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
文/郭卫东
我的老家住在鲁西南平原的一个小乡村。那是一方充满温情与烟火气的土地,承载着我童年无数的欢乐与回忆。
小时候,冬天的主要蔬菜就是白菜和萝卜,而且大部分都是自家种植,自给自足。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这普普通通的白菜,却成为了冬日餐桌上的主角,温暖着人们的胃,也抚慰着人们的心。
记得我们村南有条小河,河两岸都是肥沃的黄土地。记忆中,家家户户都在河岸上开出一小块地,用于种植大白菜。每到初秋,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翻地、施肥、播种,满心期待着白菜的成长。那一颗颗小小的白菜种子,带着人们的希望,在土地里生根发芽。
白菜的生长过程,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嫩绿的幼苗,到长成结实的大白菜,需要人们的精心呵护。浇水、除草、捉虫,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白菜一天天地长大,叶子由浅绿变成深绿,叶片也越来越厚实。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收获白菜是一件充满喜悦的事情。大人们拿着镰刀,小心翼翼地将白菜从地里割下,孩子们则在一旁欢呼雀跃,帮忙搬运。那一颗颗饱满的白菜,整齐地摆放在田间地头,宛如一个个绿色的精灵,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回到家里,把白菜整齐地码放在地窖里,冬天便有了充足的蔬菜储备。
那时,白菜是一家人过冬的必备菜。在寒冷的冬日里,母亲会用白菜做出各种各样的美味。清炒白菜,简单却不失清甜;白菜炖豆腐,热气腾腾,温暖身心;还有那白菜猪肉馅的饺子,咬上一口,鲜香四溢。而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奶奶腌制的白菜酱豆。
妈妈是腌制白菜酱豆的高手。她先将白菜切成细丝,然后撒上盐,腌制一段时间,挤出多余的水分。接着,将黄豆煮熟,与白菜丝混合在一起,加入各种调料,装进坛子里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美味的白菜酱豆就做好了。那酸酸辣辣的味道,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白菜酱豆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也是我们上学时带的便当里常见的菜品。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冬天的蔬菜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我依然对白菜情有独钟。每当看到市场上卖的白菜,我都会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的那些日子,想起河岸边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白菜地,想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白菜的温馨场景。
白菜,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蔬菜,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深深眷恋。它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让我懂得了生活的质朴与美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总是在追寻着新奇和奢华,却往往忽略了那些平凡而又珍贵的东西。就像这普普通通的白菜,虽然朴实无华,却蕴含着生活的真谛。或许,我们应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初心,去感受那些简单事物所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那记忆中的大白菜,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间,成为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