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一
文/李文辉
柳树弯下突聚会
一声令下屯边疆
房门没关猪没喂
没有辞爹没跪娘
马驮食物兵持枪
眼泪汪汪赴何方
邻家小妹正十六
哥失定把妹心伤
托云托梦托月亮
告妹哥哥赴他乡
马停蹄来回头望
山高水长路茫茫
你哭爹来他哭娘
眼泪汪汪走何方
抬头不见栽秧田
低头不见白米饭
脚下石头绊指头
老龙刺挂破衣裳
路漫漫呀歌漫漫
屋檐水滴似泪长
到边屯垦刺蓬地
茅屋漏天漏月亮
天气炎热浑身汗
过了悬崖见长江
见水就想尿泡尿
解手兵爷帮个忙
西南原是块宝地
地平土厚应产粮
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二
文/李文辉
江水奔流江鱼肥
还有湖泊水茫茫
安营扎寨划屯垦
石头支锅就做饭
铁钩拴线钓条鱼
伸手鸟窝抓把蛋
马拴树来圆月亮
半夜惊醒想爹娘
长磕头来长叩头
以此谢拜爹和娘
十六的月十六妹
才下心头心又想
劝她早把哥来忘
劝她早穿嫁衣裳
一年一年又一年
荒山野岭满插秧
中秋月圆杵新米
摘个石榴尝一尝
种田勤劳细耕作
风调雨顺多产粮
农作闲时苦练兵
奋勇杀敌保边疆
春暖花开满山坡
痴情汉子断念想
邻屯小芳已十八
心灵手巧又开朗
最美不过滕缠树
最妙不过女想郎
一来二去生情愫
相亲相爱赛鸳鸯
圆亏月缺终有圆
洞房花烛喜洋洋
院中李子结满树
姐弟成群抢干饭
新房又盖四五院
家大业大建学堂
常在门外听书声
远方又似在家乡
大雁成群往南飞
夜梦欣喜见爹娘
梦醒泪冷还盼梦
儿大颜老思寻根
父母定还把门望
逢年过节敬柱香
西南安稳成富庶
儿孙豪迈守边疆
(西南许多人是来自江西饶州府,南京应天府…等地方,也就是洪武年间来到西南的军人及屯垦之人的后代,他们祖祖辈辈深深思念老家,大多却只能口口相传来自集中出发地柳树湾,他们聪明,勤劳,善良,好学,更忠于祖国)。
作者简介
李文辉:云南诗人,作品纯朴、深厚、有磁性、有穿透力。
点评词:
《评李文辉<边屯>:历史与情感的交织,传承与希望的交响》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李文辉先生的这组《边屯》诗篇,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似一首悠扬深沉的岁月长歌,萦绕心间,令人感慨万千。
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来看,作者巧妙地分为“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一”和“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二”两个部分,以递进的方式展现了边屯生活的艰辛与发展,情节连贯,层次分明。
在“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一”中,开篇“柳树弯下突聚会,一声令下屯边疆”,简单直接地描绘出了屯边的仓促与紧迫。“房门没关猪没喂,没有辞爹没跪娘”,生动地刻画出了人们离乡时的匆忙与无奈,那种对家乡和亲人的不舍之情跃然纸上。“马驮食物兵持枪,眼泪汪汪赴何方”,通过对物资和人物神态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离愁别绪。
接下来,“邻家小妹正十六,哥失定把妹心伤,托云托梦托月亮,告妹哥哥赴他乡”这几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段纯真的爱情在离别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让人不禁为这对有情人感到惋惜。“马停蹄来回头望,山高水长路茫茫”则将这种不舍与迷茫推到了极致,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前途未卜的彷徨。
描述边屯路上的艰辛时,作者写道“抬头不见栽秧田,低头不见白米饭,脚下石头绊指头,老龙刺挂破衣裳”,用朴实的语言展现了环境的恶劣和路途的艰难,使读者能够切身感受到屯边之人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路漫漫呀歌漫漫,屋檐水滴似泪长”,以歌和泪作比,烘托出了他们内心的愁苦与哀伤。
而“边屯(明朝、洪武年间)二”则在延续了其一的情感基调上,增添了更多的希望与生机。“江水奔流江鱼肥,还有湖泊水茫茫,安营扎寨划屯垦,石头支锅就做饭”,描绘了边屯之人到达目的地后开始新的生活,尽管条件艰苦,但依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铁钩拴线钓条鱼,伸手鸟窝抓把蛋,马拴树来圆月亮,半夜惊醒想爹娘”,在简单的生活场景中,融入了对亲人的思念,这种苦中作乐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了边屯之人的坚韧与乐观。
“一年一年又一年,荒山野岭满插秧,中秋月圆杵新米,摘个石榴尝一尝”,展现了他们通过辛勤劳作,逐渐将荒地变为良田,收获了成果,也收获了希望。而“种田勤劳细耕作,风调雨顺多产粮,农作闲时苦练兵,奋勇杀敌保边疆”,则体现了边屯之人不仅致力于农业生产,还时刻不忘保卫边疆的使命与担当。
情感方面,这组诗歌不仅描绘了离乡的痛苦、相思的煎熬,还展现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对爱情的追求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十六的月十六妹,才下心头心又想,劝她早把哥来忘,劝她早穿嫁衣裳”,这种矛盾而又真挚的情感,令人动容。而“邻屯小芳已十八,心灵手巧又开朗,最美不过滕缠树,最妙不过女想郎,一来二去生情愫,相亲相爱赛鸳鸯”,则描绘了新的爱情的诞生,给整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温馨与甜蜜。
从诗歌的语言运用来看,李文辉先生的文字纯朴、深厚,极具感染力。他善于运用简单易懂的词汇,如“马驮食物兵持枪”“石头支锅就做饭”等,生动地描绘出具体的场景,让读者能够迅速在脑海中构建出画面。同时,他也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如“路漫漫呀歌漫漫,屋檐水滴似泪长”“托云托梦托月亮”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刻。
文化内涵方面,这组诗歌不仅是对边屯历史的生动记录,更是对边屯人民精神的传承与歌颂。它让我们了解到,那些来自江西饶州府、南京应天府等地的先辈们,为了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背井离乡,在西南边陲辛勤耕耘、奋勇杀敌。他们的聪明、勤劳、善良、好学以及对祖国的忠诚,通过诗歌得以展现,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总的来说,李文辉先生的《边屯》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人文价值的作品。它以诗歌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边屯历史,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屯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同时,也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人文精神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这组诗歌不仅是文学的佳作,更是历史的见证,它将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