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毬乐-“中国第六代战机传闻”令美媒炸翻了天
(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笔者志清注意到,时值岁末年关,美国西方世界“除乱,又添乱”!最近,一则有关“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成功首飞”的视频传闻,竟成为外界关注的热搜话题。而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媒体的纷纷猜测、海量评论,表现出似有“塌天的惊恐”,或“顿足的醋意”,让“忐忑不安”的美西媒体频频“霸屏”!
今天12月30日凌晨,笔者志清随意采集了“几朵美西花絮”,以脍读者分享。
一一首先是美国一家名叫《动力》的网站,于北京时间12月26日午间,率先在其网站主页榜首晒出一则,据传是该网站记者在中国境内当天截获的“现场照片和视频”,显示中国成飞集团当天成功试飞了一款“令人震惊”的高性能有人驾驶第六代隐形战斗机,并由歼-20战斗机伴飞。《动力》网报道称,中国这次出现的新型战机采用无尾翼设计,主要是为显著降低飞机在不同波段和各角度的雷达信号。这种设计还可以提高气动效率,通过减少空气阻力,可以为持续高速飞行和巡航飞行提供更好的性能。此后,这些照片与视频以“超乎想象的高速度”,在包括美西方在内的全球多媒休网站“迅速传播”、“霸屏”!
一一之后,美国《航空周刊》迅速跟进短评,称该周刊航空专家于“第一时间”巳注意到,照片和视频中的“中国第六代新型战机”采用了相对罕见的三台发动机提供动力,“机翼下方可以看到两个方形的进气道,第三个进气道位于机身上方”。
一一接着众多美西媒体纷纷采访相关航空军事专家,一致认定,中国这款新型“第六代战机”,造型似“蛾”!“蛾”型战机的尺寸比歼-20更大,采用的双轮主起落架表明该机的重量相当大,这些特征“反映了该机对远续航能力和相对较大的内部空间的重视程度,相关设计便于容纳非常大的燃料载荷,以及众多的武器和传感器。”而“动力”网站认为,这种中国新型战斗机将能够在没有加油机支持的情况下,“在远离“超5000公里”基地的空域进行长时间盘旋”,“对美国加油机、运输机、预警机、侦察机以及前沿部署的盟军舰艇和地面部队都有实际影响”。
一一美国媒体与社交平台随即炸锅。北京时间12月26日当天晚上X平台中国六代机的消息迅速登顶热搜。有意思的是,评论区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一方面不少美网友意识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展和对美反超人心的动摇,能够正视中国航空工业的进步,感叹美军事的衰落。
一一也有不少美网友认为:中国就是抄袭,要不就是落后美国50年!美国赢赢赢!而部分感到威胁的美网友,则希望美军重启六代机NGAD项目。但此外许多美国网友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看到中国不但研制出六代机,而且率先完成了试飞,他们嫉妒心爆棚。这些人声称,拍到的画面或许只是大号无人飞行器,甚至有人反复声称这只是一则“假新闻”。
一一还有一些美西方人士则竭力寻找所谓“中国抄袭”或“逆向工程”的证据,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现实:美国针对六代机的NGAD项目已被下马,根本没有可供“抄袭”的技术成果。美军现有的“下一代”方案或停滞不前,或尚处于概念阶段。如此背景下,指责中国抄袭美国的“不存在之物”,只能显得十分荒谬。最难堪的是,美国《战区》的主编、美专家泰勒。愤怒地表示:“我曾呼吁美国空军尽早采购新一代战机概念并付诸实践,如今中国率先飞起来了,美国要重新思考所有作战计划。
一一但,众所周知,美国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包括美国空军的“下一代空中优势”(NGAD)和美国海军的F/A-XX下一代战斗机项目早已立项。其中NGAD按计划将在2030年左右服役,取代美国空军现役的F-22隐形战斗机。它采用翼身融合与无尾设计,配备两台新一代的自适应变循环涡扇发动机,具备超音速巡航、全向和全频谱隐身能力。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战斗机自身的战场态势感知水平,并具备与无人僚机协同作战的能力。2020年9月15日,美国空军采购主管威尔·罗珀宣布,作为NGAD项目的一部分,美国空军成功执飞了一架全尺寸的飞行演示机。2022年6月1日,美国空军部长弗兰克·肯德尔宣布NGAD战斗机项目进入工程与制造开发阶段。但2024年7月30日,肯德尔宣布“暂停NGAD战斗机的发展”,原因是NGAD战斗机项目陷入成本暴涨的困境,预计单价可能接近3亿美元,成为史上最贵战斗机,即便是财大气粗的五角大楼也难以承受。2024年年底,肯德尔再次就NGAD战斗机项目的未来表态称,它的命运将交由明年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决定。在2025财年的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预算草案中,F/A-XX的预算从年初提出的4.5亿美元减到5382.8万美元,锐减近90%。美国《防务新闻》称,这也意味美国海军的下一代战斗机计划变相地被“叫停”。
一一据美媒CNN北京时间今天12月30日凌晨最新消息,美国及当今全球首富、美航天航空科技大佬一一马斯克也终于发声:马斯克先以专家的口气评价中国第六代战机:据现场视频,这架没有尾翼的战斗机,它必须用上一大堆复杂的后缘控制面来保持平衡,差不多每个机翼上都有五个这样的控制面。还需要有三个发动机的进气口,特别的是,其中一个就在飞机顶上。这可能意味着飞机可以只用中间那个发动机,这样飞起来更隐蔽,尤其是在低速飞行的时候。而且,关掉底部进气口还能减少被雷达发现的机会。接着马斯克坦陈:中国在没有任何宣发的情况下,短短一天之内,一南一北两款新型飞机横空出世,这让美国“大为震惊”。最后,面对很多美媒甚至用“天塌了”来形容自己的感受。马斯克又说,“美国需要大量远程无人机(空中、水面和水下)以及高超音速导弹。在无人机战争中,任何载人装备都会非常快地被摧毁”。
一一,哈哈,笔者志清认为,马斯克的意思无非是,一句话,美国必须赶紧扩充无人机队伍,包括天上飞的、水面漂的,还有水下潜的,还得搞些超快的导弹。马斯克觉得,在未来的无人机大战里,那些有人驾驶的装备根本撑不了多久,很快就会被干掉。
一一笔者志清看了马斯克这有点酸溜溜的评论,边真搞不懂他想表达什么。他好像在说,未来的天空是属于无人驾驶战机的,美国也需要弯道超“中国第六代战机”的车?!为此特赋《抛毬乐》为评为乐。
六代战机圆。
西方炸塌天。
震惊加醋意,热议霸媒前。
忌妒由然起,
犹乘旋晕船。
一一2024年12月30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