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如春梦几多时
文/麦苗青青
草木枯荣,月盈月缺。世间万物遵循着自然法则。那些离别的背影,渐行渐远。转眼间,在草木山水的故乡又度过了一个春秋。大姨不在的故乡,平添了几分悲凉。那份如初的安暖再也无处寻觅。
三月的村庄,还是旧年里的模样,那么静。三月的天空,清澈如故,那么蓝。三月的风,冷清清地敲打着那片枯寂的世界。三月的太阳,一手揣着暖一手携着风。三月的春雪,洋洋洒洒地洗涤着尘埃。三月的思念,那么沉那么深。我如期而归,空气里残留的那抹悲楚,还丝丝萦绕在天际。大姨,您在哪里?
暮春四月,天气渐暖。南墙下粉丁香开的云蒸霞蔚,传来丝丝馨香。哥哥们忙着耕种,我们忙着种花种菜。五月,青绿一天天地涂抹着山川,麦苗绿茵茵地唤醒了村庄,巷道里一棵棵粉艳的碧桃花,点亮了久日的枯寂。小院里也开始桃红李白,众鸟喧天。大姨,您去了何方?
六月,夏如期归来,枝繁叶茂。时光边走边抖落着一些凄楚与荒凉。沐浴着阳光的菜芽儿星星点点地开始冒出了新绿。路边、田埂上一簇簇紫色的马兰开的清雅炫目,山花烂漫了空旷的村野,它们尽情地绽放着绚丽的生命,草木葱郁清秀如画,故乡又披上了新装。大姨,又是一年芳草绿,您看到了吗?
冬去春来,春去冬又来。在这个万物沉寂的冬日,在您离开将一周年之际,郑重提笔为您寄哀思。
《寄姨》
春夏草木葱,姨去何处觅。相思如花落,片片满庭飞。窗下喃喃语,昔年成追忆。句句已成谶,幕幕铭心记。
新年的腊八夜,九十二岁高龄的大姨无疾而终,静静地走完了她漫长的一生。在十几日的静养中,和挂念的亲友们一一道别后,等着万事周全的这一天,无憾地离开了这个纷纷扰扰的人世间,离开了她生活了一辈子的老院,静寂的小村庄。从此,了无挂碍,亦了无悲喜。
人生百年,沧海一瞬。大姨出生于一九三三年,她和小十几岁的母亲在丹噶尔老街里玩耍长大,十八岁时嫁到了乡下。嫁到农村的第一年赶上了互助组(五户一组编上劳动),第三年成了高级社(土地归集体,村民集体劳动),第四年又赶上了土改,成立了合作社。土改后吃食堂(大锅饭),大家一起劳动一起吃饭。再后来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制。大姨经历了农村土改政策的一系列变迁。
大姨在世时,曾对我讲过她们度过的那些艰辛岁月。她说:“最苦的日子是58年—59年间,那时候大家都吃不饱饭,还要劳动。开荒,修梯田、修水渠(湟海大渠),剩余的劳力还要去修铁路(当地的铁路)。最苦的要属开荒、修梯田、修大渠。那时候白天要种地,晚饭后要开荒,好好没睡觉着很辛苦。”“吃食堂的那时候大家肚子饿了,荒也开了,日子苦哈了!”“土地联产承包后,给公家不上粮了,多劳多得。工分多的人家粮食也分的多,生活才算慢慢好起来了。”
大姨说话谨慎,办事牢靠,因此当了二队里十几年的接生员。当时大姨父在饲养院里挡牲口,大姨还兼职喂猪挣工分,所以她们家成了队里工分挣的最多,粮食也分的最多的家庭。
大姨在农村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生活了一辈子。她们抚养大了六个子女,度过了那些清贫的年代,艰苦的岁月。她们勤劳善良、为人忠厚,也赢得了乡亲们的敬重。
村庄的往事,大姨总是如数家珍。即便年事已高,讲起来依然娓娓动听,思路明晰。到了耄耋之年初期,大姨依然还能帮家里人做饭,看护重孙、生活自理。因为大姨喜欢干活,所以吃饭好睡眠佳,身体一直很健朗。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大姨总是乐呵呵地保持着淡定平和的态度。勤劳和豁达,正是大姨保持健康长寿的主要因素。晚年时大姨虽然也很孤寂,但一直处于儿孙满堂,重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里,过着衣食无忧的安逸日子。
如今,大姨已作别西天的云彩,走向了时光的彼岸。从此,行走在那个未知的天国里,去万水千山,海角天涯。
