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赤子》第二卷
466(二)
这是电话那一头传来的,发生军营中的离奇故事——
04
那天早上凌晨四点上下,柳茂林宿舍的电话,急速的、紧迫呼响起来……。
“喂,我是服务中心的柳茂林,请讲。
“……我是高炮营的教导员,我营三连五班战士张会,在不在你们服务中心借宿?”
“没有。前天,我接到
张会的一次电话,他向我借钱,我约了见面的时间和地点,他失约了,没有来……”。茂林在电话中这样回答。
“……我营高营长已和后勤部长通了电话,借调你到高炮营执行特殊任务,请你立即准备。十分钟后接你的小车就到。”
“是。坚决执行命令!”
04
话音刚落,服务中心院内,响起汽车的鸣笛声……。柳茂林顾不上多想,他告诉同舍的班长,急匆匆登上小车,向高炮营营部奔去。
他上车轻声问了一声司机:
“什么情况?”
司机好像滿腹怨气——
“抓逃兵嘛!”
“谁?”
柳茂林吃惊的问了一声。
“你的同窗好友,老乡张会!”
啊!茂林的脑袋像炸了一样……。
他和张会是同学。张住大泉,离校较远。而茂林居梁家堡,离校只有一公里,张会时不时在茂林家中吃住……几乎成了常态。入伍时,正好两人又一同走进了人民军队。从郭家堡一起入伍的战友,仅仅只有六人,分别是魏伟、候金龙、张会、牛警管,马刚和柳茂林。
真没有想到,张会能闯出这么大的乱子……怎么收场?茂林的大脑一片乱麻……!
“这是军事机密,你什么都不知!清楚吗?”
“知道了。”
05
茂林忐忑不安的心,进了营部的作战指挥室。教导员、营长铁青着面孔,连队的连长,指导员垂头丧气的坐在两面……还有那位丢枪的王排长,更是慌恐不安!
高营长示意,让柳茂林入座。
“茂林同志,告诉你一件不幸的消息,你的同窗好友,敦煌老乡张会在军营内,携带王排长的手枪,连夜出逃了,……我们知道,在师值分队,只有你和张会是敦煌人……把你从服务中心连夜调过来,就是请你协助高炮营,搜索、抓捕这位逃兵……”!
柳茂林惊出一身冷汗……张会啊张,你这个冷头青,你这个二百五,你把敦煌人的脸,丢在了福建前线……真是不可思议,你竞在人民军队,干出了如此伤天害理的蠢事……你让敦煌来的百位战友脸无光,颜面扫地啊!
“……发现张会出逃,营部通讯班,着便着秘密出动,控制了汽车站、火车站、以及航站码头,均无所获。营部临时决定,上报师部,全国通辑,并由教导员和王排长,柳茂林三同志组成追逃小组,前往敦煌,在张会的故乡设伏抓捕……。”
柳茂林沉思了片刻后发了言:
“我认为先不要上报师部。也没必要千里迢迢到敦煌设伏……理由很简单,张会手中无钱,也许走不出常乐……再说,即使他非偷即抢,弄到了钱,他敢明目涨胆地直奔敦煌吗?”
“那你说说,张会能到哪里去呢?”
连长急切地插了一句。
“……张会贪玩,爱面子,平时爱出风头,照像倌、游戏厅,发郎,这些地方,也许是现在的藏身之处。”
作者简历:
刘志军:
(笔名:— 丁)
甘肃《敦煌赤子》撰稿人/生于1952年5月9曰/高中学历/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第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以长篇小说《敦煌赤子》/刊登在都市头条,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作者联系电话:13309374620
注一: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460节书稿全文。
注二:
作者起笔名“一 丁”
两字,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注三:
作者现在的通讯地址为:
甘肃省酒泉市敦煌市七里镇新三区38号楼二单元502室,望周知。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