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支景阳《机关工作“五步干法”》有感
天 琮
在那浩瀚无垠、波澜起伏的机关工作之海,每位勤勉者皆是奋楫者,每一叶扁舟都在探寻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支景阳先生提炼的“五步干法”,宛若海天交界处永恒闪耀的灯塔,其光芒穿透迷雾,为人们辨识航向,引领穿越未知与挑战,成就一番从构想到实践,再至硕果累累的壮丽蜕变。这不仅为公务人员勾勒出了行为准则,更升华成跨越职业界限的人生智慧,惠及世间百态,启迪世人以坚韧之心追逐梦想的脚步。最近,在《躬耕历山》公众平台上欣赏到了支景阳先生的《机关工作“五步干法”》一文,深有体会。恰恰我在上周三刚刚与支景阳先生晤面,亲耳聆听了他的“五步干法”,因而对此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他认为:
第一步:“找准初心,这是干成事的关键所在”。初心是动力的源泉,它源自对梦想的追求,对价值的认同。这不仅是我们行动的出发点,更是支撑我们在风雨飘摇中坚定不移的动力源和永动机。在任何时刻,都不能忘记为何而出发,这股内在的力量将会在艰难险阻面前激发出不可思议的能量。正如古人云:“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初心不变,言行一致,方能走得更远。
当我们站在十字路口,犹豫不定时,不妨从三个维度审视:事业、城市、工作,这三个视角如同三个棱镜,折射出初心的不同面貌。在事业上,我们问自己,所做的事是否能促进社会进步,为行业添砖加瓦?在城市层面,我们的贡献是否能让社区更美,居民笑容更灿烂?至于工作,每一项任务的完成,是否让日常运作更顺畅,提升了团队士气?
实践证明,那些立足大局,胸怀天下之人,往往能洞察先机,驾驭风云。他们以公心为引,视民之所望为己任,因此,难题不再是绊脚石,反而成为垫脚石,助他们攀上成功的巅峰。反之,目光狭隘,私欲当前者,往往会陷入微观的泥沼,忽视了森林之美,只见树木不见林,最终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初心就像树根,深深地扎入大地之中,给枝叶提供养料,使其茁壮成长。而这份初心,正是我们在复杂环境下的导航仪,它让我们即使在迷雾中也能辨认方向,不受外界干扰,沿着正确的航道前行。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回归初心,让那份纯真与激情,成为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第二步:“找准定位,这是干成事的基础原点”。支景阳先生笔下的“找准定位”,不仅仅是在职场丛林中的生存之道,更是成就伟大事业的灵魂钥匙。一旦锁定目标,就如同锤炼匠人心中的钉子,紧握锤柄,目不斜视,一击即准,这就是钉钉子精神的体现。坚守自己的阵地,无论是在寒暑交替的四季轮回,抑或是荣耀与挫败的交替间,始终保持矢志不渝的决心与韧劲,直至梦想绽放。
工作中的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守护者。在分工明晰的团队中,不应逾越界限,以免触犯他人领地;亦不可懈怠于己任,否则可能导致全局受损。这种微妙的平衡,需要高度的职业素养与集体主义精神,确保团队的每一环紧密相连,无缝对接。正如一首美妙的交响乐,每个音符虽独立,却共同编织出和谐旋律,缺一不可。
补台精神与奉献意识,是团队合作的粘合剂。在团队遭遇困境时,每一位成员都应该挺身而出,填补缺口,哪怕那并非自己的本分。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每一滴汗水、每一次付出,都是推动项目前进的燃料。记住,成功无需自我独享,失败也无需独自承担。当我们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信念,共同迎接挑战,胜利就在不远处招手。
第三步:“找准道路,这是干成事的必由之路”。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都是探险家,寻觅着那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正如支景阳先生深刻指出,找准道路,意味着在众多可能性中甄别出那条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或许布满荆棘,或许峰回路转,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唯一选择。面对抉择,倾听周围的声音变得尤为关键——领导的洞见、专家的专业、群众的呼声、同事的建议,每一颗明珠都能为你的思路增光添彩,让你的决策更为明智。听取多方意见,审慎研判,方可少走弯路,直达目标。底线思维、创新思维、曲线思维与改进思维,是构筑道路的四大支柱,让前行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第四步:精准执行,是把事情完美落实的核心环节。即便拥有精妙的规划与理想的路径,倘若缺乏有效的执行,一切皆为虚妄之谈。执行过程中,需对细节锱铢必较,严格依循规划与标准稳步推进,力保每一个环节都无懈可击。“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等一系列重大工程的辉煌成就,无一不是精准执行的璀璨硕果。
第五步:“精准评价,这是干成事的价值标尺”。工作完成后,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反馈与评价,是完善自我,推动发展的必要步骤。双效合一、质量统一、纵横对比、上下评价,这些标准帮助我们看清自身的位置,了解优劣长短,为进一步的提升奠定基础。
