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房量
文/崔云生(山东)
一个新词
刚刚诞生
像一颗炸雷
震耳欲聋
这个新词
海宇轰动
像一颗新星
冉冉上升
含房量
你可懂
我也是不太懂
头震得有点懵
含房量
新词生
我汉语博大精
这个词拎得清
这首名为《含房量》的诗,以简练而幽默的语言捕捉到了新词汇诞生时社会大众的一种普遍反应。作者崔云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含房量”这一新词的疑惑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现代汉语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产生新词汇的现象。
从诗歌结构来看:
1. **新颖性**:诗人选择了一个刚刚进入公众视野的新词作为主题,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不仅让读者感到新鲜,也能够引起人们对语言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关注。
2. **比喻手法**:使用“炸雷”和“新星”这样的意象来描绘新词的影响力,既生动又形象地传达了“含房量”一词在社会上引起的轰动效应。这两个比喻分别强调了新词出现时的突然性和其逐渐被接受的过程。
3. **自嘲与共鸣**:诗人坦诚自己也不太懂这个新词,并描述了由此带来的困惑感(“头震得有点懵”),这种自我调侃的方式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尤其是那些同样对新事物、新概念感到陌生的人们。
4. **文化自信**:最后一段提到“我汉语博大精”,表达了一种对于汉语丰富性和包容性的自豪感,暗示即使面对新的词汇或概念,汉语也有足够的弹性和深度去接纳它们。
5. **开放性结尾**:诗歌最后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即是否能拎清这个词,这不仅是对自己理解力的一个挑战,也是对读者的一个邀请,鼓励大家一起去探索和理解新生事物。
总体而言,《含房量》是一首反映时代特征的作品,它巧妙地结合了个人体验与社会现象,用轻松诙谐的笔触探讨了语言与认知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