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艺术影响力”人气榜单:本期聚焦邵璞:
邵璞在绘画艺术中,摒弃了对现实的直接描摹,转而深入探索一种宁静致远、刚柔并济的美学境界。他仅凭简约的线条勾勒,便精准捕捉了大自然的万千姿态,恰如古语所云:“近观似觉笔触随意,远望则万物毕露。”他将诗歌的深邃意境巧妙融入画作之中,以书法的笔力自由挥洒,通过枯笔细腻的皴擦技法,营造出一种既苍茫辽阔又虚无缥缈的视觉画面,深刻展现了干燥秋风与温润春雨相互交织的美学韵味。
邵璞荣耀入选“2024艺术影响力”人气榜单,这不仅是对他成就与创作历程的深刻肯定,更是对他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桥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懈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崇高精神的热烈颂扬与崇高赞誉。
让我们追随老师的艺术轨迹,共同步入他那蕴含深厚中华文化底蕴与独特人文情怀的艺术殿堂,深切体悟那份源自文化根脉的独特韵味与高尚风骨。

邵璞,著名诗人、书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辽宁大学书画研究院客座教授。
1979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3年起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报》从事新闻采编工作10余年;1995年-1997年留学日本金沢大学,研究日本文学。归国后创立文化传播和广告传媒公司,业余从事诗歌和中国山水画创作40余年。
主要书画著作:
《邵璞焦墨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
《至璞之境—王界山、邵璞中国画选集》(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年);
《至璞之境—李翔、王界山、邵璞中国画选集》(蓝天出版社,2016年)等。
主要书画作品收录于:
《中国梦,太行魂—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书店,2014年);
《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采风作品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17年);
《可染艺术—文脉传薪百年荣耀中国画名家学术邀请展集》(四川美术出版社,2018年);
《中道自然—北戴河艺术馆首届著名美术家邀请展作品集》(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4年,邵璞主编);
《同绘一个世界—中国•英国•希腊著名美术家青州邀请展作品集》(辽宁美术出版社,2015年);《美在盘锦—中国画名家盘锦邀请展作品集》(燕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等画集。
主要书画作品参加展览:
中国美协、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梦,太行情—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4年,北京)”;
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梦—塑造中国新形象美术作品展(2014年,北京)”;
“中华情,中国梦—美术书法名家邀请展(2014年,厦门)”;
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中国美协艺委会主办的“中道自然—北戴河首届著名美术家作品邀请展(2014年,北戴河)”;
“中国书画艺术节(2016年10月,意大利米兰世博会)”;
“至璞之境—王界山、邵璞中国画作品展(2016年,秦皇岛)”;
“一带一路—邵璞、关宏臣作品哈萨克斯坦邀请展(2016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市)”;
“美在盘锦—中国画名家盘锦邀请展”(2018年,盘锦);
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美丽中国 携手世界—荣宝斋当代中国书画名家作品展”(2019,维也纳);“素墨丰盈—首届当代中国焦墨画作品联展(2019年,青州)”等。
“苍茫大地”——邵璞焦墨艺术展(2023年固安)
“博学”-复旦书画双年展(2024年上海图书馆展览馆)
主要诗歌著作:
《邵璞诗选》(作家出版社,2014年),
《周末,我们去了女生宿舍》(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社1993年)等。
主要诗歌和小说作品收录于:
《海星星—大学生抒情诗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
《朦胧诗选》(1985年,春风文艺出版社);
《中国当代大学生诗选》(北方文艺出版社1985年);
《当代大学生抒情诗》(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
《中国当代校园诗人诗选》(北京师范大学五四文学社,1987年);
《太阳河》(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飞天-大学生诗苑(合订本)》(飞天文学月刊社,1989年);
《复旦诗派诗歌(经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世界华人经典诗选》(2021年,芝加哥学术出版社)等诗集。


邵璞:一个寂寞而飘逸的灵魂画家
——在邵璞焦墨绘画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初中海
邵璞先生名满天下,遗憾的是我在此之前一直与他悭吝一面。但是,我的耳朵里却灌满了朋友们对他的为人与才情暨对他独特的焦墨山水的称赞与褒扬。
在今天的这个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对于邵璞先生的焦墨山水艺术做了多个视角的研讨,对于邵璞先生的绘画成就予以了非常准确的肯定,我都同意。那么下面,我将就我自己个人的视角来谈谈邵璞先生的焦墨山水艺术。
我主要谈谈邵璞作为一个诗人兼画家,他的焦墨绘画是在他自己的非常个性化的笔墨语言做一种诗性的表达,是画家,同时也是诗人;是诗人,更是画家。画意之中蕴含着丰富而深沉的诗情,我认为这才是邵璞先生的焦墨山水艺术的特殊之处。

众所周知,对于中国艺术来讲,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所极力追求的都是超越于形似之外的神韵。因此,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讲,任何可以感知的"形",都只是一扇门,一扇引领人们走向他的广阔无垠的艺术世界的一扇大门,是登堂入室的必由之路。东晋时期的嵇康有一首诗写道,"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如何来表现诗人的精神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心理活动和目送天边归鸿远去的神情,则只能尔必须是通过诗人端坐抚琴的动作来体现,以形写神,以神来体现诗人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诗歌讲意韵,绘画要神韵,中国艺术论将其概括为"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含不尽之意于言外"。那么,邵璞先生作为诗人画家,是深谙其理深通其道的。
欣赏邵璞先生的焦墨艺术,他的山水绘画纯用笔墨表达难度极高的焦墨来"表现",摒却了尘世间许许多多缤纷绚丽的色彩,只是一黑一白,一阴一阳,黑白交错,阴阳互生,他得心应手的运用着天地之间最本真的黑白这两种颜色,以一种书法的笔意"写"出最具中国古典意味的线条,一种纵横交错长短不齐的线条,通过黑与白动与静虚与实刚与柔的鲜明对比,通过具体的景物来体现那种宏阔的雄浑的苍茫的高远的意境,就是以自己的神思来统领具体而微的"形",以自己的心意来驾驭具体而微的"形",以自己的意蕴来布置具体而微的"形",从而来传达天地造化自然山水的大美,以一种中国绘画的"不似之似"的最佳境界,给观者营造那种崇高美的心理审美体验,令人顿生天地悠悠沧海一粟的万千感慨。最后我用清代恽南田品鉴元代四大家绘画时的妙语坐结束语——"元人幽秀之笔 ,如燕舞飞花,揣磨不得。又如美人凝睇,光彩四射,观者神惊意丧,不知其所以然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