为她浇灌养护之水。
一日黄昏黛玉病体怏怏,昏昏噩噩中见大家都来向她道喜,说她父亲升官娶了一位继母,把她许给继母的一位亲戚做续弦。黛玉心中干急,遍求舅妈外祖母等皆冷脸不答应,心想宝玉或有办法。宝玉为表心迹,在她面前拿出小刀往胸口一划,掏心却无心,只见鲜血淋淋,将黛玉吓醒,咯血痰于盂。这一梦预示了宝、黛的爱情结局。
实为:
梦境心生因积忧
释魔解惑在床头。
情惶孤女无旁助,
魇压病身愁更愁。
我读红楼为识字,作诗为娱心,今交作业乃遵嘱,非红学研究也。
人生如幻话春秋,
谁个奢华及梦楼。
成败本由天注定,
遂功也要自谋求。
2024年12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