大姨,如果您还和过去一样健朗地活着,那该多好。您还能步履蹒跚地走出大门,还会像旧年里那样,默默地回想着从前。一次次远眺着曾经撒下过辛劳汗水的那道道梁,那条条路,梯田、房前屋后······处处留着您劳作过的岁月痕迹。望着车来车往,而人影稀疏的村庄,您也生出无限的叹息和迷茫。有时回味着物是人非的过往,也会不由地生出淡淡的忧伤。
九十多个风风雨雨,历经人世的沧桑与悲欢。同伴们匆匆远逝,世间的万般冷暖,您也曾独自咀嚼。而今,您把那些眼里的风景连同自己,统统带进了那个未知的世界。我们都终究抵不过岁月的侵蚀,衰老和凋零。
日子像流水一样,步履匆匆。好怀念在故乡有您相守相伴度过的三个春秋。三年前的暮春,我们刚到乡间租住时,您曾拄着拐杖绕过麦地来到小院里,指点我种花种菜。夏天陪着从省城来的父母一起快乐地团聚,开开心心地喝茶吃水果,古往今来地畅谈到深夜。次年,搀扶着您到小院里来看我们种的花和菜,吃饭聊天。第三年,您身体渐弱再也没来过小院,我就三天两头过去看您。每次您都不舍得让我走,我也尽量多陪您坐一会儿,拉拉家常笑一笑。为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一碗您爱吃的野菜饺子或给您的氧气罐加点水。而今,那一切都成了永不再来的画面。
自儿时起您对我亲闺女般的疼爱,今生怎能忘却。那份浓浓的恩情,今世再也无处报答了。忘不了最后见您的那一刻,您脸上挂着泪,依依不舍地躺着和我们告别。更忘不了您最后对我说的那些令人痛惜的话······大姨,如果真有来生,多想还让您做我最亲最爱的姨,这辈子没有爱够的下辈子续上,好吗?
多想还和您在故乡一起看日升月落,回忆我儿时在您身边无忧的童年时光。多想和您等待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看郁郁葱葱的村庄又绿了,麦子又黄了。大姨,人生总有那么多的无奈和遗憾,您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人要向前看。还想听您喃喃絮语······
而今,那份温情暖意,统统定格在回忆里。从此您长眠我长念。
念姨
寒月长漫漫,赋闲高楼宇。遥念乡间姨,转眼已归去。爱吾似亲女,爱汝同慈母。晃晃流年飞,夜夜思姨语。
大姨,走着走着,突然间您就老的走不动了。走着走着我们就走散了。走着走着,我们就失去了您。走着走着,今生我再也没有大姨了。别了,那些珍贵而美好的旧时光。别了,我深爱的大姨。愿您在那个世界里快乐无忧!幸福安康!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对您深切的思念,只能寄予那条弯弯的小路之外,幽静的山坡之上。余生,惟有默默地回想您那慈爱可亲的面容,温暖的背影。从此,想念的风儿便吹到您长眠的那个山坡。从此,您远游不归,我们折叠伤悲。山野的风,冷冷清清地拍打着,吹过您长眠的山岗,我痛惜的心房。
玉兰花,美丽圣洁,古朴典雅。如您的名字“玉兰”一样,温顺善良,不急不躁。与世无争抛开繁杂,静静地怒放着生命的光芒。想您的玉兰花儿,年年会挂满枝头,开在心田。
斯人已逝,岁月留痕。一日日、一月月,光阴冉冉拉长了又一季的繁盛。那一幕幕忧思迷茫,被春天的气息重新梳理。也许,大自然赐予的这一抹抹绿荫和花红将慢慢稀释生命里的那些悲喜交织。
日子看似悠长,实则转瞬即逝。推开旧年的窗,紫陌红尘、闹事街巷,人世风光早已物换星移。许多美好,如丢失的童年,只有默默地送离。那些岁月留下的历历足迹,淹没在苍茫人海里,有些转身既忘,有些铭心刻骨。
“而今别离的果,正是相遇的因。与你别离后,你便存在于时时处处,万物之中。”
作者简介:
麦苗青青,原名:孟金莲。系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文章散见于《光宇报》、《西海都市报》、《格尔木日报》、《西宁晚报》及网络平台。
【插图、配乐:孟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