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远怀念您
——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
作者:刘丰歌

一
一首诗,我常挂在嘴边:“毛主席的像,挂在对门的墙上,我们一走进教室,就看见毛主席的像……”
教我的堂哥,解放前是目不识丁的文盲,解放后上了农民夜校,能读报纸上的文章。
他常对我说:“这得感谢毛主席,这得感谢共产党!”
一支歌,我曾反复哼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教我的表姐,是村宣传队队长。她风里来,雨里去,宣传您的思想。
她是盲目崇拜,还是发自内心的敬仰?
当我后来读懂“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时,才明白这叫——民心所向。
从此,您的名字,便滋润着我懵懂的童年。
1974年,我背着花布书包,走进小学教室,终于见到您,您的标准像挂在黑板上方。慈祥的面容,像我未曾谋面的爷爷,令我生出许多敬仰。
打开语文课本,第一课便是“毛主席万岁”,那五个字,便是我最初认会和写会的汉字。我把那五个字反复练习,终于能写得横平竖直、标准规范时便得到老师的表扬。
在教室,我与你形影不离,无论我站在哪个角落,都能沐浴到您微笑的目光。有时做错了题,做错了事,心虚地瞄您一眼,见您仍是那样宽容地微笑着,便惭愧地羞红了脸庞。
我知道,您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我总爱惹事生非,上课还不能专心听讲。
老师反复告诫:“你对得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你对得起这解放前农家孩子想来也不敢来的地方?”
从此,我开始发奋向上。
小学毕业,我便以全级第一名的成绩走进中学的课堂。

二
1976年9月9日,您那颗为中国革命操劳一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噩耗传来,从父母亲到哥哥姐姐无不失声痛哭。
那天,村晒麦场上,一位从国民党部队投诚到解放军队伍,数年后退伍返乡的老兵,更是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他说他本已成为俘虏,本已重伤在身,是您领导的军队救了他的命,使他重新做人。
那天,不谙世事的我也被感染得泪如雨下。
其实,那天,祖国各地,何处不是泪飞如雨?
一代伟人倒下,连苍天也为之动容。追悼会上,泪水与雨水交织,哭声与雷声共鸣。
苍山含泪,万物共悲。
您为了中国人民不再受列强欺凌,习文韬,攻武略,演绎了多少千古绝唱。万里长征,彪炳史册;四渡赤水,用兵如神;遵义会议,拨正航向;抗美援朝,举世震惊。
滔滔延河水,巍巍井冈山,记录着您为革命事业日夜操劳的身影。
解放后,您本该过上幸福的日子啊,而您一日三餐土豆辣椒红绕肉;平时穿着棉布衣衫打补丁。苦,您与全国人民一道苦;穷,您与全国人民一道穷。
这样的领袖,这样的舵手,怎不令人肃然起敬?您的离去,怎不令人扼腕痛心?
人们眼含热泪,倾诉衷肠。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悼念方式,都为祭奠一个伟大的灵魂。
您去了,在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之后;您去了,在推翻蒋家王朝之后;您去了,在穷苦人民翻身得解放之后;您去了,在建立崭新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之后;您去了,在卫星上天之后;您去了,在原子弹爆炸之后;您去了,在慷慨激昂地说声“美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之后。
您去了,然而您的光辉思想,仍在中华大地上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您“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引下,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上了一条光辉的大道。共产党人的接力棒,被一代一代优秀的人才接力下来,奔上幸福的明天。
我们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八九点钟的太阳如今正高高升起在天幕上。
祖国大地无处不春光。

三
从中南海,您来到了纪念堂。
您太累了,也该休息了。
您留下了五卷雄文,那是您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思想;您留下了无数诗篇,那是您在数十年南征北战中激情才思的喷发;您留下了传世墨宝,那是您以独特的毛体书法献给书坛的不朽杰作。
政治家,是您;军事家,是您;文学家,是您;哲学家,是您:书法家,还是您。
您走了,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玉液琼浆。
今天,我终于来到北京,来到您的面前。
您安详地闭着眼睛,比照片中见到的您苍老,瘦小。
您静静地睡了,永远不再醒来。
您在生时太忙太忙,此时,您该与夫人杨开慧漫步湘江两岸,徘徊橘子州头,倾诉相思苦、离别恨吧!您该与二弟毛泽民、三弟毛泽覃、儿子毛岸英共叙兄弟情、父子情吧!
我悔,悔为何不早生几十年,投身于您的麾下,驰骋疆场,杀敌报国;我恨,恨苍天为什么不让您长命百岁,永远健康。
我还能说些什么?一家参加革命,四人为革命献身,面对党旗覆盖着的您,身为共产党员的我,只能以泪的长鞭抽打心灵。此时 ,我的一切自私与狂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知道这是一种惧怕啊!在您的面前,一切卑微与丑陋的灵魂,都会现出原形。
(原载《解放军报》《甘肃工人报》)

作者简介:刘丰歌,本名刘国美,陕西省紫阳县人。从军三十载,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在《文艺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中华散文》《北京文学》《海外文摘》《散文选刊》《飞天》《海燕》《橄榄绿》《小小说选刊》《百花园》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百篇。文学作品曾获《中国青年》散文征文一等奖、“丝路新散文征文”一等奖、“和平崛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文学创作大赛”散文诗奖金奖、2018年中国散文年会“十佳散文奖”、武警文艺二等奖、全军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等军内外文学奖20多次,散文入选2016年、2018年“中国散文排行榜” “2018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中学生期末考试题。有数十篇作品被报刊转载并被收入多种文学作品集。出版散文集《踏歌而行》、小说集《吹响竹笛》、美术作品集《刘丰歌刊头作品集》。

《黄河文苑》刊登各类有思想、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学艺术作品,欢迎投稿,欢迎关注,欢迎点评。
投稿邮箱:215172690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