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堰
作者 李德峰
在随州的最南端府河镇,有一个叫作龚家湾的小村庄,它与安陆市仅一河之隔。然而,奇怪得很,村庄里没有一户姓龚的人家,村庄的东头住着十几户李姓人家,西头住着十几户徐姓人家。在两姓住户的中间,有一口水塘,叫作双堰。关于双堰的叫法已无从考证,可能从前是两口堰,后来合并在了一起,起名叫做了双堰。
双堰的面积大约五亩地左右。一汪水塘,静静地躺在那里。晴天无风的日子,她象一面圆圆的大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其中,这个时候,分不清天空是在天上,还是在水里。有风的时候,水面泛起涟漪,象老人额头上的皱纹,一层一层地荡漾。
小时候的双堰,是温馨的,是静谧的,也是非常热闹的,至今让我留恋忘返。
春天的双堰,生机盎然。堰塘四周,长满了青青的茅草,开满了野花。野花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各样,点缀在茅草上面,将双堰打扮成了一个大花篮。儿时的我,经常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往䉕子里放上诱饵,将五六只同样的䉕子轻轻地扎入塘边水中,大约等上五六分钟,再将䉕网一个一个迅速提起,䉕子里面的小鱼小虾,扑楞楞地,总有那么七八只,再将它们倒进篓子里,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待到红日爬上东山头时,便能收获满满一小篓子。然后,兴高采烈地拎着篓子回家。母亲见到这么多鱼虾,非常开心,微笑着摸摸我的额头说,儿子长大了,能够帮衬家里了,只可惜没有油来煎这些小鱼小虾,哈哈哈哈。。。。。。
夏天天热,我们这些崽娃子,赤条条地,经常在堰塘里打着鼓泅,从黄昏开始,一直到天黑。鼓泅声,妈妈唤儿回家声,堰塘里孩童的欢笑声,堰堤上大人们的讲话声,还有堰塘边杨柳树上的蝉鸣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秋季转凉,双堰已不再那么喧嚣。但是,母亲棒槌捶衣的声音,小牛在塘里喝水的唧唧声,几只白鹅朝天嘎嘎嘎的叫声,依旧在耳边回响!夕阳西下,成群结队的蝙蝠、蜻蜓在堰塘上空飞舞,打渔人在塘边撒网的动作和姿势,父辈们扛着犁,赶着牛,走在双堰堤上的画面,仍历历在目。
冬天的双堰,虽无春天的温馨,夏季的喧闹,秋天的静谧,但是冰雪天热闹的景象,依然是那么令人难以忘怀。极冷天气之后,双堰结上了厚厚的冰层,小伙伴们就在上面滑着冰,掷着瓦片,推着铁环,甚至是穿着棉袄在冰上打着滚,嬉戏打闹,你追我赶。
这就是我家乡门口的双堰,给我童年幸福和欢乐的双堰,也是给我带来许多希望和梦想的双堰。
如今的双堰,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情景。年青人大都进了城,村子里也很少见到小孩子,都是一些即将老去的爹爹婆婆。再也听不到棒槌声,鼓泅声,唤儿声,鹅叫声,甚至牛唧唧喝水的声音。只是偶尔见到几只红蜻蜓,在水面上无声地飞来飞去,好像在寻找从前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