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游记
◎王忠蒙
隆冬时节,寒风凛冽。想到要去向往已久的“白鹿原”旅游胜地,心里却感觉热乎乎的!
十二月廿二日中午,我在儿子孙子及家人的陪伴下,由西安乘车,前往位于古城东南方向的兰田县前卫镇白鹿原景区。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兴高采烈,观赏和领略川塬之秀美风光。蜿蜒的秦岭山脉像一条巨龙长卧天边,叠峦起伏。此情此景,令人心旷神怡,感慨江山如此多娇!
“白鹿原”是由渭水冲击而成的黄土地,水深土厚,广而平坦,两边有浐河和灞河流过,形成了别具一格“原”的特色。
一到白鹿原,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门楼,上面书写着“白鹿原”三个大字,使人感觉好似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古代世界。
白鹿原影视城是一座以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为依托而打造成的影视基地。步入白鹿原影视城,仿佛穿越时空的大门,走进陈忠实笔下波澜壮阔的白鹿原世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学气息与历史韵味。
进入景区,就被那充满关中特色的建筑带入到白鹿原的世界。沿着主街道慢慢前行,脚下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漫步影视城,我们游览了多处景观。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较深刻的了解。
仿古村落建筑群——白鹿村,主要景点有祠堂、关中楼、白嘉轩家和鹿子霖家、田小娥家等……
仿古县城建筑群——滋水县城,主要景点有潼关、滋水县衙、关中戏楼、文昌阁等……
充满古韵的滋水县城,这里的街道两旁都是青砖灰瓦的古建筑,手工艺品店和特色小吃店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
景观步道, 一路欣赏着文学大师的雕塑和民俗浮雕,仿佛置身于一个个生动的文学与民俗故事中。沿途的竹林和池塘也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走进白鹿村,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石板路、土坯房、传统的四合院,仿佛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了那个年代。白嘉轩的家、幽深的小巷子,每一个角落都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而田小娥家的后花园,更是美得让人心醉,仿佛一瞬间就穿越到了那个时代。
诸多的景点里,最吸引我的去处,还属大文豪陈忠实的旧宅。宅子里的每一处角落都承载着先生对故乡的深情与对文学的执着。
在那间书房模样的屋子里,似乎能看到陈先生当年笔耕不辍的身影。他在这方天地里,沉浸于白鹿原上的百年风云,将心中的人物与情节雕琢,从构思到下笔,无数个日夜,他在这老宅中与白鹿原上的灵魂对话。
图片
就是在质朴简陋的环境中,陈老师创作出了不朽的巨著《白鹿原》。如今我们走进这所老宅,不仅是对一位文学巨匠的缅怀,更是走进了他的精神世界,感受那份对土地、对人民、对生活深深的热爱和思索。
颇受游人关注的《白鹿宗祠》独具魅力。祠堂在建筑风格上充分显示出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庄严肃穆的气派!
门外两侧的八字砖墙刻联:“祖龙津通民安乐;离德光昭物露春。”跨进大门,只见粗壮的木柱上悬挂着抱柱联,十分醒目。门厅内柱一副楹联:“高天厚地献奇,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
越过天井,第二进正殿悬牌匾“滋水環青”。正殿中第一排柱联是:“宗祠对名山,祥瑞上腾万丈焰;门前环古水,彩练直涌百川雄。”第二排柱联是:“珠玉深藏富贵家;车马往来文接武。“
祠堂第三进为后殿,悬中匾“世敦孝友”、右匾“履中蹈和”。柱联是:“守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唯读唯耕。”横列白鹿祖先牌位的神龛高处悬匾“祖德留芳”。后殿左前侧立有《白鹿乡约碑》,尾缀“宣统三年八月吉日,白鹿族白嘉轩、鹿子霖立”。
祠堂不仅是祭祖的场所,更是教育子弟的学堂。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同祖同宗。在族长带领下,男耕女织,各司其职。人人崇尚道义,孝友诚信,尊老爱幼,邻里相安。并教导族人,追念前猷,毋忘厥祖。通过《乡约》《族训》,将“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精髓植根于后代子孙的心灵中。
白鹿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孕育了伟大的文学作品,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一天的白鹿原之旅虽然结束了,但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傍晚,离开影视城时,顿生不舍之感,留连忘返,几多慨叹!正是:人杰地灵白鹿原,今古奇观世罕见。莽莽白鹿千秋在,但愿陈公入世间!
2024年冬月28日写于西安市莲湖区土门翡丽城
作者风采
(作者简介:王忠蒙,年84岁,扶风天度人,扶风县作协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