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人一过六十五岁,这皱纹也多了,头发也白了,唯有牙齿没有老去的迹象。因为在三年前,忽然间发现,在下牙床的里边,竟长出了一颗新牙。
本以为返老还童。可这新牙长着长着,确长出了麻烦,因为它不是竖着长,而是横着生,并抵住了里面,承担咀嚼任务的隔壁邻居。而随着它日渐成熟,竟引起了下牙床,三天两头的红肿、发炎、疼痛。结果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不得不到医院对其采取革命的行动。
挂号、交钱、排队、喊号、就诊,终于坐在了一张皮沙发的躺椅上。这时,只见一位年轻的牙医来到了我的面前。询问、张嘴、伸舌、敲打,一番摆弄后开出了拍片单。当我将拍好的牙床片递上,那年轻牙医仔细观察后肯定的说道:“老同志的牙齿得拔掉啊。”“一切听医生的,拔是必须的。”此时的我已是毫不犹豫,因为这医生的想法也与我不谋而合。
“不过这拔牙不是一颗,而是四颗。”当牙医说道四颗时,我竟怀疑起自己的耳朵:“不就是一颗牙发炎吗?咋要拔四呢。”牙医的一番解答让我云里雾里:“你的这颗牙是横着长的,所以拔它也得横着拔。但横拔确被前面的牙挡住了,所以必须拔掉前边的三颗,方能去除横牙。”一听此拔法,我开始犹豫了,这拔一颗尚可,如是四颗,这咀嚼的工厂还不罢工停产。
“不拔也行,但今后发起炎症来,可不是一颗牙的事,肯定得影响整个下牙床,这一疼起来可不是一天两天。”牙医的如是说,在犹豫了片刻之后,我终于下了任由其处理的决定。
开单、下楼、交钱,此时无意中碰到弟弟的朋友,也是医院的一位领导。当他关心起到医院干啥时,我不由自主的诉说了牙齿的遭遇和不幸。“不要紧,我帮你找一下牙科的主任。”一听此话,我是连声感谢,终于替牙齿找到了救星。
主任亲自动手,一切迎刃而解:“此牙好拔,十分钟搞定。”不出所料,主任到底是拔牙高手,一番操作似庖丁解牛,他将横长的牙一劈两半(因一半横在腮牙外,一半顶在腮牙),在将上半截横向拔出的同时,下半截像羊角锤拔钉子一样,一举成功。
不同的医生,不同的诊断,不同的操作,不同的医技,在庆幸自己碰上弟弟朋友的同时,更祝福那三颗担负吃饭“重任”的腮牙,在主任医生的帮助下幸免于难。
以上是故事之一。
都说夫妻之间心有灵犀,连这牙疼也同命相连,就在我拔牙后的不久,老伴的牙齿也开始闹起罢工。
先是牙齿松动,后是发炎疼痛。当她下决心拔牙时,是另辟蹊径,不想到我拔牙的医院而遭遇误诊。
在朋友的举荐下,她来到了前进路上的一家牙科门诊。本以为这拔牙之事,医生是手到擒来。未曾想,那年轻的牙医,倒是问的相当仔细。当听说老伴的心脏,还装有起搏器时,年轻的牙医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阿姨,我建议您还是不拔牙为好。因为牙齿的神经直接通着心脏,这弄不好会影响到心脏的安危。”“那咋办,我这吃饭碍事,总不能囫囵吞枣吧。”老伴在暗暗赞许年轻牙医工作负责,并为病人考虑的同时,征求起牙医的意见。
“建议阿姨您回家后,吃点消炎药,自己每天用手拔一拔,让它自行脱落最好。”针对如此建议,老伴还真信了。每天除了日常生活的节奏,又多了一个程序——拔牙。只见其动不动,就走进卫生间对着镜子一通折腾,结果折腾了近一周,也未见牙齿,要离开口腔的意思。
也许是人老了,这耐心还始终如一。一日,我在打扫卫生,用拖把拖地,当拖到卫生间门口时,正好放在房间里的手机响了。就在着急忙慌的丢下拖把,去接来电之时,正在拔牙的老伴,也不管不顾的从卫生间里冲了出来。
这一冲不要紧,竟一脚踩着放在卫生间门口的拖把头。而拖把柄则随着拖把头的力量,一个竖起回敲,竟不偏不斜,正好打在了老伴的脸上。而随后的一声“哎吆”,竟将我吓出了一身冷汗。
等我回过神来,上前询问老伴的老脸是否伤到时,只见她捂着痛苦的脸旁,突然间破涕为笑。眨眼间,只见其从容不迫的用右手,从自己的口腔中,取出了一颗折腾已久的牙齿。
俗话说的好:好事成双祸不单行。老伴的牙疼,竟应证了此话的含义。就在自己了断坏牙后不久,其左右“邻居”也疼上了,而且一疼就是三颗。
还是那个牙科门诊,还是那个坐诊医生。当老伴再次来医院,找到那位年轻的牙医,叙述之前拔牙的意外时,那牙医仍然坚持本来的看牙诊断,还是让老伴自我了断(自拔)。这咋行呢?此次可是三颗牙发炎,并且是重要的部位。如自己动手拔掉,不知等到猴年马月,总不至于让我老头子用拖把柄敲吧。
面对老伴的牙疾,我是着急在心。一天,一位老同学请驴友吃饭,并邀请我作陪。就在大家自我介绍时,忽然得到重要信息,坐在身旁的,竟然是市里某三甲医院的牙科主任。为了抓住时机,在相互敬酒的过程中,我是见缝插针的跟主任,介绍了老伴这几天,牙疼的具体情况。“叫你夫人明天来,包你老俩口满意。”“那就麻烦你那,”“客气啥啊,拔牙乃小事一桩。”“那我必须敬你一壶。”在与牙科主任相互轻松的对话中,对其一见如故的承诺,我竟情不自禁的端起酒壶,并不假思索的一饮而尽。
喝酒后的第二天,我就带着老伴来到三甲医院的牙科。牙科主任非常的热情,在一边开单拍片缴费的过程中,一边询问了牙齿发炎疼痛的情况。当我担心拔牙,怕影响到老伴的心脏时,牙科主任拍了拍我的肩膀,让一百个放心。
有了牙科主任的承诺,老伴则放松了心态,当即睡到了治牙的躺椅之上。敲牙齿、喷牙水、打麻药,约一刻中后,那主任就动起手来。一番嘁哩喀嚓,一阵叮哩咣当,当主任将拔完牙后的瓷盘,呈现在我同老伴面前时,早就准备好的感激话语,竟然没有说出,因为那瓷盘中的病牙,不是三颗而是五颗——
以上就是我们老俩口,三则拔牙的故事,也是退休后几段可笑而又值得回味的亲身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