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走过的参天古木皇柏古道翠云廊已过去二十多年了。那是1998年我跟随秘书处田定文处长前往剑阁县执行重大军事行动,国防光缆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任务过程中。利用假日休息时间,在田处长的引领下走进剑阁县皇柏古道翠云廊参观。剑阁县位于四川省北部,自古以来便是连接川陕两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而其中最为人称道的当数古道皇柏翠云廊。翠云廊,顾名思义,因沿途古柏苍翠而得名,是剑阁县境内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胜地。期间荣幸有机会参观走进翠云廊。两旁,千年古柏挺立,苍翠欲滴,它们见证了无数行人的来往,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秘密。让人感受到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有兴趣深入了解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翠云廊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诗中写道:“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由此可见,翠云廊在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塞,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听着田处长的介绍讲述了解了南宋时期的“翠云廊兵变”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当时,岳飞在此地集结军队,准备攻打金军,但由于内部矛盾和战略失误,最终导致了兵败。这个事件不仅影响了南宋的历史进程,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翠云廊逐渐演变为连接川陕两地的交通要道,历史古石板路成为了连接古今过往商贾、文人墨客、军队将士皆会途经此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翠云廊见证了无数的风云变幻,千年皇柏和古石板路留下的沧桑岁月痕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
翠云廊全长大约15公里,宽约2米,两侧种植着成排的皇柏树。这些皇柏树历经千年,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翠云廊不仅是一条交通古道,更是一条历史文化的长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此外,翠云廊沿途还有许多古石板路,这些石板路保留得十分完整,实属罕见。漫步其中,每一步都踏在历史的足迹上,脚下青石板上的凹痕,好像诉说过往商贾络绎,马蹄声声的故事。
翠云廊有很多棵特别有名的千年皇柏,它们的树杆上统一编号标注,受到国家的保护。翠云廊其中一棵千年古皇柏树,树龄已达千年,它见证了唐代诗人杜甫在此地创作《蜀相》等诗篇的情景,成为了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这棵皇柏树不仅树龄久远,而且在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此外,翠云廊沿途还有许多其它有代表性的皇柏树,每棵树背后都隐藏着一段历史故事。
翠云廊不仅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更是一条历史长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人物与故事。唐代诗人杜甫、宋代文人苏轼等人都曾在翠云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和故事。这些历史人物的故事,使得翠云廊更具历史魅力和文化价值。
翠云廊不仅有大面积历史遗留的文化皇柏,而且还进行了详细的编号和标注登记。以这些重要资料来保护皇柏树研究古代历史确保其历史价值得以延续。翠云廊不仅是剑阁县境内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浏览胜地,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古道令人叹为观止。参观翠云廊深入了解许多历史人物和皇柏树的故事。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认识到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责任的重要性。作为当代人有责任和义务来爱护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其未来的岁月长河里继续熠熠生辉。借此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和认识它们。
剑阁县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文化名人,田定文处长是从这片土地走出的知识分子,他饱读诗书,博学多才,知识渊博被誉为“军中一支笔”著称。他知识面广,不论文学,历史、地理还是军事都能侃侃而谈,对于家乡的历史故事人文背景了如指掌,他的每一次讲述都能让剑阁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谈及翠云廊古木参天,还是那些埋藏在石板路下的故事,总能娓娓道来,令人仿佛亲历其境。他的智慧与学习,犹如翠云廊的古柏一般,深深植根于剑阁的山水之间,在田处长的讲述下,翠云廊不在仅仅是一条古道,而是变成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每一个古柏,每一块石板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精神能够感染到更多人,同时也能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彩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