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宁刘营刘氏宗祠
(一)刘营刘氏宗祠“追远堂”概况

刘氏宗祠大门

刘氏宗祠“追远堂”
洛宁刘氏宗祠“追远堂”,坐落在刘营村东,占地二亩有余,四周砖砌围墙,大门面向西北,上书“彭城世第”门匾一块。院内,坐北向南六间土木结构的古式瓦房均有廊檐,廊檐下一块木匾上书“追远堂”三个镏金大字,右侧坐西向东三间厢房,左侧一间坐东向西的耳房。院内甬道两侧新植松柏枝繁叶茂,七幢石碑有序分立院内,古朴典雅,令人肃然起敬。

鸟瞰刘营刘氏宗祠“追远堂”

刘氏祠堂碑

钦加州同衔刘公吉士神道碑
大门南侧三幢碑,一幢为2005年春扫墓集资碑,其他两幢,分别是清代雍正十二年和乾隆五十二年所立。这两幢碑是刘氏五门的墓碑寄存于此。
东廊檐下三幢石碑,均为公元2002年春立。一幢是2002年重修家庙集资碑;另一幢是国家书画协会会员刘紫岗为重修家庙篆写的《叶落归根》题词;还有一幢碑载“家庙重修记”。碑后镌刻世序排行十二辈祖宗的名讳。
西廊檐下一碑,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所立,碑文为“家庙记”,记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前,刘氏家庙在刘营村西头,因洛水改道南岸,家庙由村西头迁至村东头。可见这座家庙距今已有250年。

西长水刘营刘氏刘公祠门匾
重修后的刘氏家庙保持了原来家庙的风貌,古朴典雅,颇显生机,显示了刘氏家族源远流长、永远昌盛的神韵。

刘营刘氏祠堂碑
(二)清乾隆三十年刘营刘氏重修家庙碑记
至元运遘阳九时,值抵遭海内之区,尽为盗窟矣!而河南尤甚,红巾肆虐,居民涂炭,陷火溺水,户不下三男子者亦仅矣!幸明太祖定鼎,普天获安,独豫省星稀,不无待聚。
延至永乐二年,诏宣安抚,而刘君讳英者始从晋洪洞迁兹焉。固宋岳武穆行军扎营地也,左涧盘,右鳌拱,龙山对峙,洛水面环,地灵者有不人杰耶!嗣后,继继绳绳,有明以来,文成武就,不乏其人!至于今而瓜瓞绵延尤茂,在昔学校鼓舞,更光先殽,所谓尔昌尔炽者,故如是乎!虽然先世之灵,无所庇从,云礽继美,亦何以见孝思之不匮。
今于乾隆二十五年建立家庙于庄西,以妥以侑前人之英魂,有凭于豆,于登后裔之节荐弥笃,春露秋霜,懓闻忾见祀事,兴岁月,齐鸣祉福,共山河一色,不足诚足令人颂祷哉!夫源之远者流必长,而世系不考,恐历久而莫知其终始也!以故有刘公讳尔壮等率作兴事,爰立石以志之,俾前代之班位不紊,继起之节次勿凌,支分派别,亦复滴滴归源,非为千载不朽之盛事乎?今者予舌耕兹土,不以予之不敏,而属文于予,予亦不揣固陋,聊具草言,以期巩固云。
卢邑儒学增广生员郑元音拜撰并书
庙基地东至沟心,西至刘廷乾,南至界石,北至场中,计地四亩零九厘,行粮一亩。庙后官地一段,东西五干五,南北五干五,修庙使银五十一两五分八十七千六百八十文。
时乾隆三十年岁乙酉余月榖旦
总管人 尔科 尔壮 尔玳 廷凤 仝立
(三)刘氏宗祠重修记
国必有史,家必有乘。刘营刘姓素有“彭城氏”之称。而彭城刘姓起源于陶唐,昌盛于汉室,支脉众多,源远流长。据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载:刘姓乃帝尧后裔。帝尧居于陶,封于唐,唐古名刘。其后代以邑为氏,遂为刘姓。刘姓传十三世后,有于战国时期出仕魏国者,居开封,生子刘清,清生仁,仁生瑞,瑞有四子:伯、仲、邦、交。第三子刘邦即汉高祖。刘邦称帝,分封刘姓于各地,支脉蕃衍。彭城刘姓乃其中一支。后因社会动荡,人口迁移,山西洪洞大槐树下遂为各地难民集散地。
明永乐二年,始祖刘英即由此迁入武穆营。二世有宰臣、相臣、文臣、武臣,三世有廉、倍,四世有锦、聪、宗、见、学。从四世起,刘氏分为五门,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二十一世。期间因故外迁者数以万计。适逢太平盛世,遂屡有认祖归宗者。据统计洛宁、卢氏、栾川、伊川、宜阳、洛阳等地皆有刘氏族人,各门人口共万余众。
数百年来,刘门人才辈出。刘一官官至总兵,功封将军;刘一登出任山东知府;刘廷梅荣任布政司经理;刘振刚任五品知州;刘振清钦命四川知县;刘吉士钦加州同衔;刘吉文、吉兴、太义先后考取武秀才;刘宗基文章书法闻名遐迩;刘玉民(卢氏人)学识渊博,誉满梓里。
为光前启后,乾隆二十五年在村西滩地始建刘氏宗祠。因毁于洪水,二度迁址,乃至是处。该处占地二亩许,庙堂十间,青瓦粉墙。后遭日寇洗劫,复修葺如初。现因年久失修,椽残垣破。为保护家族遗产,于壬午年清明前五日召开家族代表会。是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共筹人民币一万八千余元,并成立理事会,共操修葺大业。至壬午年四月十四日全面竣工,刘氏宗祠又恢复青春。先辈基业得全,祖宗之灵有籍,此诚刘门一大幸事也,特勒石以记之。
刘氏二十一世孙 昌武 金明 撰文
2002年4月14日
(四)刘氏家族世系
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始祖刘英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集散地迁居洛宁县武穆营村(后改为刘营村),至今已历二十六世,六百二十年。一世——四世系谱如下:
一世 刘英配梁氏
二世 文臣配王氏 宰臣配赵氏相臣配裴氏 武臣配柴氏
三世 廉配王氏 倍配赵氏
四世
长门锦配柳氏;二门聪配毛氏;三门宗配李氏;四门见配曹氏;五门学配柳氏。
兄弟五人,从四世开始分为五门。

刘营刘氏家谱
(五)刘营刘氏排行字辈
始祖刘英自明永乐迁居武穆营,子孙蕃衍,历四世五门。支脉既分,丁众益盛,为世系不紊,代辈有序,第八世始创刘氏十字谱,曰:永一三汉尔,廷文振吉太。后改吉太为光明,并后续二十排行字,曰:光明正鸿经,昌盛延其荣,子贵崇功显,海宴科全清。
癸卯年清明节,第十五世传人刘玉民由卢氏返原籍扫墓,又后续二十排行字,交家族代表刘鸿运、刘经堂审定,并晓谕全族,谨守莫逾,曰:仁智从天锡,礼义建邦国,德重铭炳耀,学思安理基。
值壬午年三月宗祠重修,故刹放光,盈蓝相灰,贤达云集,谨将刘氏排行字谱树碑传世,望刘门合族共守,长幼勿凌,此千秋之计。
刘氏21世孙刘金铭撰文 2005年春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成功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担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一职,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市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2024年8月再次当选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