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的常住人口数量超过千万,但平均年龄只有33.4岁,是洋溢着青春与潮流、时尚与活力的年轻城市。为了促进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让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东莞市文化馆紧扣“潮流东莞”城市名片,用潮流理念、潮流方式、潮流元素重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岭南文化的表达方式,市镇联动构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一张网,激活文化馆的公共文化空间,培育全新的文化生态。“潮流是当下的风景,传统是千百年的潮流。”当“最岭南”与“最潮流”相遇,一个年轻态、现代型文化馆正在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
营造潮流文化场景,以现代时尚的内容吸引年轻人参与
市民走进东莞市文化馆,不仅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还能将岭南文化带回家。今年5月起,东莞市文化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东莞)采购会(简称“湾区文采会”)平台,发挥东莞国际制造名城的优势,助力培育新中式制造美学产业,创设了以“最岭南”为主题的“文化馆鸿福桥市集”中式美学品牌,围绕“有一种新中式生活,在东莞”的理念,打造融合中式传统美学与现代潮流、既有传统文化底蕴又彰显潮流时尚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和文旅消费新场景,吸引年轻人走进文化馆、利用文化馆、爱上文化馆。
目前,东莞市文化馆已举办5期鸿福桥市集,营造“莞味”浓郁的全新生活美学场景,展示岭南文化之美。如首期文化馆鸿福桥市集×粤港澳(东莞)非遗墟市以“喫茶去”为主题,邀请55家茶企、茶院、文创店开集,推出40多项活动;在国庆假期举办的第八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期间,文化馆鸿福桥市集Ⅳ同期举行,汇聚了50多个品牌、108位主理人,推出了30多场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市民游客超过2.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超过60万元。
文化馆鸿福桥市集打造了“小而精”的新中式景观,将文化馆打造成为潮流风景线、文化新景观,让市民游客在文化馆里感受“诗和远方”,聚集了人气,提振了消费。目前,该集市共招募商家240家,实现经济收益超过120万元;推出135项活动,提供2369个公益体验学位,吸引市民游客近6万人次逛集,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新认识。在刚刚公布的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名单中,文化馆鸿福桥市集入选其文旅融合IP类提名案例名单。

“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演出
东莞市文化馆将“市集”概念延伸到湾区文采会现场。2024年11月举行的2024年湾区文采会,以“最岭南,更潮流”为主题,以潮流表达、匠心呈现,生动展现湾区“潮”领、“潮”聚、“潮”动、“潮”享的美好图景。其间举办的文化馆鸿福桥市集,汇集了50多位新中式美学主理人、60个粤港澳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体验非遗之美、新中式生活之美;“潮流东莞·柴盒”×湾区周末嘉年华活动,在10个“潮流东莞·火柴盒”营地、多个重点商圈和220个共享文化空间举办丰富的分会场活动,传统手艺人、潮流艺术家、潮玩企业及潮流商户设立展示区域和潮流市集,带动各分会场的人流量和销售额分别提高25%和18%,达成意向成交额近千万元。
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为此,东莞市文化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智慧化数字技术应用,完善“文化莞家”数字平台运作管理和资源供给,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一体化运营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场景,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2024年,“文化莞家”浏览量达450.5万人次,访客数达129.7万人;发布活动8101场次,提供报名名额14.2万个,预订数12.4万个;发布培训1.5万场,提供在线报名学位13.5万个,报名人数4.3万人。
培育潮流文化品牌,激发年轻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潮流文化馆不仅要有潮流场景,更要有潮流产品。文化馆的年轻态不仅是服务方式的年轻态,也是产品的年轻态。东莞市文化馆精准聚焦年轻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着力打造潮流文化品牌,增加潮流文化供给,先后培育了“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国乐实验剧《可园·可源》等潮流文化产品,进一步丰富了潮流文化的内涵,激发了年轻人的创新创造活力。
“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是东莞立足城市发展新起点、市民文化新需求而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品牌,为市民举办小而美、在身边的精致音乐会。2023年,该项目入选首届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发展大会全国优秀群众文化品牌案例。今年,东莞市文化馆将“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升级为3.0版本,推出“东莞制潮N特辑”,探索以文化IP推动产城人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出“风起岭南”家居创演秀、国乐时装创演秀、广东城际流行音乐创演秀等,将秀场搬进春天的树林、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现场、“大湾区大号地铁”的站点及车厢等地,解锁潮流文化新体验。今年,东莞共举办“潮流东莞·火柴盒”城市艺术TIME演出312场,线下惠及47万人次,线上2343万人次观看。

