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文宋俊忠唐诗系列唱和集
于洪文
诗狂(通韵)
四明博士贺知章,翻水毫端诗最狂。
清逸风流觞酒客,书文绝句世留芳。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善草隶,草书用笔酣畅淋漓,当世称重,与张旭、怀素称“唐草三杰”;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十九首。
诗豪(通韵)
靖王之后刘宾客,诗意峥嵘堪称豪。
雄健老苍滋味厚,千年文海领风骚。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别名刘宾客,刘中山。籍贯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诗杰(通韵)
初唐诗杰子安冠,早露风华追谪仙。
天妒英才流陨逝,滕王阁作传千年。
诗杰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中国唐代文学家、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思想家王通之孙、泽州长史王福畤之子。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高宗乾封元年(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上元二年(675年)随父南下,次年返,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王勃主张文学要以“立言见志”为本,注重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其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转变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诗佳(通韵)
之涣诗佳边塞关,流芳千古世人传。
凉州鹳雀神来作,皤发垂髫皆诵篇。
王之涣(688年—742年),字季淩,祖籍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唐朝诗人。王幼年聪颖,弱冠能文。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多被引为歌词。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皆著名,又尤以前两首脍炙人口,可谓“皤发垂髫,皆能吟诵”。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都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正是这两首诗给王之涣赢得了百世流芳的显著地位。史称其诗佳。
诗囚(通韵)
东野生平寒凉苦,坎坷困顿乃诗囚。
江山亘古潮阳笔,游子一吟传万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人,郡望平昌(今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唐代著名诗人。少时隐居嵩山。性狷介,与韩愈交谊颇深。曾两试进士不第。贞元十二年(796年),年四十六时才中进士。贞元十七年(801年),至洛阳参加铨选,出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孟郊抑郁失志,遂辞官。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元和九年(814年),郑余庆再度招他往兴元府任参谋,试大理评事。乃偕妻往赴,行至阌乡县(今河南灵宝),暴疾而卒,葬于洛阳东。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寒苦之音,感伤自身遭遇,且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瘦硬,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齐名,同为苦吟诗人,并称“郊寒岛瘦”。
诗奴(通韵)
苦吟悲切人生路,枯寂荒凉闻者哭。
笔下牢骚多长叹,谁识贾岛是诗奴。
诗奴是唐代诗人贾岛。贾岛(779-843年),字阆仙,自称“碣石山人”,唐代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他以苦吟著称,作诗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因此被称为“诗奴”。约在贞元九年(793年),贾岛因生计无落,于北岳恒山出家。法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在韩愈的劝说下,约在元和七年(812年)还俗,并首次参加了科举,但最终落第。后累举不中第。开成二年(837年)九月,因诽谤罪,被贬做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开成五年(840年)九月,迁普州司仓参军。会昌三年(843年),贾岛在普州官舍去世。
贾岛的诗歌风格独特,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多用寒苦之辞,尤其擅长五言律诗。他的代表作有《长江集》等。贾岛与孟郊并称为“郊寒岛瘦”,在唐代诗坛上影响深远。
诗鬼(通韵)
听诗神痛鬼才泣,看月星移动地哀。
律纵满囊惭李贺,清晨醉起富春台。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属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世称“李昌谷”,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唐朝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元和六年(811年),李贺以父荫得官,任奉礼郎。元和八年(813年),告病回昌谷休养。元和九年(814年),辞去奉礼郎之职,重回昌谷“归卧”。后在潞州张彻的荐举下,做了昭义军节度使郗士美的幕僚,帮办公文。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也都有所反映。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颂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有《李贺诗歌集注》。

宋俊忠
敬和于洪文先生唐诗系列七首
和《诗狂(通韵)》
永兴才士性疏狂, 诗韵天成意趣长。
御赐金龟换美酒, 狂歌纵笔韵流芳。
和《诗豪》
君言刘客乃诗豪, 我赞其情比浪高。
困苦生涯磨意韵, 篇篇锦绣韵声韶。
谪居岁月志难消, 笔底波澜卷怒涛。
昔日情怀今尚在, 随君唱和敬文豪。
和《诗杰》
君言子安为诗杰, 才俊早成似星烨。
阁序华章惊世眼, 可怜英气化烟灭。
年少神思智已绝, 文光璀璨耀宫阙。
怎堪天妒俊贤才, 独剩佳篇千古阅。
和《诗佳》
君赏季凌诗韵佳, 边关盛景笔端华。
名篇似酒酿千古, 老少皆吟赞语夸。
才思妙境意难暇, 绝唱悠悠岁月遐。
边塞诗坛星耀处, 光芒永照万千家。
敬和《诗囚》
东野诗心似冷星,寒芒独耀世皆惊。
虽言困蹇为诗瘦,却化悲声万古鸣。
和《诗奴》
苦吟贾岛韵中孤,身世飘零意未枯。
虽有牢骚凝字句,此心执着岂为奴。
和《诗鬼》
诗鬼奇思鬼蜮哀,长吉妙笔鬼神呆。
才高岂惧囊盈律,纵酒狂歌望凤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