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玉龙
早前看过一篇报道,讲述的是一架航班飞行途中遇到强气流,整个机身颠簸震荡,仿佛要开裂一般。飞机上的乘客有人惊叫有人哭泣,也有人慌忙写着遗书,乘务长极力在稳定大家的情绪,其实她自己也将崩溃,这时候却发现有位老太太一动不动地坐在位置上,气定神闲。
飞机最终还是冲出云层平安着陆,所有人都忙着打电话通报平安,讲述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乘务长见过太多场面,但从没有遇到这么淡定的老太太,于是她走过去问老人为什么不害怕。老人平静地说,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已因病离世,如果飞机失事,她可以去陪小女儿,要是活下来就陪大女儿,无论在哪一边,都是她牵挂的人,她愿意。
乡下有个晚辈叫杨辉,记事时母亲便因病去世,父亲腿部又有残疾,因而杨辉打小就特别懂事,不仅为父亲分担农活家务,还会照顾年幼的弟弟。俗话说祸不单行,不久后父亲也突然病故,从此杨辉既当爹又当妈拉扯着弟弟。虽然说忙里忙外,可杨辉对学习丝毫没有耽误,还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一口气跑到父母坟前,嚎啕大哭,接着他撕掉通知书,决心放弃学业操持家务,专心供弟弟读书。
弟弟很争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政法,当弟弟放假归来时才知道,哥哥已经不在人世。为了这个家、为了供他读书,哥哥把一切扛在身上,积劳成疾,当知道自身病情需要一大笔医疗费时,他还是流着泪走出医院,最终倒在了田地里。手捧着哥哥留下的学费,望着窜起杂草的坟头,弟弟披麻戴孝长跪不起,恸哭声让所有目睹者为之动容。
邻居梁哥六十来岁,早年从事化工和石油生意,在整个行业内颇有声望,现在处于半退休状态,工作可有可无,但他每天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亲手煲好靓汤并亲自送给母亲,一年三百六十天风雨不改。
我和梁哥有个圈子,每次小聚大家都会因孝道而向梁哥举杯,有一次梁哥深情地对大家说,小时候他父亲去世早,是母亲一个人把他们拉扯大,直到现在他仍记得母亲在田间干活的身影,淋着雨,弓着腰,再苦再累没有一声怨言。现在每天给母亲送汤,与母亲的付出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说着说着,梁哥的双眼涌出了泪水,一边擦抹还不停地重复说:有妈在,真好!
工厂门卫乔叔为人和善,可年过五十却没有生养,后来经亲戚撮合领养一女,取名佳佳,虽然不是亲生,夫妻俩却视为己出,好吃好用的全给了佳佳。二十年后佳佳长大成人,不仅漂亮聪明,还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望着能干又乖巧的女儿,老两口成天合不拢嘴。
乔叔平时没啥爱好,就是喜欢抽烟,有一天晚上躺在床上抽了一根,由于太困,随手把烟头丢在床下。等乔叔醒来时,发现和妻子躺在医院,医生告诉他,多亏你女儿把你们从火堆里拖出来,不然就不是在这里了!原来乔叔的烟头烧到了掉落在地上的棉被,等睡在隔壁房间的佳佳被浓烟熏醒时,发现父母已经昏迷,她两次冲进大火把父母背出屋外,而她自己却大面积烧伤。
望着躺在重症病房的佳佳,乔叔心疼地哭着说,你为什么这么傻?我们又不是你的亲生父母。佳佳眼角带泪,用微弱的声音对乔叔说,你们平时待我比亲生还亲,别说烧伤,就算付出生命,我都值得。
中华文明孝悌为先,大仁大义早已深植我们的骨髓,祖祖辈辈都遗传着爱的基因。如背着母亲上大学的贵州孝子刘秀祥;为给母亲治病卖掉自己肾脏的山区青年张志贵;也有老人钟秀珍为照顾脑瘫儿子,78岁仍耕田下地,坚强让自己活着只因为担心儿子没人照顾。还有大家熟知的香港歌手李克勤,为照顾患癌的母亲取消所有演出,全心全意守护在母亲身边……这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如一曲曲感人的赞歌,激励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人间有爱。
爱究竟有多重?我想应该没有一个标准的称量,如果要做一个描述,那就是一切,是全部,超出付出者所能承受的任何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