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金菊颂谭德国
菊艳深秋斗仲冬,黄金耀眼映冰峰。
香风飘入雪肌骨,路客闻之似醉容。
赏析谭德国先生《七绝·金菊颂》
谭德国
菊艳深秋斗仲冬,黄金耀眼映冰峰。
香风飘入雪肌骨,路客闻之似醉容。
以下是对谭德国先生《金菊颂》的赏析:
意境营造方面:首句“菊艳深秋斗仲冬”点明菊花绽放的时间跨度,从深秋延续至仲冬,凸显其坚韧与不凡,营造出一种在清冷时节里菊花傲然挺立的画面感。“黄金耀眼映冰峰”进一步强化视觉效果,金黄的菊花与冰峰相互映衬,一暖一冷,色彩对比鲜明,展现出菊花在严寒环境中别样的夺目与高雅。
感官描写角度:“香风飘入雪肌骨”从嗅觉入手,让读者仿佛能闻到那股在冷风中飘散的菊花香,且巧妙地用“雪肌骨”关联冬日的寒冷氛围,更显香气的清冽与独特。“路客闻之似醉容”则通过描绘路人闻香后的沉醉神态,侧面烘托出菊花香气的浓郁和迷人,使读者更能感同身受地体会到菊花之美带来的感染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短短四句,通过对菊花的色泽、香气以及其所处时令环境的描写,生动地塑造出金菊在秋冬时节的高洁、坚韧且迷人的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金菊的由衷赞美之情。
赏析谭德国老诗人《菊展艳阵香韵》
谭德国
菊展山丘树林中,艳姿香韵伴青松。
花阵出奇阵阵神,鸽声鸣瑞声声宏。
笑容蕊色相映照,秋气叶光互颤动。
千人拍摄大写真,诗情涌现漫碧空。
以下是对《菊展艳阵香韵》这首诗的赏析:
意境营造方面
诗的开篇就点明菊展所处的环境是“山丘树林中”,将菊花与青松相伴,一下子营造出一种自然且清幽又不失生机的意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山林间的菊展现场,能感受到菊花的艳丽姿态和悠悠香韵与苍松相互映衬的美好画面,给人宁静又惬意之感。
描写手法运用
- 视觉描写:“艳姿”直接描绘出菊花艳丽的形态,“花阵出奇阵阵神”则从整体上展现出菊展时众多菊花排列组合成阵的奇特与美妙,仿佛那些菊花阵有着别样的神韵。还有“笑容蕊色相映照,秋气叶光互颤动”,细腻刻画了花蕊的色泽与观赏者笑容相互映照,以及秋风中叶光闪烁、颤动的生动场景,把菊花的美从细节到整体都展现了出来。
- 听觉描写:“鸽声鸣瑞声声宏”引入了鸽子的鸣叫声,以声衬静,在展现出祥和氛围的同时,让整个画面更加鲜活,动静结合,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情感表达与感染力
结尾处“千人拍摄大写真,诗情涌现漫碧空”,通过写众多人竞相拍摄菊展的热闹场景,侧面烘托出菊花展的魅力,而诗人自己的诗情也随之如潮水般涌现,漫布碧空,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诗人对眼前菊展的喜爱、赞美之情,也容易引发读者对美好秋景以及菊花之美的共鸣,仿佛自己也融入到那充满诗意与美好的情境之中了。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菊展的独特风貌,借景抒情,传递出浓厚的喜爱与赞美之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赏析谭德国老诗人《菊展艳阵香韵》
谭德国
菊展山丘树林中,艳姿香韵伴青松。
花阵出奇阵阵神,鸽声鸣瑞声声宏。
笑容蕊色相映照,秋气叶光互颤动。
千人拍摄大写真,诗情涌现漫碧空。
以下是对谭德国《菊展艳阵香韵》这首诗的赏析:
### 一、画面描绘
1. **场景构建**
- 诗的首联“菊展山丘树林中,艳姿香韵伴青松”点明了菊展的地点是在山丘树林间,菊花那艳丽的姿态和独特的香韵与青松相伴。这一描写构建出一幅既有自然山林的宁静与壮美,又有菊花盛景增添绚烂的画面。