在追求卓越的征程上,每一步的前行都需脚踏实地,每一次的跃升都来自深思熟虑。正如智者所言,成功的背后隐藏着无数次的尝试与修正。支景阳先生对此有着独到见解,他强调:唯有通过精准评价与持续改进,我们才能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书写更辉煌的成绩单。
总结而言,“五步干法”不仅是一种工作方法论,更是一种人生哲学。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五步干法"如星辰般指引方向,教会人们勇敢追梦,稳步前行。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舵手,把握航向,乘风破浪,终将抵达梦想的彼岸。让我们怀揣信念,以"五步干法"为伴,共同开启一段精彩绝伦的生命之旅,直至辉煌相迎。
写于2024年12月24日/甲辰十一月廿四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附:
机关工作“五步干法”
支景阳

干事即办事,是有规律可循的。对于每一个干事者来讲,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标准、也是要求,其中想干事是态度问题,会干事是能力问题,干成事是效果问题,而干成事是干事创业的目标要求,如果干不成事,想干事、会干事也就无从谈起毫无意义。基于实践上的深入思考,归纳总结出“五步干法”如下:
第一步:
找准初心,这是干成事的关键所在
初心不仅是干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动力源和永动机。要认真思考干事的初心使命,这可以从大局观的“三个维度”进行深入思考:一是从事业的角度,看是否有益于事业繁荣;二是从城市的角度,看是否有益于城市发展;三是从工作的角度,看是否有益于工作落实。如果从“三个维度”均有益处,那么就找准了初心,不管面临什么困难和挫折,只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持之以恒做下去。
实践表明,但凡能从大局着眼,坚持天下为公,一切出于公心、一切为了人民,就一定能干成事;若从小处着眼,只顾眼前利益或个人得失,则一定干不成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从大局出发,更容易看到问题的关键本质,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更便于与他人的沟通协作、达成共识,形成干事创业的整体合力;而从小处着眼,则往往容易舍本逐末,陷入琐碎和局部细节中,难以看到问题的本质全貌,容易导致工作偏离正确方向,更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猜忌,难以服众、难成共识,干事创业也就会独木难支、逆水行舟,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二步:
找准定位,这是干成事的基础原点
每项任务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岗位都是其中关键一环而不可或缺。要经常思考自己在工作中所处的方位,从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不同角度,去深入思考自己工作的精准位置,比如:是主攻还是助攻,是决策还是执行,是新鲜事物还是有章可循,是承上启下还是以上率下,是步调一致还是千帆竞渡,是居于领先还是处于落后……同时,还要找准目标定位,“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而是要遵循规律、实事求是、稳中求进,踮起脚来摘桃子。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才能找准工作中的位置,从而避免无脑盲动和无效行动。
一旦找准定位,就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守住工位、瞄准方向一钉到底,努力坐热冷板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在干事过程中,既不越位,也不失位,不能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与此同时,还需要有补台精神、奉献意识,当遇到其他环节有问题,只要有能力、有余力、有条件,就要勇于担当、敢于奉献,保障整个工作链条运转高效,凝聚合力把事干成,保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一定有我的积极态度,努力提高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第三步:
找准道路,这是干成事的必由之路
经验表明,每项工作的完成,都需要一条科学的道路来达成。这条道路会因时因事、因地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既没有固定模式,更没有完全相同的道路,所以每项工作都需要认真加以研判。研判的过程是反复论证、去伪存真的过程,是集思广益、兼听则明的过程,是分清主次、划分轻重的过程。实际上,每项工作的道路都是唯一的,有时充满困难、艰辛和挑战,甚至形容为走钢丝也不为过,但是对于意志坚定、初心如磐的高手来讲,只要有条道甚或是钢丝就能干成事。
