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2024年12月21日(冬至,纪念孟子去世2313年。第二天,孟子教育研究院成立),为让每一个人都精彩,“从个体出发新教育”和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之“三标课堂”走进位于中国亚圣孟子故里的邹城二中,与近1500名师生共享《高分作文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受到热烈欢迎。培训会由济宁市名校长仲崇波先生全程激情主持。在现场高快作文环节,孩子们从两个作文题《跨越时空,与孟子对话》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中任选一个,进行“高快作文限时测评改”,现场评选出了“高快作文之星”5名,孟国泰先生向他们颁发了奖品。今选黄佳怡的佳作,后附张鲁娜老师的评语,以飨读友。
岁月峥嵘,山河为证;文脉悠远,与古为新。时光流逝,唯精神长存;岁月悠悠,唯奋斗永恒。
两千年前,在您所处的春秋战国,时局动荡,百家争鸣;两千年后,在当代中国,国泰民安,山河稳定。千百年间,沧海桑田,无数变迁。但不变的,是奋斗的旋律。今天,在这以奋斗而铸造的热血中国,我邀您——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一起共赏。
华光一瞬,流表千年。时代风云变幻,而奋斗永存。
您曾言:“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此至理名言,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人士为国家大义而热血奋斗。从主持变法、助秦称霸的商鞅,到奋勇杀敌、征战沙场的汉将高适;从鼎力抗金、一心收复失地的辛弃疾,到力排众议、维新求变的梁启超,无数仁人志士,或为人生,或为家国,投身于热血奋斗之中。
日月交替,朝代更迭,虽已两千年逝去,但您的言语如贯耳惊雷,跨越时空,响彻在所有人的耳中、心中。
芳华待灼,砥砺深耕。这里是当下热血奋斗的国人。
您曾呐喊:“虽千万人,吾往矣!”千年沙丘无觅处,百里河堤尽绿洲,焕发兰考新颜,是焦裕禄的奋斗见证;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谋将来之幸福,是张太雷的奋斗志向;三年一腾飞,十年一跨越,擦亮北斗国家名片,是谢军等北斗人的奋斗荣耀。一百年星火燎原,九万里风鹏正举,无数青年以理想引领奋斗,以奋斗照印理想,挥洒无数血与汗,才换得如今的繁盛中国。
我相信,他们的奋斗精神,纵使经受千百年的时间考验,也仍会被您所称赞。
抱朴守拙,行稳致远。这里是当今不懈奋斗的中国。
您曾振臂高呼:“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确,中国曾经历过炮火的洗礼,中国人民曾经受过滔天的苦难,但正所谓“风雨不改凌云志,振衣濯足展胸怀”。中国,这个历经兴衰浮沉,但仍生生不息的中国,岂会言败?君可见,华为公司面对技术封锁,咬紧牙关不懈坚持,研发出原生鸿蒙系统,正是中国不甘遭受打压,不愿居于人下的奋斗见证;君可见,比亚迪汽车公司高瞻远瞩,提前发现电动汽车的巨大潜力,潜心研发,使中国在此行业遥遥领先,这是中国创新求变,追求更好的奋斗见证。
纵使狂风拔地起,我亦乘风破万里。正是有无数此等企业单位的坚持奋斗,中国才能不断进步。当今的中国,奋斗为主旋律。无奋斗,不中国。我相信,中国的奋斗风貌,您一定也会引以为傲。
千百年间,滚滚的历史长河,将多少事物湮没,但奋斗的精神却一直存在。有风有雨是常态,而在这片风雨中,吹不散,打不落的,唯有奋斗,唯有奋斗的中国人,唯有奋斗的中国。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时间带走一切,您的言语却得以流传,且福泽千秋万代,流传至今。在这受您言语深切影响的、以奋斗为主旋律的中国,我邀您共赏。
张鲁娜老师评语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以与孟子跨越时空的对话为线索,巧妙地将孟子思想融入对中国奋斗历程的描绘中,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和深刻的感悟。通过与孟子的对话,作者不仅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奋斗足迹,更从孟子至理名言中汲取了智慧和力量,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文字间流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真挚的爱国情怀,令人动容。
本文采用小标题式作文,脉络清晰,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孟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如“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孟子名言,被作者巧妙地融入文中,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说服力。同时,作者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聚焦孟子思想中“理想奋斗”这一点,对孟子思想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诠释,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魅力。既有对孟子圣贤思想的推崇,又有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更有对未来的展望和追求。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文章构思精巧,通过引用林则徐、华为、比亚迪等具体事例,生动诠释了奋斗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丰富内涵。同时,作者巧妙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韵律美和感染力。
责编: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