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川湖河,及我的心中跋涉(组诗)
诗/李耀宇
长江三峡诗想
一个有山有水有帆有滩有云雨有猿声的闪目
一定是长江三峡,我们从瞿塘峡始行
穿过巫峡抵达西陵峡,就此全程而言
小学课本有唐代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诗句
中学课本有今人余秋雨的散文《三峡》
古人郦道元的《水经注》又有释文
三峡名气如雷贯耳,名闻遐尔
三峡的形象
是万山来奔,众水争流,一泻千里,航行似箭……
文学家没少描写过的英勇气慨
让神女与昭君,宋玉和屈原,刘备和张飞出来,也都为
三峡长豪情长壮志的时刻
早先巫山十二峰对岸有个神女峰
直到前些年三峡建成蓄水,江水上涨
神女峰没了,青石镇淹了
留下的印象都没击中我心灵的敏感部位
我不知哪根神经出了什么问题
后来我逐渐走入一个真实的三峡世界
惊险的独龙江
我体内的心跳与这壑深万丈有着同等频率
攀越至此的索道之勇已成为它的依托
随奔腾江水的呼啸与张力
与之相呼应的是刀耕火种在峡谷间燃烧
让我知道,风正掠过独龙江
而笮人建桥的历史久远
粗大绳索尚有,不多
无畏山高水险,向铁索桥伸手
寻找更长久的便捷,贯通在此
使年老的李冰抬眼折服
看见当下跨越的能力,已驱走河流的障碍
险恶的河谷成了人间秘境
如地貌,绿韵,物语,民风的果实
书写这一王国桂冠上的“绿宝石”
去的人不多。是因为这里还有原始森林
这种挑战是为了真正读懂那里的人
飞瀑流泉,云海浮山,翠竹绿林呵
会增加他们体内炽热的流体
让原始溜索与藤桥及索道永存下去
类似于“巢居洞穴”遗址,“剽牛祭天”风俗
没有忘记妇女纹面的这种延续
说真的,独龙江上的索道可以见证
去吧,走一回独龙江定有收获
江水奔腾,千峰万壑,胸中起伏
无论什么时候都能体验得到
并让你找到真正喜欢的东西
透明玻璃海
惊讶成桃花源:水深清澈见底
久居城市的人,来此
深吸一口气:峡谷空气是甜的
抬头仰望偕峡谷,揣美
众峡谷的绝壁画廊,与千丈飞瀑称雄
还有……百座独峰的矗立,神功天斧般的出现
那十里深壑幽长,沉淀下来的世界地质奇观
“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
这仙景的诱惑与接纳
见壁,听泉,深邃……
我也循道,有过大胆
置身于原始生态之中
划船在河上如漂浮半空
说不尽太空舱之境
无法自拔,过于迷醉,以及撕开了一线天
很多人为抖音而去
我却有幸结识“小仙本那”
水是清澈见底,冰冰凉凉
一个近乎与世隔绝的秘境之地
有种浮在水上,悬在半空的恍惚
以至于我得像它神秘一样
在清澈中寻找宁静,在云天中
寄寓十分淡定的神情
走近山涧泉水
仿佛所有的群山
突然迎候着一群活泼姑娘
山谷中的泉水成为甘甜
一颗颗晶莹剔透的钻石
只带来耀眼的银光
叮咚,树影婆娑的女神,生动的
山青水秀景色,不一般
由青山如黛,白水绕绕氛围
生成,当大自然回应时
如此壮丽和宁静
可以说,再找不到它的灵性与伟大
它召唤唐宋时期所有的诗人
从另一个世界来到
山泉的魅影,它们飞舞
广阔的宏恢有云雾缭绕
峰回路转中不见人,只听
山谷中有幽静,隐约里有人语
山泉叮咚,山泉叮咚响
雅西天路——腊八斤特大桥
(我在唱韩红“天路”时,有人为我伴舞。我在写这首诗时,还有人为我鼓掌吗)
承认高烈度地震区终于没有了威风
抗震功能降服了妖魔
从巨龙挟着山谷风的飞腾与想象
雅西高速成了独特风景
云雾会无时无刻萦绕,每一次行驶时的高空会震撼
来自密林山涧之后的穿梭
在高空的云雾中,坚固的桥墩犹如护卫使者
请用穿越大相岭险峻的勇气鼓舞士气
请用攀越腊八斤特桥高的力量壮起胆量
请用高唱逆天高速的天路一往勇前
一路伴随车旁的格桑花,十分美丽
挺立在高原上,风摧不垮雪压不倒是英雄气节
在建桥史上,在自然环境恶劣,高速地势险峻中
一条逆天高速,空中天路中国已经拥有
神秘水下长城
一段明长城遗址露真容了,在水库中昂起了头
这里的美景开始被外界认识
因为春夏秋冬河水奔涌,还有这样机会
自古烽烟迭起,狼烟不断
这里是扼守辽西与内地的重镇
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一座地下水城就有故事,顽强地
推送着遗迹。众多遗迹化成雾气
推送着珍贵史料的升腾
我面对潘家口水库大坝,背后有风招呼
我的梦幻被敲醒
感叹着大自然的神奇
一个重要闸口跳出来了,水资源正好利用地形
滦河之水这里过
诠释了我的全部疑问
作者简介:
