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初始如混沌未开的天地,蜷缩在自我的狭小角落,仅能装下微不足道的悲欢。它并非生来就有海纳百川的广阔,是岁月悠悠,在灵魂的画布上一笔笔勾勒涂抹,才逐渐有了容纳世界的轮廓。
我性格中的柔软,恰似春日里随风轻摆的柳丝,温和地对待周遭一切。以微笑迎人,用理解化干戈为玉帛,似潺潺溪流润泽着人际关系的土壤。但在这柔的表象之下,隐匿着刚硬如铁的内核。当原则的底线被触碰,当正义的天平被扰乱,那藏于绵中的针便会锋芒毕露。绝不姑息恶行,不纵容不义,果断决绝的态度是守护内心秩序的坚固堡垒。这份双面性并非矛盾,而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是在生活的磨砺中领悟出的生存智慧。
“存天理,禁人欲”,生物的思想在自然法则与本能欲望间徘徊。天理为纲,引领着我们追寻高尚与纯粹,克制过度的私欲,避免被贪婪和放纵拖入混沌的深渊。然而,人性本就复杂,在这禁与不禁之间,内心的挣扎如影随形。“己不正,何以正天下”,这是高悬于心的明镜,时刻映照出自身的瑕疵与不足,督促着自我修缮与成长。唯有先在内心的庭院中修篱种菊,让正义与善良生根发芽,方能以堂堂正正之姿直面世间纷扰,在善良与狠心的交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中正之道,向着光明的人性彼岸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