在这个过程中,要广泛征求领导的意见、专家的意见、群众的意见和同事的意见,这既是讨论意见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的过程,最终找到一条干成事的最优道路。这条道路要符合四个基本规律认知:一是要有底线思维。牢记舆论、安全、廉政、保密、意识形态等风险点,不碰底线、红线、高压线,坚持积极稳妥、稳中求进,确保干成事不出事;二是要有创新思维。坚持守正创新、常办常新,把出新出彩作为不懈追求;三是要有曲线思维。从辩证思维角度,懂得“两点之间曲线最短”的道理,事非经过不知难,太过顺风顺水,不经历困难磨砺,往往不利于干成事。工作流程上的环环相扣,或许是一条稳扎稳打的安全线。走最远最难的路,或许能最早发现问题并克服问题,从而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推进,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四是要有改进思维。要保持敏锐性和判断力,坚持与时俱进,当形势条件发生变化,就要相应做出调整,对道路进行必要的改进、合理的校正,适当的时候还要摸着石头过河。

第四步:
精准执行,这是干成事的根本保障
精准执行不仅是确保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石,更是提升工作效率与质量的保障。精准执行绝不是纸上谈兵、说说而已,而是要有执行的原则规范。
一是要有干事能力。主要应具备: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宣讲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文字能力及专业能力,等等;二是要全心投入。一心一意谋发展,心无旁骛干工作,任何的分心都会让干事成效大打折扣;三是要全程参与。紧盯全流程,关注全过程,打好主动仗,不搞大撒把;四是要长远打算。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打长谱、利长远,而不是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五是要把握时度效。坚持时度效相统一,既不错失良机,也不急功冒进,任何失时失度,都会过犹不及。
在执行过程中,离不开团队之间的团结协作,之所谓:独行快、众行远。实践证明,加强与“三有”团队精诚合作,则无往而不胜,具体是:一要有态度。要有顾大局、成大事、利沟通的干事态度,这在困难考验面前尤其重要;二要有能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是什么专业的事就找什么专业的人,隔行如隔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三要有经验。有长期干成事的工作经验,对工作中关键环节非常熟悉,对工作失误或教训的深刻反思和总结或将更为有利。

第五步:
精准评价,这是干成事的价值标尺
精准评价不仅是对工作结果的客观反映,更是推动持续改进和优化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工作过程和成效的科学评估,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评价标准是关键。
主要是:一是双效合一。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既要做到社会效益优先,同时又要兼顾经济效益,要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和收益的最大化,确保工作长期稳定运行,任何的偏颇失效都将不可持续;二是质量统一。既要明白量变到质变的一般规律,又要坚持既重质量又重数量的重要法则,在两者之间,质量应始终处于优先地位,因为高质量能够带来更长远的效益和更广泛的影响;三是纵横对比。既要在全省及行业内对比,又要与往年同期对比,客观反映工作的变化,这种对比分析有助于发现工作中的亮点特点或问题不足,为下步改进工作提供重要资鉴;四是上下评价。既要重视领导的评价,又要重视群众的评判。领导评价能够从宏观和战略的角度对工作进行审视和评价,为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群众评价能够通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工作的实际效果,有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评价结果,要及时进行反思和改进。对于成功的经验要加以推广和应用,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地精准评价和改进,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躬逢盛世,这是属于干事者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干事者的担与责。“五步干法”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整体。“找准初心”提供方向和动力,“找准定位”明确起点和终点,“找准道路”规划方案和路径,“精准执行”推进落地实施,“精准评价”开展效果评估和总结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要灵活运用“五步干法”,并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以改进提升,努力实现初心使命,创造出更加务实高效、出新出彩的工作实绩。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