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新四军再生之地(散记)
二月梅
作为很喜欢军史、战史的我,很早对盐城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纪念馆是一直惦念着的,也始终想找个机会去看一次。这次出行进入江苏境内,要去盐城看新四军纪念馆也是计划之中的事情了。
盐城 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有582公里的海岸线,占江苏海岸线总长度的56%;空中交通发达,是国家级一类开放航空口岸,已开通4条国际(地区)航线;尤其它是中国著名的产盐盛地,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被称为盐渎,东晋时期改称盐城,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是中国盐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建有盐渎公园、中国海盐博物馆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水浒传》作者施耐安、国民党元老郝柏村都是盐城的名人;最重要的,这里还是新四军军部的重建之地,因而也使盐城更加蜚声中外。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的一支重要武装力量。1935年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的游击队,继续坚持革命斗争,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抗日统一战线形成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在南方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于同年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项英任书记,陈毅任副书记,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全军共1万多人,而后在苏皖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对日作战的很大胜利,但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不安和恐慌,不断掀起新的反共高潮。1941年1月,新四军在皖南茂林地区遭国民党军围袭,即“皖南事变”。后又在盐城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纪念馆所反映的就是新四军建立发展和军部重建的这一历史过程。
2023年11月16日一早,我们从江苏淮安出发,九点半即到达了盐城,而后直接去看了新四军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盐城市建军东路159号,是全面、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和军部重建的大型综合性纪念馆,由主馆区、重建军部纪念塔和重建军部旧址三部分组成,占地120余亩,展览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管藏文物1万多件。

我们进入展览馆广场,首先看到的是一尊士兵雕像。在高大厚重的石基上,一位英姿勃发的新四军战士,身背长枪,手握军号,面向太阳吹响号角,象征着新四军东征盐城,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定信仰和不屈精神。雕塑后面是有李先念亲笔题写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重建军部纪念碑”,纪念碑高大雄伟,巍峨壮观。

拾阶而上,进入展览大厅,展厅内运用声光电等各种手段展陈、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整个展览分为“进军华中、重建军部、坚持抗战、反攻作战”四个部分,特别是重建军部部分着重讲了1941年1月4日发生的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向朱德、彭德怀、叶挺发电,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朱德等复电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的荒谬命令,同时为顾全抗日大局,表示可以将皖南新四军移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4日新四军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前进。1月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湘指挥的7个师8万多人的拦击。8日,陷入重围。新四军官兵在叶挺军长指挥下英勇抗击,血战七昼夜,终因众寡悬殊,仅2000人分散突围,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与顽军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


党中央对国民党的这一暴行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月20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的名义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声讨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滔天罪行,揭露国民党和亲日派的阴谋,要求:取消反动命令;惩办事变祸首;恢复叶挺自由;废除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12条。并代中央军委起草发布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同国民党顽固派开展了坚决斗争,1月17日,打电话怒斥何应钦,向记者揭露事变真相,在《新华日报》题写了“为江南死国难者至哀”,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致哀诗,对国民党顽固派残无人道的反动行径进行了有力的声讨。

我们在纪念馆全面了解了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全过程。1月25日,“新四军军部重建大会”在盐城游艺园举行,宣布新四军军部正式成立。刘少奇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发表了就职演讲,各届代表一致拥护新四军军部的成立,声讨国民党反共派的罪行。新四军军部的重建,不仅标志着新四军的浴火重生,而且有力地震慑了国民党頑固派,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这次瞻仰新四军纪念馆还搞清了一个问题,就是当时为什么要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实际情况是,1940年10月10日,新四军与八路军在白驹胜利会师,开辟了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打通了华北和华中两地的战略联系。1940年11月23日,刘少奇、陈毅率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和中原局机关迁至盐城,因盐城地势低平,河网交错,海岸线平直,基本无港口,不利于日伪机械化部队和大兵团运动作战,盐城同其他地区相比,不仅是日军和国民党军势力较为薄弱的地区,而且也是大江南北抗日斗争的指挥中心,所以重建新四军军部就定在了盐城,而且从重建之日起,新四军军部在盐城一直坚持了6年之久,在这里领导了华中地区的抗日斗争,建立民主政权,发展经济文化等,直到1947年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才离开。
新的新四军是以陈毅率领的六个团为骨干建立起来的,全军整编为七个师和一个独立旅,共9万余人。新四军重建后,纵横驰骋于江淮大地,取得了对日作战和与国民党军作战的多次重大胜利,很快发展为20多万人,后又发展为第三野战军,解放了大半个中国。

在新四军纪念馆左侧不远处、原泰山庙里即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机关旧址,里面开设了刘少奇、陈毅生平图片和黄克诚大将生平图片陈列,真实地记录了刘少奇、陈毅等新四军领导,在此指挥新四军驰骋江淮大地的历史场景,使每一个来参观的人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
离开新四军纪念馆,心情久久难以平息,故又书诗一首,表达心情:
千古奇冤泾县边,皖南将士血流川。
离经负信失人性,守正持真昭世寰。
帅令速颁新帜树,锐师再造啸风还。
江淮纵横百杀勇,从此收拾半壁山。
(写于三亚,2024年12月25日修改于泉城济南)
作者简介:二月梅,山东邹城人,研究生学历,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