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oems by Fu Li -
符力的诗
(14首)
故乡千万里
命运为轻盈之人敞开
千万条去路
文/符力
声音/水晶·简
图片/符力 水晶·简
谢君
推荐语:

一个诗人最稳定的创造力的源泉在他所处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一个诗人属于自己的深井,你只要把桶放下去,提上来,然后一些深处的东西就被带上来了。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诗人都有其地域性,有其与生活相遇的信号。很多时候,写作的灵感就是这种信号所产生的连续和累积的结果。
毫无疑问,符力是一个忠诚于生活的踪迹的诗人。他尝试进入诗歌的多种方式,有时专注于往事,有时瞥见自然,有时把写诗看作是抓住想象力的机会,有时以写作作为天问对抗孤独,无论以何种方式创造令人惊讶的诗歌,它们都永远是他生命、心灵和生活的一部分。
概而言之,家庭与家园,是他写作中一个无法遗忘的维度。他的许多作品是用那些关于海南的记忆材料写成的。《回家》《春节记》《把手伸进海水里》《划火柴》,这些诗都出于他最近的诗集《故乡千万里》,这部诗集的名字已经无可争议地说明了他的声音。
自我与世界相遇的时刻,在他诗歌中也占有重要一席。2018年秋天诗人离开海南,来到距离故乡五千里的北方,对于诗人来说,这可以视为一个决定性时刻,既是一次地理位置上的跨越,也是一次写作意义上的转折。从那以后,在自我与世界的接触中,符力以其当下的感知和累积的顿悟,把行走中流动的事物化为深刻的传奇,或者说将不同的存在场景拉成不同的意义模式,《平原上的黄昏》《松果》《记游昆仑山》等诗展现了他创作范畴的拓宽、时空的深远以及对人的存在困境的关切,诗意的承诺因此变得宽阔深邃。
所谓宽阔深邃,我的意思是,符力的诗歌拥有坚实的地理与风土人情,但又不局限于它的景观,就像一张地图不仅仅是它所代表的地形。事实上,无论是自传体诗还是景物诗,是书写曾经赖以生存的故乡还是时空变幻中的世界,阅读符力,你都会被其诗中所蕴藏着的真诚、温情与孤独所触动。在外部世界敞开的同时,多愁善感的内在联觉是符力诗歌最为非凡的地方。在《肖斯塔科维奇》一诗中,诗人说“我这一生,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这行诗与美国诗人黛安·瓦科斯基的一句话惊人地相似,她说,要想成为诗人,你需要的是不快乐或孤独的覆盖。符力的文本很多时候是在孤独中获得它的形状的,就像在强大的压强下碳块可以转变成钻石一样,“故乡千万里”就是这种在“孤独的覆盖”下的对于生活的精确度量以及真诚与温情的闪耀。
谢君,2024.12.20
诗人自序:
时隔13年,我的第二本诗集《故乡千万里》出来了。9月30日下午,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来信息说:“书今天可以寄走,十一到,当作礼物。”10月2日上午,书真的托运到团结湖楼下了。货车停在几棵国槐之间,要是早一个月,车上车下,都会落满微微枯萎的一粒粒小白花。
作为新诗的一个来者,我从高中开始接触诗歌,读读写写,虽说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极小的一部分,却使我在长年累月的文学浸润中感受到了倾心、安心,乃至平静。有意思的是,我在不经意间发现——诗歌的表达,居然能从饭局、摄影、出行等日常生活及其平凡景象中获得启示。也就是说,一些事物看似与诗歌八竿子打不着边,却能让我在诗歌写作中悟出妙不可言的道理。
这个集子,基本达到了我目前对自己的要求——扣着人生经历、体验、感受和思想去写作。
诗歌是文学的一个盒子,没有人规定这个盒子必须造成什么形状,也没有人规定这盒子必须装载什么事物。贴着身心去创作,是一条中正的、具有恒久性的道路,古往今来的好诗人都在这上面走着,尽管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有自己的突破与创新,但无不反映诗人们对这条路途的认同与坚守。
我还要告诉自己:诗歌写什么,怎么写,是小问题。写诗歌,还是写小说、散文,也都是小问题,读者能从你的文学作品里挖掘到什么才是大问题,也就是,一个作家诗人为读者提供什么,贡献什么,才是大问题。
——摘自符力《扣着人生经历、体验、感受和思想去写作》

