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长征
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诞辰131周年
文/王宽鹏

九十年前的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长征。
在上小学时,我就知道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耳熟能详。《长征组歌》响彻在祖国大地,“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正是几代人传承长征精神的最强音。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的《人类1000年》公布了公元1000年至2000年的千年间,人类历史进程中发生的100件重要事件,其中有中国3件,这3件中就有“1934年,长征”。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他们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国共产党人并无共同之处,但却将长征列入千年中一个重要事件,足以说明长征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影响。书中是这样叙述的:“1934年,毛泽东带领10万将士逃避着国民党在中国南部的势力,向北方出发。在12个月里,他们越过了18座山脉,趟过了24条河流,把这次长达六千英里的艰难跋涉变成了有史以来最长的政治讲习班。在偏远的山村里,他们用树枝在泥地上为农民讲课,鼓励他们起来反抗地主。当毛泽东到达陕北的时候,他的部队只剩下了8000人,但是对这些活下来的人来说,长征是光荣的象征。这些人帮助毛泽东取得了1949年的胜利,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着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进入了社会主义。毛泽东震撼了亚洲和拉丁美洲,他和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看到农民推翻了几百年来的帝国主义统治”。



作者简介
王宽鹏,1963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陕西省洛川县人,党史军史研究工作者,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研究员、理事、副秘书长、网站记者、编辑,国际网络文学联盟军旅文学部编审,《洛川文学》特约作家。1981年10月应征入伍,历任战士、新闻报道员、干事、科长、副处长、团政委、甘肃省军区军史馆筹建办公室主任等职,上校军衔。工作之余,爱好写作,笔耕不辍,有600多篇新闻稿件、论文、报告文学、小说、散文、诗歌被军内外报刊杂志刊登,其中有40多篇获奖。因写作成绩突出,先后5次荣立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