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荣誉会长(原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小楼听雨》诗词平台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编者按:
本文是钟振振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宋词人年谱、行实考》(项目批准号17ZDA255)的阶段性成果。(一)贺铸的家世
7,小结
以上,我们花费了一定的篇幅去考察贺铸的家族史和各种亲属关系。我们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论证其血统的高贵或遗传基因的优良。其所以要这样做,只想说明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织而成的宗法社会;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古代文化,向来就有注重传统、尊崇祖先的显著特点。贺铸既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和文化背景中,他的生活道路,不可能不受到其家族和各种亲属关系的交叉影响。这些影响,或直接或间接;或显露在表面,或隐藏在深层;或反映于一时,或作用于长远。弄清它们,对于了解贺铸其人乃至其整个文学创作,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贺铸既是国戚之后,又与皇族联姻,其政治前途应该是一片光明。这实在是一种错觉。
首先,我们应该注意到,贺皇后虽然是宋太祖的元配,但她卒于宋开国前,还未来得及享受一日母仪天下的殊荣,她那顶皇后的凤冠,是死后三年补赐的,只好在阴间风光,比不得阳世上王皇后及后来宋皇后之货真价实。因此,贺家的外戚地位,一开头就是贬了值的。
更糟糕的事还在后头。相传宋太祖之母杜太后有惩于后周世宗死后,嗣子年幼,无执政能力,以致失国的历史教训,临终遗命,要太祖将来传位于弟,俟弟赵光义、赵廷美等相继为帝后,再归位于太祖、贺后之子赵德昭。不料太宗赵光义一旦即位,却逼死了德昭、廷美,将宝座留给了自己的儿孙。自此亘及北宋末的一个多世纪,君临天下者皆太宗一脉。这样,贺家与赵宋王朝的亲戚关系就又隔了一层。
当然,由于贺令图早年追随赵光义,还有点藩邸旧恩可恃,其表兄弟赵德昭的死,一时还不至于动摇他的地位。但自从他和父亲首谋雍熙北伐,兵败身殒之后,贺家终于急遽地衰败了。继能、惟庆、安世三代,都只做到低级侍卫武官,再也无人能够重振门楣。贺铸出生在这样一个没落了的贵族世家,由门荫入仕,谋一小官做做还不难,但要想飞黄腾达,真正谈何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