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贞民 一年十二个月,鄙人何以仅关注农历十一月?自然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一月鄙人来到了人间,所以对“十一月”多了几分偏爱,对这方面的资料也就多了几分关注。
农历十一月,古称“冬月”,讲究点的日历上也标注十一月为冬月。冬月又称辜月、畅月、后十月、仲冬、葭月等。
我们常说的寒冬腊月,指的是春节前最冷的三个月,也就是一年四季里最后一个季,即冬季。其中,寒是寒月,也就是农历十月;冬是冬月,也就是农历十一月;腊是腊月,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因为每个季节都是三个月,故冬季又有三冬之称。杜甫有诗云:“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冬季和其他季节一样,三冬以孟仲季区别。故,冬又分为孟冬、仲冬、季冬。其中,仲冬也就是农历十一月。
古人以十二斗建称十二个月。这种标记法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故称为“斗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古人有云:“仲冬者,斗建子之辰也。”故而,冬月又称“子月”。
冬月还称为“辜月”。《尔雅》:“十一月为辜。”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在古汉语中,辜的本义是罪,如“以救无辜伐有罪”。辜,又讲作“必”义,如“言阳气洗物,辜(必)洁之也。”但也可通“故”,一般当原故、原因讲。古人注释,将“辜”解释为旧的东西,说称十一月为辜月,是因为此月阳生,旧去新来。辜者,多义词,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意义。
还有称十一月为畅月。《礼记》说:“(仲冬之月),命之曰畅月。”古人对“畅”字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充实的意思,认为十一月是充实之月,“当使万物充实,不发动”。二是当读为“畼”。查阅《康熙字典》P765页:“畼”,丑亮切音怅。《说文解字》说,“畼,不生也。”十一月太阴用事,万物未生,故有“畅月”此名。万物蓄势待发,但等春来万象更新。
农历十一月还称为葭月。就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个葭。蒹是没长穗的荻,葭是初生的芦苇。十一月的葭草微微吐绿,因此将十一月称为葭月。古人将芦苇内膜烧成灰,放于律管(相当于现在笛子一类的乐器——笔者)中,放在密室内,以占卜气候。某一节候到,某音管中葭灰即飞出,表示该节候已到,称之为葭灰占律。《幼学琼林》载:“立秋而桐叶落,冬至而葭灰飞。”冬至那一天,把葭灰放在地面上,一到冬至那一刻,葭灰会飞起来,表示“冬至一阳生”的“阳气”把葭灰吹起来了。我们祖先多么了不起,听起来大涨知识。
农历十一月还有其他说法,敬请各位方家补充为盼。
今年农历十一月吉日,是鄙人“插尾巴”的日子,却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插尾巴”的这一天,巧遇主席12月26寿诞,是千载一遇的巧合,期盼能有意想不到的福份。故草拟几句顺口溜于下:
今天鄙人“插尾巴”,本当暗淡无颜色。天下竟有稀奇事,偶尔亦会放“光輝”。鄙人农历十一月,良辰吉日降凡尘。今年此月此时日,巧遇阳历“12.26”。开国元勋毛委员,“12.26”寿诞辰。有幸巧合在一天,脸上顿觉泛红光。能与主席同日寿,千载难逢一机遇。主席伟绩载史册,他是人民大救星。工农从此翻了身,当家做了主人翁。感念邓公习舵手,手握革命接力棒。改革开放加速跑,幸福生活乐逍遥!
二O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于学院宅
都市头条编辑:张忠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