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的故事
作者:朱万祥
审稿:杨新文 李松林
马光才 王振保
马忠玖 申小国
王春治 刘朋岭
马顺清 齐国欣
胡焕银 崔荣生
春夏秋冬运无穷,
季节规律记心中。
四季故事终难忘,
赋能助力圆国梦。
人生和社会实践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过好每一天,还有人说,世人每年要过好四天足唉,那就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但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难,而再难也要安全平安度过,每年的春夏秋冬能安全度过,人生就长一岁,而反复循环,人就能延年益寿。一般人生不过就是三万多天,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天,忘记昨天,过好今天,喜迎明天,反复循环,就能健康长寿。
笔者根据文章主题叙述春夏秋冬发生的故事,传递正能量,聚力奔小康!但如有不当,敬请批评指正。首先让我们共同解读春夏秋冬的含义和发生的故事。

一,春夏秋冬的诠释及发生的不同故事
笔者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简要解读和叙说真实故事。
(一),春天
古人云:"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这足以证明春天在四季中的重要性。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脱去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生机勃勃的新衣。花儿在温暖的阳光下绽放,红的、黄的、紫的,五彩缤纷,像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传递着春天的喜悦。春风轻拂,吹绿了柳条,吹醒了冬眠的小动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蜜蜂忙碌地采着花蜜。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总是给人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当今盛世的春天,人无忧无虑,过着"吃穿住行玩"都不愁的幸福生活,但是,六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亲朋好友们都有切身体会。尤其是在旧社会,贫穷大众多户人家,就怕过春天,因为春天是青黄不接的季节,天长夜短,缺吃少穿,此时财主们放高利贷……,所以,旧社会的春天是穷人们最难熬的……
我在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对春天深有体会,记忆犹新,因家里人口多,揭不开锅,父母让我跟着前街《王伦盲人》出去学说书巧要饭顾口,但是,自已爱面子,觉得不好看,没有照父母意见办,所以借此,特向父母说一声,对不起,儿子不孝,没有顺从两位老人的意见!是我让父母受苦啦……

(二),夏天
夏天,烈日炎炎,阳光如火般炙烤着大地。绿树成荫,为人们遮挡烈日,提供清凉的庇护所。夏日的午后,蝉鸣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夏天的故事。清凉的溪水从山间流过,为炎热的夏日带来一丝凉爽。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欢声笑语充满了生机。夜晚,繁星点点,微风习习,蛙鸣声声,构成了夏日里美妙的夜晚。夏天,虽然炎热,却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我回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一个夏天,我和小娄堤村前街刘学亮,董振德,董山来,朱四保,朱万峰等小伙伴裸体在村后街西地公路边河里洗澡玩耍,时任村支书董生,把我从河里叫出来说到,等会儿公社与县委检查团来时,你带领几个小伙伴洗澡出来,举起右手大声呼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大跃进万岁!我听后答复支书说,保证完成任务,当我如实向几位小伙伴说后,大家都高兴的回答:中……不大一会,果然公社与县委联合检查团来到小娄堤村民劳动现场,此时,我就带领小伙伴大声呼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大跃进万岁!当时受到公社与县委检查团领导的赞扬,事后,我们几个小伙伴还受到董生支书的表扬!

(三),秋天
秋天,金色的季节,大地被丰收的景象所覆盖。稻谷、玉米成熟了,金黄的谷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展示丰收的喜悦。
深秋的果园里,苹果、梨、柿子等水果挂满了枝头,红的、黄的、橙的,煞是好看。树叶也换上了新装,从绿色变成了黄色、红色,最终飘然落下,铺成了一条金色的小路。秋天的天空格外明朗,云朵悠悠,给人一种宁静与祥和的感觉。
说起秋天,我就非常兴奋。这是因为,我最喜爱割草挣工分,尤其是在文革时期,我被小队,大队,公社评选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我曾记忆在一九六六年的秋天,在小娄堤村中街孙小文门前,大队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会上斗私批修的故事。我在讲用中随口编写的几句顺口溜,记忆犹新"抓地秧胳膊提,割一把带点泥,一萝头一百七,除二斤萝头,还能挣两工一(当时生产队收青草每80斤为一工)。就这几句顺口溜便成为小娄堤村父老乡亲们饭前茶后的议论话题。而就这几句顺口溜,成就我著诗梦想,截止目前,编著"随心情赋"诗歌汇集"书籍三本,约有诗歌6000余首。同时,借此,我要感谢著诗啟蒙老师董庆保,打油诗老师孙洪民,刘继勋,现代诗与古诗老师,封丘县著名诗作家,高级农艺师杨新文,我在这里向四位老师鞠躬致谢!

(四),冬天
冬天,银装素裹的季节,大地一片洁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棉被。湖面结冰了,光滑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远处的山峦。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欢声笑语充满了冬日的寒冷。虽然冬天寒冷,但它也带来了别样的美景和欢乐。冬天的夜晚,繁星闪烁,月光如水洒满大地,给人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感觉。
当今社会的冬天,多数家庭安装有空调,城镇居民家庭都安装有暖气,还有的公厕也备有空调,人们享受着无忧无虑,安逸的幸福生活。但是,旧社会的冬天,穷苦人更是难熬,天寒地冻,行走困难,大雪纷飞,围堵家门,人们为了多打小麦,用车往麦地里拉雪……
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亲朋好友们,都有切身体会,当每年进入冬闲后,大队及公社还组织社员们挖河,兴修水利工程,明知挖河有冰冰渣渣,但还是要下河去挖,否则,难以完成任务……当有生产队时,人们为了取暖就到队里的喂牲口屋围堆烤火取暖,家里人口多,冬天被褥紧张的小伙子们都跑到生产队牲口屋吊铺上集体睡觉,笔者亲身体会……

二,春夏秋冬的歌谣
春夏秋冬的歌谣广为流传,而每个季节的歌谣都生动地描绘了该季节的特色。
(一),春季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嫩绿的小草从土里探出脑袋, 好奇地张望着这个世界; 五颜六色的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 争奇斗艳, 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 树木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 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辉。
(二),夏季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大片大片碧绿的荷叶挨挨挤挤,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铺满了整个池塘。荷花在这些荷叶之间亭亭玉立, 有的含苞待放, 像害羞的少女; 有的半开半合, 似在轻启朱唇; 有的完全盛开, 如婀娜多姿的舞者。

(三),秋季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秋天的傍晚, 天空被染成了一片绚丽的色彩。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巨大的油画, 红、橙、黄、紫等各种颜色交织在一起, 绚烂夺目。一群大雁排成“人”字形, 向着南方飞去, 它们的身影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优美。
(四),冬季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日的一场大雪过后, 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的童话王国。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落在树枝上, 像是给树木披上了一层洁白的梨花; 落在屋顶上, 房屋仿佛戴上了一顶顶白色的帽子; 落在大地上, 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毛毯。
以上这些歌谣不仅描绘了四季的自然景观,还表达了人们对每个季节的喜爱和赞美。
春夏秋冬故事多,
此文落幕笔难搁。
歌颂盛世笑哈哈,
党政军民都快乐。
2024年12月29日



作者简介:
朱万祥,男,中共党员,初中肄业,退休警官,原籍河南封丘,驻新乡市凤泉区,文学愛好者,擅长诗词自由体、散文等创作,近年上网发表文章100余篇,退休13年,著书13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