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锋,江苏扬州人,天津大学教授。现为天津市楹联学会名誉副会长,曾任天津《楹联》杂志主编。对联作品以集句联、怀古联最有特色,集句联300副选入中楹会主编的《百家联稿》。18篇楹联研究论文入选"中国楹联(学会)论坛",其中《对联起源考证》获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一等奖。
窗外烟雨濛濛
----琼瑶的诗和远方
天津大学 刘锋
琼瑶(1938~ 2024),本名陈喆,出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南衡阳。1947年12月6日,《大公报》第9版“现代儿童”专栏上发表了署名陈喆的《可怜的小青》。这是正上小学的琼瑶的习作。
或许是学习偏重文科的原因,高一时陈喆因数学成绩差曾经吞药自杀。1957年,陈喆高考落榜,再度吞药自杀。1958年陈喆第二次高考落榜。然而人生就是这样,他关上了一扇窗户,又会打开另一扇。或者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她的第一部小说是《云影》,创作于1955年,以心如为笔名发表。1963年,她以琼瑶为笔名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1964年又相继出版了长篇小说《烟雨濛濛》,从此奠定了她言情小说的风格,也奠定了她言情小说大师的地位。
琼瑶喜欢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她的笔名源于诗词,而且她的小说名也大量源于诗词,尤其是她的小说的内容和意蕴都充满了唐诗宋词的气息。
心如
“心如”一词唐诗屡用。流传最广的当是唐代高僧神秀的偈子“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 唐代诗人张籍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中最有名的句:“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唐代佚名诗人《杂诗》或许最接近她的本意。诗云:“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心如”一词,宋人也喜欢用。北宋潘阆 《酒泉子·长忆孤山》词上阕云:“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轻棹去还来。”用得最有意蕴的是南宋汪莘。他的《春怀十首》(其五)云:“青天夫何长,白日又何促。吹却几株花,成此一村绿。不嫌春已晚,春晚爱不足。谁能描晚春,隐然在心曲。我心如明镜,万象相映烛。我心如虚空,万物自磨触。斜阳红欲滴,远水光可掬。中有太古人,歌声出金玉。”
琼瑶
琼瑶是美玉的意思,所谓美人如玉。琼瑶一词源于《诗经》。诗经《木瓜》云:“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琼琚,琼瑶,琼玖,是三种带玉的佩饰。投桃而报玉,是起琼瑶这个笔名的意义吗?
汉代张衡《四愁诗》诗云:“我所思兮在泰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西晋左思《招隐诗二首》诗云“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沈。”应是同一机杼。以琼瑶为笔名,是有这样的寄托在吗?
琼瑶也作白雪解释。引申意是白玉无瑕。韩愈《酬王二十舍人雪中见寄》诗云:“三日柴门拥不开,阶平庭满白皑皑。今朝蹋作琼瑶迹,为有诗从凤沼来。” 南宋朱熹《小均四景诗 》诗云:“瑞雪飞琼瑶,梅花静相倚。独占三春魁,深涵太极理。”
从白雪还可联想到白花。五代诗人徐铉《和贾员外戬见赠玉蕊花栽 》云:“琼瑶一簇带花来,便斸苍苔手自栽。喜见唐昌旧颜色,为君判病酌金罍。”
《云影》
琼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时才16岁,正是中学生,也正是开花的年纪。
云影一词或源于南北朝时梁元帝《夜宿柏斋》诗。诗云:“烛暗行人静,帘开云影入。”
云影亦往往和天光组织成词。宋代理学家朱熹《观书有感》其一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南宋词人叶梦得《满江红·雪后郊原》词云:“雪后郊原,烟林静、梅花初坼。春欲半,犹自探春消息。一眼平芜看不尽,夜来小雨催新碧。笑去年、携酒折花人,花应识。 兰舟漾,城南陌。云影淡,天容窄。绕风漪十顷,暖浮晴色。恰似槎头收钓处,坐中仍有江南客。问何如、两桨下苕溪,吞云泽。”
云影,或许表现了一个少女对外部世界的渴望。花蕾少女的心中不正是诗和远方吗?
《窗外》
在琼瑶25岁时,创作了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窗外》写的是主人公江雁容师生恋的故事,有人以为是写琼瑶的初恋故事。因此在《皇冠》杂志上一发表就引起了社会轰动。1973年8月根据该小说改编,由林青霞、秦汉等人主演的电影《窗外》在中国香港上映。2013年,小说《窗外》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名单。
“窗”是一种象征,窗内窗外是两个世界。如花年纪的少女是多么期盼打开窗户看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最早描写窗外好风景的是唐代诗人綦毋潜。在他的 《过融上人兰若》诗中这样写道:“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水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溪水潺潺,鸟影朦胧,听着悠扬的晚钟传,那声音仿佛直上翠微,那心情的愉悦仿佛是放出笼的鸟儿一样。
女生更了解女生。唐代女诗人李冶开窗见到的是蔷薇。蔷薇意味着美丽与脱俗。李冶《蔷薇花》诗云:“翠融红绽浑无力,斜倚栏干似诧人。深处最宜香惹蝶,摘时兼恐焰烧春。当空巧结玲珑帐,著地能铺锦绣裀。最好凌晨和露看,碧纱窗外一枝新。“
五代诗人刘兼开窗见到的是燕语呢喃。他的《春燕》诗云:“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 · · ·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北宋词人万俟咏《长相思·雨》词“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雨打芭蕉,孤夜难眠。这一首词写异乡羁旅的愁思,是不是触动了琼瑶的内心情怀呢?
女主人公江雁容,名字或也源于古诗词。温庭筠《菩萨蛮》词云:“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或许,源自宋代诗人方回《汉臣明府与公度使君话吾州山水之胜有诗次韵》。诗云:“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缓马倚楼随所适,高情长在醉吟中。“
《烟雨濛濛》
《烟雨濛濛》是琼瑶少数几部有历史纵深感的作品。《烟雨濛濛》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全书使用第一人称,这在琼瑶的所有小说中是比较少见的。第二个特点是《烟雨濛濛》以悲剧收尾,这不同于一般的言情小说。
烟雨朦朦最先让我想起的是“烟缕织成愁”。宋代王雱《眼儿媚》词云:“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这是说烟。
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词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是说雨。
烟愁雨恨织成烟雨濛濛。欧阳修《乌夜啼》词云:“珠帘卷,暮云愁。垂杨暗锁青楼。烟雨濛濛如画,轻风吹旋收。香断锦屏新别,人闲玉簟初秋。多少旧欢新恨,书杳杳、梦悠悠。“
宋末元初的诗人陆文圭同时还是一个中医大家,他的《题郑子宝秋溪水钓雨图》诗云:“水墨淡淡,烟雨濛濛。溪抱前山,人倚孤篷。我怀季鹰,感慨秋风。身羁洛下,兴寄吴淞。“虽然也写烟雨濛濛,和琼瑶的旨趣是很不相同的。
烟雨濛濛是受蒙蒙烟雨的启发吗?唐代诗人杜荀鹤《江夏》中不仅有蒙蒙烟雨,也有飘萍身世。诗云:”蒙蒙烟雨蔽江村,江馆愁人好断魂。自别家来生白发,为侵星起谒朱门。也知柳欲开春眼,争奈萍无入土根。兄弟无书雁归北,一声声觉苦于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