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此诗在遣词造句上多有巧思,意象运用亦较为独特,然在诗意的连贯与表达的明晰上,尚有可雕琢之处。若能再斟酌字句,使其意脉更为贯通,则此七绝当更上层楼也。
此首《题沙棘果》之七绝,颇具意趣。然欲使第三句与前后句关联更为紧密,或可如此斟酌。
观前二句,首句以“雪抱绛珠喷火明”绘沙棘果于雪中之态,其色鲜明,似有火焰之明;次句“寒中禅定耀龙精”,言其在寒中似有禅定之态,且闪耀如龙精之光芒,皆在描摹沙棘果之不凡气象。
而原第三句“沧桑煮熟逍遥梦”,虽有沧桑之感,然与前后句所营造之景象及意韵,稍显脱节。或可改为“霜侵渐熟菩提梦”。“霜侵”既与首句之“雪抱”相应,皆写其所处之环境,亦承“寒中”之意,突出其历经霜寒;“渐熟”点明沙棘果之生长状态,与诗意之推进相符;“菩提梦”则与次句之“禅定”相呼应,使前后意脉连贯,皆在刻画沙棘果在寒境中渐熟,似有禅意之态。
如此修改之后,再至末句“捧出丹心向日擎”,则更显沙棘果历经霜寒、成熟之后,以丹心向日之姿,展现其坚韧与赤诚,前后关联,意韵更为畅达。
然诗词之妙,各有千秋,修改之法亦非唯一,尚需依创作者之心境与意趣而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