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球不是唯一
球员健康才是王道
一一综述中职篮赛场的违规违纪现象
文/饶晓辉(江西)
中国篮球职业联赛(以下简称CBA)自1995年创办以来,悄然间已有三十个年头了。无论是起初的纯国内球员比拼,还是到现如今的各俱乐部,通过重金聘请外藉优秀球员的加盟,中国男子篮球的整体竞技水平,可以说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除了08黄金一代球员中的如姚明、易建联、王治郅、朱芳雨、王仕鹏外,别说立足NBA赛场,能在亚洲称雄的球员都已是凤毛麟角了。
球技不见长,脾气还不小。这是中国篮球迷,对现今CBA赛场最真实的感观。正如球迷所言,很多职业球员以为自己的能力很大,球场上动不动就指责这个,咆哮那个,更有甚者置体育道德精神于不顾,下黑手,上粗腿,恶意伤及对手。(鉴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此处省略一万字。)虽然说,CBA联赛管理方,对球员恶意犯规动作的处罚力度还是管理得很严格的,但仅仅是停赛几场,罚款几万对这些年收入动辄几十、几百万的球员来讲,可谓是隔靴搔痒,难让其知耻而止、“痛”改前非。然而,频发导致球员受伤如此的严重,在某种程度上讲恶意犯规已经成为困扰.该向何处去?这是摆在CBA联盟、中国篮协和俱乐部等管理层和广大的教练员、裁判员、球队员和工作人员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在过去中国竞技体育的赛场,曾经有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随着在私企掌管诸多球队的“唯成绩论”面前,已失去了比赛的初衷。竞技体育比赛,争强好胜固然重要,但绝不是唯一,运动健儿的健康才是真正的王道。所以说,重拾“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很有必要。尊重对手,尊重裁判,服从管理,遵纪守法,以超高精湛的技艺战胜对手,才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