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罗源桥,男,仁化县扶溪学校教师,中国林业生态作家协会会员,仁化县诗词协会秘书长,热爱大自然,热爱工作,喜欢听歌、看书、打乒乓球,写点小诗,座右铭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1.山林深处的绿美生态园
四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深深地印在
那一个山清水秀的左龙村
怀着中国的图腾—龙
历经沧桑岁月的洗礼
创造了一处绿美生态园
山,那么青翠、温柔
水,那么清澈、冰凉
一幢幢展新的楼房
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
一条条既简单又栩栩如生的龙脉
小巧玲珑的电商部……
一副连绵不断的画卷
我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情
恰如正午艳阳的乡村振兴
一页页闪耀的篇章
历史悠悠安然逸景的千年古桥
幽幽情深浪漫故事的千年上京古道
四个厚重深远浓浓乡愁的碉楼
醇香梦醉的左龙“茅台”琼浆
古今一体,满满情愫,人文飘香
天那么高,风那么清
没有多余的喧哗
没有多余的污染
只有宁静与安详
这方水土养育了这方人
祖祖辈辈坚韧不拔的脊梁
高举图腾,牢记使命
创造了一个蓬莱人间
2024.6.23
◎2.左龙碉楼礼赞
泥砖堆叠的身体
四面四角,二三十米高
没有一点钢筋水泥
任凭风雨洗劫
二百七十多年笑傲屹立不倒
一副苍白的脸,而是他的本色
不知哪位聪明的村民
给他带上土瓦帽子
远看,骨感的汉子巍然村心
近看,需抬头仰望才能清楚其真实面貌
如同慈善长者呵护着子子孙孙
碉楼,以独特的身姿
和坚强的毅力
二百多年来,日日夜夜
嘱视着左龙的山山水水
镇守一方平安和幸福
从老人干瘪的脸上和枯裂的手掌心
阅读和品尝沧桑的五味
解释四季的轮回
碉楼,对着溪水歌唱
与蓝天白云低吟
把岁月拉得很长很长
细数着满腔的故事
把红色的长矛、钢枪
种植子孙后代的血脉里
目之所及,粗糙的皮肤
厚重的思绪,沉甸甸的根基
继续用最长情的告白
诠释碉楼的革命精髓
◎3.左龙大湾里石拱古桥
远看,悬浮于半空
一副高不可攀雄姿
从天而降,让人自然生畏
根本不敢想象古人的智慧
两山之间万丈深壑,不再有距离
很想知道,四千八百年前是哪位智者
逆天而行,又动用了多少人力和时间
造就了这南通北往、上京要道
高九米多,宽二十多米
全部由条石堆砌而成
没有水泥、石灰等粘合物
任凭风雨肆虐,千年不垮
多少风雨,多少劫难早已无法累计
硬朗的身躯早已累累斑驳
现在的人又有谁知道
尧舜帝曾经在此经过,留下千古韶韵
每一块条石都是带味的史册
每天都在山水间,天地间静守陪伴
2024.12.22
◎4.左龙三色说词
智祖,以河为界分左右
山脉如龙,左边故名为左龙
自然的恩赐
汇集了红色、绿色、古色的美丽画卷
中山大学七学子用生命
诠释了太阳旗野兽的残忍
大湾里千年古桥就是最好的证人
每一块条石都是一页血腥史册
绿,左龙四季的盛装
绿满每一双明眸和心房
溪水晶莹透亮,在鸭背上荡漾
目之所及每一寸地方,绿在流宕
碉楼用泥砖做身躯
在碉与雕之间坚守,千年不倒
任凭千年风摇雨刷,日侵月蚀
默默地记载着千年沧桑
踏上大湾里千年石拱古桥
与之最亲密的对话
看见了尧舜帝的皇旗飘飘,赫赫战马
看到了上京赶考的书生
左龙,佳酿飘香,以龙为图腾
绘出了一副红色诗韵,生态文化的左龙水彩画
◎5.一个村书记的工作情怀
一个电话,到你贵地采风和挂牌
也许还没有来得及思考
就爽快的答应
就开始商讨和准备
几页文字,只是一些固定的符号
人文,地理,历史,特产
如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列队而入
每个灵动的词语都来自多年的感情培养和陪伴
从五岭地委,东江纵队
到项英,陈毅三年抗日游击战
从彭大将军城口到左龙的战略转移
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红色角落
从四千八百年尧舜帝南巡到千年古桥
从上京古道到刘家祠堂的进士匾
从一九五八年,左龙从南雄划给仁化
为了这次活动收集了大量资料
现在,他没有一句虚化的言词
用实际行动讲好左龙故事
表态以后,全力用诗歌、音乐方式
打造三色的红色诗韵飘香、生态文化的左龙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