图/水晶·简
诗集《故乡千万里》作者:符力
长江文艺出版社2024.10

图/符力
01
风中
白杨在叫,梧桐在叫,槐树也在叫
这是我生活了三年的北方
我认识和不认识的树木都在叫。在风中
他们个个都有话要讲
隔着五千里的山水,海岛上的榕树在叫
凤凰树在叫,木麻黄也在叫
我在那里或者不在那里,他们照样
骚动,不愿意沉默如脚下的土地
坐在列车窗前,或者
站在燕山脚下,我都看到青草在奔跑
听见各种树木又叫又喊
他们多么爱自己,多么怕损失
风来得越大,我耳朵里的国度
就越嘈杂
我听不清他们当中的谁谁谁在讲话
群星也肯定听不清他们当中的谁谁谁在讲话
难道,他们当中的谁谁谁
听得清对方在讲什么
2020.12.28—2021.2.14
02
阿勒泰印象
向高处延伸的砂石路上,盘旋着我们的旅行车
还行走着一大群牛羊
——牧民骑着摩托车,不时发出吆喝声
几束天光在三号矿井里移动,亮光
并不投在我们和牛羊所走的这条路上
那是可可托海的九月,还没有人
为流水和桦树林抹上饱满又明亮的油彩
我们的车子无法加速——即使连续按响喇叭
牛羊照样踏着牛羊的步子
摇晃着牛羊的身体,走自己的路
行旅中的那些日子,我把那群牛羊的状态
理解为:慢悠悠
当我从北疆归来,当我回想高山矿区
回想额河村民和小镇上的生活
回想遥远的阿勒泰,我对牛羊们的认识
已经换了一个词:
安详
2023.9.19

图/符力
03
天问
每个夜晚,你都把流星当作火柴
擦了一颗又一颗
我困了,在海边小屋里打盹,仍梦见
你不停地擦亮流星
我昨晚擦了又擦火柴,只为翻找二十年前的书信
夜这么黑
这么凉,你在寻找些什么
2018.02.14
04
春风错
春风吹。春风吹黄河
黄河就解冻了;春风吹华北平原上的柳林
柳林就成排成片地飘飞嫩黄的新芽
春风吹故宫墙外的玉兰,吹迎春、吹海棠
吹樱花、杏花、梨花,整个京城
就荡起一座鲜花的海洋
今天,团结湖地铁站旁,春风又一次吹拂我
吹我开裂的嘴唇
吹我内心角落里的枯枝。春风吹啊
信心百倍地吹,像一个不服输的
孩子,以为我真的还能
开出花朵来
2021.02.25

图/符力
05
花树之美
迎春花丛插遍了粉黄的小火炬。
勇敢和怯懦的玉兰都在纷纷表白。
没错,迎春只开迎春花,
玉兰只开玉兰花。
春分过后,桃树只开桃花,杏树只开杏花,
梨树只开梨花,海棠只开海棠花。
丁香也一样,只开丁香花:
紫的尊贵,白的纯洁。
每棵花树都很美。
美,让抡过头顶的斧子突然停住,
让人想在树下酣眠,想拥抱,
想奔跑,满世界叫喊,痛哭一场。
我说,每棵花树都因老实
而美好。你说,每棵花树都有一个
忠厚的导师:春天。
2019.03.22-2023.01.10
06
在岸边
冰消雪融。清溪重获天才演奏家的灵感
旧时琴声回到小小的山村
花枝插遍原野。孩子们的纸鸢
慢慢飞升,越飞天越蓝
雨燕归来,穿柳丝,越湖面
过水田。命运为轻盈之人敞开千万条去路
我没有追问,我在岸边寻思:
大地到底做了些什么,才获得如此浩荡的赏赐
2020.02.24

图/符力
07
穿过马路之前
大暑当前,立秋已近
几朵月季仍在开放:红的、黄的、绿的
谈不上饱满、丰润,不适合形容为:
灿烂,或者光彩照人
那样的存在,是一种死撑
一种病态
三十年前,我早就衰老了
三年前,我来到这座城市,离家五千里
反反复复穿过此处:农展馆南路
混迹于年轻人当中,从地铁口涌出来,穿过
纷纷雪飘的清晨,沙沙叶落的午后
这样的存在,是一种死撑
一种病态
此刻,我停住脚步,在滚滚车流的岸上
在整片月季的近旁
我看了她们一眼,在穿过马路之前
她们,也看了我一眼
2020.07.21
08
把手伸进海水里
从礁石群上走下来,把手伸进荡漾的海水里
才摸到南海的心跳和体温
越南的妇女、菲律宾的孩子
马来西亚的渔民,把手伸进荡漾的海水里
也会有相似的感觉。正如恒河两岸
身披灰袍的僧侣、大象,把脚踏进浑黄的流水里
才知晓,世上消逝的事物曾经
亲近每一颗心灵
正当我这样想着,一群飞鱼
纷纷跃出水面。远处的海鸟慢慢巡行
伴着浪涛中慢慢赶路的船只
晨光橘黄,照着我手心里的海水,也照着
海上的每一朵浪花
2015.06.14