- 颔联“花阵出奇阵阵神,鸽声鸣瑞声声宏”进一步细化菊展的画面。“花阵出奇”描绘出菊花摆放成各种奇妙的阵列,仿佛具有神韵一般。“鸽声鸣瑞”则引入了鸽声,鸽子的鸣叫声象征着祥瑞,而且声音宏亮,给整个场景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2. **色彩与光影的交织**
- 颈联“笑容蕊色相映照,秋气叶光互颤动”中,“笑容蕊色”描绘出菊花绽放如同笑脸,花蕊的颜色鲜艳夺目。“秋气叶光”写出秋天的气息弥漫在树叶间,树叶的光泽与菊花的色彩相互映衬、颤动。这里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出菊展现场丰富的视觉效果。
### 二、情感与意境
1. **对菊展的喜爱与赞美**
- 整首诗充满了对菊展的喜爱之情。从菊花本身的艳姿香韵,到花阵的奇特,再到周围环境(青松、鸽声、秋气中的树叶)与之相融合的美妙景象,诗人都在尽情地赞美菊展的独特魅力。
2. **诗情与秋意的融合**
- 尾联“千人拍摄大写真,诗情涌现漫碧空”描绘出众多人前来拍摄菊展的场景,“大写真”既可以理解为人们用相机记录下菊展的真实美景,也可以象征菊展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写真画卷。而“诗情涌现漫碧空”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在这秋景之中,人们的诗情如同弥漫在碧空一样,无处不在,体现出一种既有具体美景又有高雅情怀的意境。
### 三、艺术手法
1. **对仗工整**
- 如颔联中“花阵出奇”对“鸽声鸣瑞”,“阵阵神”对“声声宏”;颈联“笑容蕊色”对“秋气叶光”,“相映照”对“互颤动”。对仗的运用使诗句在形式上更加整齐美观,节奏感更强。
2. **多感官描写**
- 诗中既有视觉上的描写,如菊花的艳姿、花阵、蕊色、叶光等;又有听觉上的描写,如鸽声鸣瑞;还有嗅觉上的暗示,如菊花的香韵。多种感官描写的结合,使读者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菊展的场景。
赏析《七律·武汉菊花展》
谭德国
菊展山丘树木中,艳姿香韵伴青松。
鸽声祥瑞声声意,花阵神奇阵阵情。
笑色蕊容相映照,秋光叶气互连通。
千人拍摄大真美,诗趣融融漫碧空。
以下是对《七律·武汉菊花展》的赏析:
画面营造
首联描绘出菊花展置于山丘树木之间的场景,将菊花的“艳姿香韵”与青松相搭配,勾勒出一幅自然且雅致的画面,既有菊花的多彩艳丽,又有青松的苍劲,让读者能快速在脑海中构建出那独特的展览环境。
细节与情感传递
- 颔联:“鸽声祥瑞声声意,花阵神奇阵阵情”,从听觉入手写鸽子叫声带来祥瑞之感,声声含着意趣,同时把菊展中花阵的奇妙用“阵阵情”来形容,巧妙地将外在景观与内在情感相融合,仿佛那些花阵里蕴含着别样的深情,让菊花展不只是视觉盛宴,更富有情感韵味。
- 颈联:“笑色蕊容相映照,秋光叶气互连通”,细致地刻画了观赏者的笑容与花蕊的容貌相互呼应,以及秋日的光影和花叶的气息彼此连通的状态,把人和景、景与景之间那种和谐且美妙的互动展现得十分到位,进一步渲染出菊展现场的美好氛围。
氛围烘托与主旨体现
尾联“千人拍摄大真美,诗趣融融漫碧空”,通过描述众多人竞相拍摄菊展这一热闹场景,凸显出菊展的美不胜收,极具吸引力。而“诗趣融融漫碧空”则直抒胸臆,表明诗人被眼前景象激发出浓厚的诗趣,也借此传递出对武汉菊花展的由衷赞美之情,让这种喜爱与欣赏之情洋溢在整首诗中,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能让读者体会到菊展的魅力以及诗人的喜悦心境。
总体来看,这首诗对仗工整,用词精妙,借景抒情,将武汉菊花展的独特风貌与诗人的内心情感巧妙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情感上的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