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对药联喜入赘
明朝永乐年间,江南某古镇上,有一家万年老店——“永和堂”药铺。药店刘掌柜,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心灵手巧娴雅文静,父母视为命根子。到了出嫁年龄,刘掌柜决定为女儿招婿入赘。
刘掌柜选女婿的条件很特殊,就是以药名入联征对,谁能对上他出的上联,就选谁做女婿。他的药联是:
刘寄奴插金簪,戴印花,比牡丹、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含羞倚望槟郎。
悬联挂在“永和堂”药店门口,围观者甚多。但真正懂药理,工联艺的年青人不多,好多人都满怀信心而来,又都不甘心情愿地泱泱离去。因此,几个月过去了,没有一个胜出者。
这天,一位衣衫褴褛的年青人走上前去,高声说道:
徐长卿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车前欲会红娘。
有人速报掌柜,掌柜听后,认为联对立意新颖,活用药典,对仗工整有趣。可一看穿着,又令掌柜犹豫:决非富家子弟,至多是个穷秀才。想到这里,便顺口说道:
一身蝉衣怎进将军府。
青年人并未在意掌柜的真正用意,听到上联,便拿起桌上的笔写道:
半支木笔敢书国老家。
掌柜看后,知道年青人懂医道,通联才,才艺卓绝,后悔自己不该出联挖苦人家。况且,我的择婿标准是重才重德,不论门庭。想到这里,他又出一联准备缓和气氛:
扶桑白头翁有远志。
青年人不假思索:
淮山红孩儿不寄生。就这样,刘掌柜与青年联对多时,越对越感到年青人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一旦得志,将叱咤风云,大展宏图。最后,刘掌柜决定招青年入赘。(李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