图/符力
09
我也不要你了啊家乡
当天气转暖,鸟群就不要你了
家乡。他们拍拍翅膀
就去了远方
留下稻田悄然长草,留下野花暗自熄灭
留下南风,吹响
满架的苦瓜叶
当列车驰来,我也不要你了啊
家乡。我一次次地回来
一次次地离开
如今,我已到了发丝灰白的时候
却仍然飘飘荡荡
没有蒲公英那么好的命
没有谁敞开草丛,没有谁伸出树枝
把我收留。我只好飘飘荡荡
眼里含着巨浪翻滚的海洋
在外省的夜里淋着雨,慢慢回想
回想当初如何转身离去
留下狗儿低声呻吟
拖着被石块砸伤的左脚
回到父亲身边。留下庭院空空
留下满架苦瓜叶
吹着南风
2015.04.11
10
回家
母亲从窗外拉开帘子,喊我起床
墙上照着又亮又暖的晨光
这时候,公猪母猪都喂饱了
鸡鸭还在小院里啄食,拍翅,鸣叫
母亲转身进厨房洗刷大铁锅,准备烧水煮肥鸡
父亲已经从小镇上回来——
大袋小袋里装着青菜、排骨、鱿鱼和大虾
两年没回家,我想早起
为双亲忙活些什么
怎么就这么晚了?晨光照在白墙上
我还没醒来,还是一个小男孩
枕头下压着旧报纸包衬封面的语文课本
咿呀声还没开启沉重的大门
2022.12.24

图/符力
11
划火柴
昨日我还是顶着满头青草奔跑的少年
此时已是叶落纷纷水流无声
你知道,我喜欢划火柴,喜欢火柴亮过萤火虫
喜欢火柴温暖除夕夜——
小女孩看见奶奶出现在亮光中
喜欢火柴不锁进妈妈的抽屉,而藏在
我的裤兜
划火柴,划火柴,此刻划出的是
恐慌:如影随形的猛虎
吞噬青草落叶石头和月亮
但我仍喜欢惊慌,喜欢奔跑,喜欢
青草一样奔跑,划完整包火柴都找不到的姑娘
水流无声,叶落纷纷。你知道
我装作什么都不喜欢,整个世界都不喜欢
不喜欢好好的火柴、好好的街灯
好好的星辰、好好的日记本:
独自燃烧又灭掉
2017.07.29
12
松果
作为贮存阳光、雨水和鸟鸣的
一个小小的仓库,作为
一朵花的回忆,我生活在风雨枝头:
烈日暴晒,黑暗侵蚀
没有谁的温暖和甜意让我皮肤湿润、面容慈祥
没有谁的思想和拥抱,让我
惊涛拍岸、星光璀璨
沙子那么小的幸福也是我认领的幸福
星球那么大的痛苦侵占不了
我生命的全部
是下雪的时候了,是上帝忽然明白
该放弃些什么的时候了
我打开所有的箱包和抽屉
当私藏的一切,捧起来就会令双手颤抖的一切
归还大地。当我真正成为一个空壳之人
轻松找到我,带我朝梦的外部
跳伞
2019.01.22

图/水晶·简
13
记游昆仑山
从清早走到正午,从海拔两千七走到四千二
车子,仍在万山之间。
群峰托着白雪。蓝天蓝得无牵无挂。
在远眺与远眺之间,在仰望与仰望之余,我凝视
雪水潺潺赶路,瞥观绵羊低头吃草,
也在朋友的惊呼声中扭头,
追寻,认识——羚羊闯过戈壁公路之后的
悠然。
这一路,无数景物见过我,
我想牢牢记住:一丛丛小黄花,挨在
弯弯的细沟浅壑旁,也错错落落地,贴在
漫漫的砂石土层上。她们,
太微小了,而她们的额头反射玉石的光泽
——明亮的事物,都曾得到
神灵的亲吻。
2023.07.29
14
肖斯塔科维奇
最后的时日已经来临。眼瞳里的山河
浮现夕光中的灰暗神色
我这一生,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
手中的奖状、鲜花和勋章
身上的芳香、硕果和光芒,其实是
沿着我的脊梁隆隆碾压过来的
一辆辆坦克
我这一生,没有获得真正的快乐
我已成为巨大的谎言,成为这个时代的
黑夜的一部分。孩子们因我
看不清满天星辰
我的煎熬,不在于双肩寒冷、呼吸困难
而在于直到这样的时日,才有
勇气,哼了一声
2022.08.09
注: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1906年生于圣彼得堡,是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诗人简介:

符力
1970年代生于海南万宁,《诗刊》社编辑、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著有诗集《奔跑的青草》。文学评论刊于《当代作家评论》《诗探索》《星星(诗歌理论)》。参与主编诗集《21世纪诗歌精选》《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明月沧海的高蹈脚步》《这一夜,碧溪潮生两岸》等。曾获2012-2013年度“海南文学双年奖(新人奖)”。现居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