文化馆鸿福桥集市
以“潮流东莞·火柴盒”为统领,东莞市文化馆让音乐走到群众身边,浸润市民生活。2024年暑假,东莞市文化馆在东莞行政中心广场莞香印巷东草坪主会场和部分火柴盒营地举办了第二届“潮流东莞·火柴盒”音乐节,开展8场主题音乐演出,让大家在音乐中邂逅浪漫、遇见美好。“四时有声”音乐微综艺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节点,推出原创歌曲,展示城市美好生活场景。围绕重要节点策划主题活动,如“五一”假期举办的“李高阳Fusion band爵士摇滚之夜”精品演出,营造关爱人才的氛围。此外,东莞市文化馆还策划了“520全城告白”“音乐巴士巡游”等活动,让潮流文化深入人心。
实验国乐剧《可园·可源》是东莞市文化馆全新打造、呈现岭南美学的又一潮流文化品牌,并在2024年的湾区文采会上首演。该剧是岭南美学意境的潮流表达,在保留岭南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舞美设计,引导观众更深入地探寻岭南画派的发展脉络,看到东莞尊重文艺人才、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精神传承。
凝聚潮流文化人才,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一个潮流的、年轻态的文化馆应该成为年轻人参与文化、输出智慧、创造产品的场所。只有凝聚城市中有文化情怀与艺术素养的年轻力量,才能为文化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绵绵不绝的动力源泉。东莞市文化馆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将年轻力量定位为文化的创意策划者、交流链接者和资源整合者,使之共同参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连续举办6届的湾区文采会以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群众文化嘉年华充分调动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累计吸引近300个群众文艺团队参会,开展线下活动1300余场,孵化、培育了一大批社会主体。特别是2024年的文采会结合“生产优质文化产品的主理人”这一新的文化供给主体,吸引超500位优秀文化主理人积极探索岭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耦合互动和现代表达,推动文化主理人赋能岭南文化高地建设、广泛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力军。同时,以“岭南文化何以引领时代潮流”为主题,举办首届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成立全国文化主理人联盟,公布了首批入驻100个文化主理人代表名单。在刚刚公布的2024中国群众文化品牌典型案例名单中,东莞“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入选文化融入美好生活类创新案例。

全国文化主理人大会
为了帮助青年艺术人才成长和圆梦,东莞市文化馆连续多年策划实施青年艺术家圆梦行动,先后扶持100多名青年艺术人才举办展览展演112场,成功推出太阳之子、AU人声乐团等多个艺术团队,以及陈思里、纪国维、谢志伟等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帮助他们实现艺术梦想。2024年共评选出15人(组)入围,扶持开展10场演出和5场展览。同时,为了促进非职业文艺团队挑起大梁,东莞市文化馆组建了东莞合唱团、东莞民族乐团、东莞舞蹈团等团队,凝聚了社会各界及基层文艺爱好者;选出64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扩大全民艺术普及联盟力量,共同举办2024东莞青少年艺术季,面向青少年推出超百场公益活动;擦亮“中国诗歌之城”品牌,持续开展小诗人沙龙、儿童诗大赛等青少年诗教活动。
为建设成为“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东莞市文化馆在2022年就已举办重点面向上班族和产业工人的市民艺术夜校,丰富了“走进艺术”公益培训品牌内涵。2024年全面升级市民艺术夜校,为广大产业工人、上班族参加美育培训提供便利。市民艺术夜校通过增加课程种类、班级数量、授课时长,全市联动,不仅提供传统艺术门类的课程,还推出立足市民新需求的潮流课程,吸引时尚人群,构建人民终身美育新范式,受到市民热烈欢迎。
(本文图片由东莞市文化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