李耀宇,上海人,诗人、剧作家。写诗因激情燃烧自己,编剧由精彩推进剧情。有若干作品获得全国、省市级专项类大奖。任上海《公用事业报》首席副刊编辑,上海《城市导报》编辑、记者,曾聘上海师范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上海大众文学学会会员。主要作品:《感觉上海---说事就诗365首》(南京出版社)、《禾叶流动》(团结出版社)、《心中的绿意》(文学作品集)、《渔舟唱晚》(现代诗丛)。其中抒情诗《渴望》获“中华杯”(华东地区)一等奖;《傣家茶浓》获全国第二届“诗与远方”海上邮轮诗歌大奖赛三等奖;《顾村,诗意栖居的地方》获2018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新诗创作大赛的“百首优秀诗作”;《鼓浪屿,让我追溯……》在2021“中国百年百位优秀诗人”大赛中获“铜奖”;《大草原》获2021“遵义杯”《中国最美游记》优秀作品奖;《光荣与梦想---献给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组诗)入选《中国新时代诗人大辞典》;《沪上秋冬心情》获2024第五届“长江杯”中国当代汉诗精选大赛三等奖;《灵魂深处的滚烫》(组诗)被《新时代文学选刊》推为2024中国新时代实力诗人排行榜。四部原创大型沪剧《婚姻进行时》、《担当》、《黄炎培》、《因为有爱》,原创两幕戏曲《美丽乡村》等。其中独幕话剧《擎天柱》被上海戏剧学院搬上舞台,戏剧小品《落寞》、《桥》、《绝处逢生》等分别获得全国、省市级专项类大奖。原创大型沪剧《担当》获得2018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文化艺术资助项目、上海市优秀民营院团展演优秀剧目奖。
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征稿
投稿邮箱:
furongguowenhui@163.com
投稿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拒绝一稿多投,所有原创作品都将受到原创保护。我们尊重您的每一次来稿,承诺每稿必复。
《品诗》公众号:readpoems520
大赛为期一年
所有的来稿,我们都会认真审阅。
入选作品会择优按顺序在大赛公众号上发表,并有机会入选大赛作品集。
没有选中的稿件,我们也会及时回复,不要气馁,欢迎再次投稿。
征稿要求:
题材和体裁不限,一切以作品说话,发掘新人,鼓励创新。请投稿之前仔细核对错字和标点符号,否则一概不予入选。
投稿格式:
邮件标题:第九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姓名+作品名。邮件内附上作品、姓名、电话、通讯地址、邮箱、100字以内的个人简介。
诗歌5首以内,总行150以内,组诗120行以内(旧体诗词5首以内)
散文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微小说多篇(每篇3000字以内)
可以任投一种体裁或多种
参赛限投一次作品,请您挑选您的最满意作品参赛。
奖项评定:
小说、散文、诗歌奖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入围奖若干名,另设人气奖10名。依等次颁发相应获奖证书,镌刻名字的奖杯和奖牌,获得者将获得高档英德红茶套装。
赞助商:
英红九号!中国三大红茶之一,温性红茶,浓郁芳香的甘蔗甜醇香,口感浓爽甘醇,满口甘蔗甜醇香持久不散,茶客最爱!欢迎广大朋友联系咨询:吴生18819085090(微信同号)诚邀更多赞助单位赞助本大赛,有意者可以邮箱联系。
自费出版事宜:
如有书籍出版意愿(诗歌集,散文集,小说集等作品集)
出版方式为国内书号,国际书号,内部出版,任选其一。
请将您的书稿及联系方式投稿至
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文学翻译征稿启事:
如您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文学作品集或者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需要翻译,您可以投稿到邮箱:xingshiyuekan@163.com
专业文学翻译,价格从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