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中有暖 岁月不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三)
宋厚健文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
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
每年公历1月5至7日交节,
心中有暖,岁月不寒。
冷气积久而寒,
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
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
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时段,
小寒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微升高。
我国南方地区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
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
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
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
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
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
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
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民谚有:“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说明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
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
在北方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但对于南方部分地区;
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我国北方地区小寒比大寒更冷,
是因地表“余热”相对较少,
至小寒时已释放殆尽,使温度降至最低。
而南方地区地表相对较热,
其“余热”至小寒节气尚未释放完毕,
至大寒则地表“余热”散尽,气温方降至最低。
小寒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
土壤冻结,河流封冻,
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气寒冷,
人们叫做“数九寒”。
在我国南方虽然没有北方峻冷凛冽,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
在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大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
“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
“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这些现象反映了小寒时节自然界中生物对阳气回升的感知和反应,象征着生机和希望的到来。
小寒的来历与我国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
在古代,农业生产是人们生活的基础,而冬季则是农闲时节。
在古代,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骤降,天气寒冷,
人们开始储备衣物、炭火等物质,
同时也会加强保暖措施,如制作厚厚的棉衣、点燃火炉等,
此外,人们还会通过锻炼身体、食用温补食物等方式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
我国南北地域跨度大,不同地域会有不同的生产农事,
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经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
主要在家做好菜窖、禽舍保暖,造肥积肥工作。
南方地区则要注意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
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工作。
小寒、大寒是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段。
小寒时节的农谚有: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
林木果树看管好,腊月栽桑好时候;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
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
小寒大寒寒得透,来年春天天暖和。
在小寒节气中,吃腊八粥是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台”等,
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地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
这一天,有喝腊八粥、泡腊八蒜的习俗。
在小寒时节,一些地区有吃菜饭或糯米饭的风俗,用以抵御寒冷天气,
腊祭这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习俗,
人们会
在小寒时节祭祀祖先和神灵,感恩过去的保佑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小寒时节,梅花开始绽放,人们有画梅花和赏梅的习俗,
以此赞美和敬仰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我国北方地区,人们会在冰面特厚的地方玩耍,如穿冰鞋竞走等,古代称之为冰戏。
小寒节气,古诗中描写的物候,
就是大自然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脉动。
唐代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意思是:小寒节气与古代历法中的“大吕”之月相连,
喜鹊开始在河边寻找食物,衔着树枝在树梢筑新巢。
全诗描绘了小寒时节的自然景象和动物活动,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
大吕是古代历法中十二月的别称,
这句诗通过“小寒连大吕”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更迭和季节的变化。
喜鹊在这个时候开始筑新巢,
预示着春天即将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一年一度的小寒如约而至,
它不仅是节气上的一个节点,更是情感深处的一次温柔的触动。
岁月如诗,缓缓流淌,奔向远方,
小寒给我们带来寒冬的静寂与深沉。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祈福,
愿在这个严冬季节,都留下我们心中最温柔而美好的记忆。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