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字迷连载之六——为什么学生头上叠放小黄毛巾?
诵/云中鹤/大连市作协、朗诵家协会会员
文/周中金/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在汉阳小字迷的课堂上,张老师有一项特别的教学安排:学生们在上课时头上会戴着一个叠齐的小黄毛巾。这一做法初看似乎有些奇特,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实际用途。为了了解这项规定的具体讲究,我询问了在外负责接待的赵老师,她向我解释了这一创举背后的深意。
张老师的创举
赵老师告诉我,这是张老师在第一教室首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希望通过这一简单却富有象征意义的做法,将写字姿势与做人道理相结合,帮助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 身正则字正
张老师强调:“写字就像做人一样,上身保持直立,身要正。”这不仅是对书写姿势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品德修养的一种隐喻。在中国文化中,“正”代表着正直、端正的态度和行为。通过要求学生在书写时保持身体端正,张老师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实践这种内在的正直精神。小黄毛巾作为一种外在的提醒工具,帮助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坐姿是否符合标准,从而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人格品质。
2. 脚踏实地
张老师还要求学生“脚要平台”,即双脚平稳放置地面,确保坐姿稳定。这一细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稳定性,避免因不正确的坐姿导致的身体疲劳或不适。“脚踏实地”也是中国成语,寓意做事要务实、稳重,不要好高骛远。小黄毛巾的存在使得学生更加自觉地遵守这些基本规则,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3. 双手紧贴桌边
张老师规定:“双手紧贴桌边。”一方面可以防止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随意移动手臂,影响书写效果;另一方面,这也是对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一种训练。通过规定具体的动作要求,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也便于教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小黄毛巾作为一个视觉提示,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从而更好地遵循这些规范,提升书写质量。
4. 自律与监督
小黄毛巾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存在,更是一种自律的象征。当所有学生都佩戴同样的毛巾时,形成了一个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每个同学都会注意到其他人的坐姿是否正确,并且可以在必要时给予提醒。此外,教师也可以更容易地观察到哪些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做,及时进行纠正。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增强了班级的整体纪律性,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
5. 培养集体荣誉感
张老师的方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和学习,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当每个学生都遵守同样的规则时,整个班级会呈现出整齐划一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个人责任感。此外,这种公开透明的方式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表现不仅关系到个人成绩,也影响着整个集体的形象。小黄毛巾成为了连接每个学生与集体之间的纽带,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6. 教育理念的延伸
张老师的做法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来传递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她将写字姿势与做人道理相联系,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既注重知识的获取,也重视品德的塑造。这种方式符合现代教育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小黄毛巾作为这一理念的载体,不仅帮助学生在学业上取得进步,更能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赵老师的话让我深受启发。张老师的这一创举不仅仅是对传统书写姿势的规范,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培养方式。每次看到孩子们头顶上的那片黄色,我都感到一种特殊的欣慰,仿佛看到了传统智慧与现代教育在这里完美融合。小黄毛巾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成为了连接写字技巧与做人道理的重要纽带,创造了一个既严谨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学习环境。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