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日晚10时,从“一江春水”悼念王祥玉老师的诗词里得知王祥玉老师于25号12点5分去逝的噩耗。我心中甚是难受,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自问,人生为什么会有极限?。我们为什么要悼念王祥玉老师?因为在他的生前做过数不清的好事,他平易近人,对人和善,文笔更是高人一筹,我认识王祥玉有2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他发过脾气,不是他没有本事,而是大智若愚,此时无声胜有声。
看过王祥玉老师撰写的张骞以及其他类型的多篇文章,让人了解了汉中城固的张骞,张骞出使西域,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他从西域进入中原的物产也像满天繁星一片灿烂。诸如芝麻、核桃、葡萄、石榴、胡豆、黄瓜、大蒜、苜蓿、胡萝卜、红蓝花、琉璃、毛皮、珍珠、地毯、毛织物、蓝宝石等,还有天马、大象、雄狮、鸵鸟等动物,箜篌、琵琶等胡乐也传入中国。中国的漆器、竹器、铜器、陶瓷、丝绸、冶铁、茶叶、生姜、大黄、肉桂、土茯苓等多种种子传入诸国,无不受到普遍欢迎。蔬菜、黄瓜、胡萝卜等,使我们后代人都能食用新鲜的蔬菜。
王祥玉老师在《张骞病逝归葬故里》中写到,“按照张骞生前的愿望,武帝派人将张骞大人的灵柩护送至汉中城固白崖村安葬。随护送灵柩而去的除一位祝史,还有和张骞同生死共患难的好友甘父。妻子猎娇来自草原,不懂汉人的丧葬礼仪,让弟弟张俭一手操办”。
西汉时期,朝廷重视孝亲礼仪,上行下效。张骞是朝廷命官,为国家屡立大功,生前广受尊敬,德高望重,有口皆碑。他的灵柩停放在上房厅堂,按城固葬俗设灵堂进行吊奠。从长安来的祝史在灵牌上写出“汉故博望侯大行令张公骞”。并将当朝皇帝刘彻赠予的挽幛挂在灵前。挽幛写有“大限无情,魂归极乐,阴阳永隔,朝臣同悲”的悼词,凡亲友来家吊奠者皆感惊讶。
祝史观察了白崖村的地理位置,对张夫人猎娇说道:“此村近于汉江边沿,难避水患,不宜选穴。”猎娇说:“感谢大人,既然圣上派你护灵安葬,墓穴选在何处,就由你决定吧。”终于,祝史在白崖村西北七八里的地方选定了一处墓穴。太巧合了,那里正好是欺压张骞母弟的饶啬夫老坟所在地。当地百姓都这样说:“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果没报,时候未到。现在时候到了,把张大人埋在这里,正好让他看到饶啬夫欺压、伤害百姓的下场。”
汉中郡素有厚葬之风,城固县尤为突出。张骞是白崖村有名望的人物,出殡时送葬队伍浩浩荡荡,一路上哀乐悲凄。前边举的是死者的“冥旌míng jīng”,旌上写的是“汉博望侯 星殒南极 音容宛在 德范永存”。接着是彩旗、仪仗和孝幛。另有二人,一个打灯笼,一个提香蜡,凡过桥、遇庙皆由礼宾先生行礼拜灵。张骞生前是汉朝位列九卿的重臣,抬灵柩多至二十四人。灵前是直系血亲的儿子张勇和妻子猎娇,披麻戴孝,拉纤举哀。灵后是弟弟张俭、弟妻莲英及侄女挥泪送葬。亲友、村民一直将灵柩送至坟茔[yíng]。下圹[kuàng]时祝史先做法事仪式,后将青松树枝放入金井(墓穴)燃烧。待棺落井,孝男孝女各捧土撒棺,接着由丧工铲土掩埋,眨眼堆成坟山,立碑告终。
三日后又去新坟培土,谓之“扶山”,连续三夜到坟前煨火,这是为死者“暖房做伴”。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举行一次焚香点蜡的祭祀仪式,谓之“烧七”,共四十九天,最后一个烧七称为“尽七”。城固人对逝去亲人特别关照,还要为逝者“过百日”。
汉朝从孝文、孝景直至孝武刘彻,都规定为逝者(父母)守孝三年。三年中包括三个周年祭祀活动,头周年、二周年和烧七区别不大,只有三周年的祭祀仪式最隆重,是子女对逝者的回顾,从此守孝结束。三周年过完,子女可脱去孝服,恢复正常生活。对逝者来说,不再享受什么特殊的祭祀,和其他先祖一样,逢年过节只受子孙们的简单祭拜。
然而,张骞曾是武帝的股肱[gōng]重臣,三周年时按照惯例,朝廷派人送来一对石虎,同时将坟墓重新培土,整修为覆斗形状,并在基周栽植松柏,象征张赛英魂万古长青!这对石虎另有寓意。在汉代文化中,虎为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一,四灵是神话中最早出现的动物,虎是镇邪大兽,朱雀是吉祥之鸟,玄武是长寿象征,青龙是神奇异物。它们的颜色还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若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与四灵相配,便称为四象”。
民间也有类似的传说,认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都是驱除邪恶、镇守东南西北四方的神灵,一直被人们当作图腾崇拜至今。汉宫明文规定,谁为朝廷立了大功,死后就在墓前雕刻石兽为他守陵。张骞的丰功伟绩是两次出使西域,凿通了连接中西方的商道,后来被称为丝绸之路,把中国的古老文明和大汉的国威远播西方世界。虎又是镇守西方的至尊神灵,正好象征张骞的英雄虎胆精神,武帝为他雕刻石虎,既为表彰他的赫赫功绩,也为他永远护墓守陵。
张骞纪念馆为什么能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与王祥玉老师撰写的多篇文章分不开的,也与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从1998年开始举办祭祀张骞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王祥玉老师在多个会议上讲到,张骞使多个国家、多个民族的文明与交流融汇在一起,正是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经济之路、文化之路,继往开来地培育、发展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历久弥新的兄弟友谊。这是一条享誉世界的英雄之路,犹如一条五光十色的丝绸彩带,将东西方的古今文明永远连在一起。因此,城固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叶甲文和众多群众常说:“没有张骞,就没有丝绸之路;有了丝绸之路,张骞才成为与天地长存、和日月齐辉的英雄!
王祥玉老师是一位才华横溢、敬业奉献的编辑兼作家,他在文学领域的成就和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王祥玉老师他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巨著还留在了人间,他的音容笑貌会在人们心中永存。
空悬月冷人千古,华表魂归鹤一声,王祥玉老师,一路走好。(王新民)
平台责任编辑:刘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