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雪花
作者:卢长生
朗诵:灵 子
我的家乡居住在东北的松花江上,那里有一望无际黑黝黝的肥沃土地,生产着黄橙橙的大豆和火红火红的高粱,号称北国的大粮仓。她总是让我心生无限的爱意。每当下雪,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洁白的面纱覆盖着,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宛如一个个小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鲜艳洁白如玉的盛装。
小时候,每到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这些孩子便欢呼雀跃,因为雪天是我们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光。我们戴上自家制作的狗皮帽子,系上围巾,戴上厚厚的口罩和棉手焖子,兴奋地跑进雪地里,任由雪花落在身上,把自己和周围的南大濠沟、田野融为一体。雪地里充满了欢声和笑语,我们或打雪仗,或堆雪人,甚至在雪地上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家乡的雪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童年的记忆。每当下雪,我总会想起和父亲一起堆雪人的场景。那时的父亲总是那么耐心,教我如何滚雪球,如何搭建雪人的身体,母亲则在屋里蒸粘豆包,炖酸菜血肠。那些美好的回忆至今仍历历在目,让我对家乡的雪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大雪过后,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家家户户忙着扫雪,孩子们则在雪地里尽情嬉戏。还去野外的南大壕沟和柳条葱里抓野鸡,领着爱犬大黄追野兔。大雪不仅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也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每当看到孩子们在雪地里奔跑、打陀螺,坐在两只大狗拉的爬犁上玩耍,我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美好。
十六岁那年我从家黒龙江省拜泉县应征入伍,投身于国防事业,如今已经整整48年了。虽然我身在异乡铁岭,但每当我听到家乡下雪的消息,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思乡的感动。那洁白的雪花仿佛是故乡的使者,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那个充满温馨、欢乐、爱与温暖的好地方。
我爱家乡的大雪,它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更让我体会到了家乡人情的淳朴与温暖。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家乡的雪花永远是我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人海茫茫,岁月悠悠。如今父母已经永远离开了他们眷恋的家园,一想到父母勤劳,朴实、可亲、可敬的背影,尤其是我看到相册里父母亲那张慈祥发黄了的老照片,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
父母和那些默默无闻的父老乡亲一样,不争不抢,甘愿奉献,含辛如苦地耕耘着脚下这片黑土地……
我想他们不就是家乡的雪花吗?滋润着万物复苏的雪花吗?给人们增添生活乐趣的雪花吗?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慰藉和愉悦的雪花吗?我想:雪花和春雨一样是春天的使者!
窗外又开始下雪了,她是那样的洁白,她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温柔……
让我仿佛又一回到了久别的家乡,梦见了久别的亲人……
这也许就是乡愁,游子的乡愁,流浪者的乡愁,苦涩而又温馨的乡愁吧……
【朗诵者简介】陈 颖:灵子,辽宁铁岭人、中国朗诵联盟高级会员。喜爱文学,摄影,热爱朗诵,作品在多家平台上发表,愿用声音艺术传递生活美好,陶冶情操,愿在文字海洋里寻找最美的世界,感悟人生的真谛!
【编辑、作者简介】卢长生,中共党员,军人出身。大学毕业于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法律系,副团长转业到铁岭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系中国诗酒文化协会会员,华夏文化传播网专栏作家,诵读中国知名作家、炎黄文学社作家、多家报刊杂志记者、影视制作编导,发行70多万字的个人专著《犁砚留香》和180千字的《中华诗文选粹》一书,并任副主编。辽宁省写作学会常务理事、铁岭市写作学会副会长、铁岭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广播电视台《旅游频道》纪实摄影师、炎黄文学社摄影家、铁岭市摄影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协会会员,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曾五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