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之际,作者成振林回忆了当年受到毛主席接见,后来参观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及毛主席纪念堂的感受,文章感情真挚,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成振林同志曾有幸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他描述了毛主席的亲切与和蔼,以及自己当时的激动心情。这次接见对他影响深远,成为他一生中的宝贵记忆。
后来,他参观了中南海丰泽园毛主席故居及毛主席纪念堂。在故居,他深刻感受到了毛主席生前的点滴,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纪念堂,他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怀念与敬仰。
通过成振林同志的回忆,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毛主席的生平事迹和崇高精神,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前进的力量和信念。毛主席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编者看来,成振林同志的回忆不仅是对毛主席的缅怀和敬仰,更是对当代人的一种鞭策和激励。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同时也要珍惜当下、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毛主席为榜样,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473 字)

永远的伟人 永远的怀念
——写在毛主席诞辰131周年之际
作者:成振林/陕西宝鸡
202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诞辰131周年纪念日。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抚今追昔,一代伟人的丰功伟绩和卓著功勋,像一座不朽的丰碑,让人怀思久远。
1966年11月26日,我作为红卫兵代表,在北京西郊机场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87年春,我在参加总参炮兵部党代会期间,有幸参观了丰泽园和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遗容。岁月虽然过去了这么多年,但伟人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昨天,思念如江水长流,伟人风范是我心中永远的怀念。
毛泽东主席,世人敬仰的一代伟人。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都作出过这样那样的贡献。毛泽东是其中的佼佼者,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伟人之心映寰宇, 寰宇之光照人心; 细微处显英魂, 宏大时展豪情。我们应当永远铭记毛泽东主席的历史功绩。
他,在民族最为困难的时候毅然放弃一切,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寻找救国之路;他,在民族最黑暗的时候,义愤填膺,振臂高呼,号召被压迫的人民起来反抗;他,在民族存亡之际,力推众意,坚持正确的路线,为革命指明了方向,为民族带来了希望……毛泽东主席以其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民族使命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倾其一生,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一个人能像毛主席那样在中国社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他的历史功绩将永垂不朽,他的光辉将照耀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他将永远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1966年8月18日,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 WH 大革命群众大会”。毛主席身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首次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万群众和红卫兵。继“八一八”之后,毛主席又分别七次接见红卫兵,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和红卫兵1100多万。1966年11月26日,我作为学校的红卫兵代表,参加了毛主席的最后一次接见。
11月25日晚,突然接到通知,说毛主席明天要接见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高兴地跳了起来,我们想见毛主席,毛主席也想见我们!来北京,我们要见毛主席的愿望就要实现了,怎么能不欣喜若狂呢!大家兴奋得一夜没睡好觉。
26日凌晨4点多钟,我们在广播里传出的“东方红”的乐曲声中起床了。我们吃了稀饭馒头后,每人又发了2个鸡蛋4个馒头和咸菜(带的是中午口粮)。我们胸前别着毛主席的像章,怀里揣着红宝书,在解放军指挥下,整好队伍,强调了纪律,顶着有些刺骨的寒风列队徒步向西郊机场进发。一路上,我们的队伍雄赳赳气昂昂,唱着那个年代学生们最流行的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天没有亮,到达了目的地西郊机场。
下午3时许,人们突然安静下来,期盼着最幸福的时刻来到了。坐在机场的红卫兵好像一阵风齐刷刷都站起来了,一起朝东边方向探望。约莫几分钟后,一队排成三角翼般的摩托车队以约三四十码的速度开过来了,隔了一二百米又一队摩托车也开了过来。在12辆敞篷警卫车和开道车的引导下,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首长乘坐的敞篷吉普车由东向西缓缓开过来。汽车开得很慢,只见毛主席身穿绿军装,神采奕奕地站在一辆敞篷汽车上。他老人家举起右手不停地向红卫兵挥手致意。毛主席高大的身材、笔挺的身躯,满面红光,皮肤很白很嫩,一点也看不出像73岁的老人。红卫兵们顿时鸦雀无声,眼睛一直盯着毛主席,看着毛主席的敞篷汽车从我们身边慢慢行驶而过。敞篷车队哦,你慢点走,让我们多看毛主席几眼;时间哦,你慢点流,让毛主席多和我们在一起。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车队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可是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在我的头脑中扎根一辈子。直到带队的解放军要集合队伍返回时,我们才从狂喜中清醒过来。最响亮的歌是东方红,最伟大的领袖是毛泽东,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最最幸福的人。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结束后,我们在北京准备了一天,第三天,豆会中学的赴京代表乘火车全部返回。
时隔21年后的1987年 ,我有幸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中南海的丰泽园,在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中南海里的殿堂亭轩,湖畔树下,印着许许多多毛主席走过的足迹。丰泽园、勤政殿、菊香书屋、怀仁堂等处是他处理党和国家大事的地方。随着岁月的流逝,虽然人事更迭和时代变迁,但毛主席为祖国、为中华民族创建的伟绩丰功,仍昭然于世。丰泽园是中南海西北一组中国古典建筑群,清代称为西苑的一部分。大院套着几个小院,另外还有分布在林木、山石、曲池之间的亭台楼榭。每个小院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悬挂着名称典雅的匾额和富有诗意的楹联。颐年堂是丰泽园的主体建筑,毛主席经常在这里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会见外宾。
这是一个四合院式的土木建筑。大门朝北开着,门楣上“丰泽园”三个醒目的大字,不由得使人急切地想早一点进去看看。进了大门,两边厦房各有10余间,全改做了书房。上房是毛主席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大约有100多平方米。卧室内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张特制的木板床,大概有3米长,2米宽。床的周围全是书,床头有一盏普通的台灯,一张办公桌,几把藤椅,比起现在的村委会主任来也差多了。老人家从1949年进城后,到“文革”开始,一直就住在这里。
走进丰泽园,使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毛主席一生视书如命的事了。老人家伟人一生,书读万卷,藏书浩繁,踏月成诗,临风挥毫,寻穷天下,看尽人间。据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说,主席的藏书全部放在中南海故居菊香书屋中,一万余种,10万余册,古今中外,经史子集,天文地理,不一而足。占比例最大的是中国文史类图书,大约占30%—40%。马列著作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外国文学则较少。老人家对他喜爱的和反复阅读的书,都有精彩的评语,如《诗经》《史记》《楚辞》《聊斋志异》《昭明文选》《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或学其中真理,或吸取其中辩证法。伟人一生徜徉在书的海洋里,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令世人敬仰。渊博的知识,非凡的经历,难怪 DXP 说,现在活着的人中,没有哪一个能超过毛主席的。
走出丰泽园,我们又参观毛主席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毛主席纪念堂1976年11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1977年5月24日胜利竣工。1977年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正式开放瞻仰。毛主席纪念堂二层还设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六位领袖革命业绩纪念室。领袖纪念室按照时间顺序和专题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献和文物,结合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领袖们的丰功伟绩。瞻仰厅里,毛主席的遗体覆盖着党旗,遗容安详,静静安卧在鲜花丛中。瞻仰者放慢脚步,注视着毛主席的遗容。许多人走到出口处,又忍不住回首凝望。
人们深切缅怀毛主席,还因为毛主席是一位彻底的大公无私者。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他牺牲了自己的六位亲人;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贡献给了祖国,贡献给了人民。毛主席在位几十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严于律己,与人民心连心,时时惦记着人民生计,处处关心着大众疾苦,与民同甘共苦,与众休戚相关。这种位高不忘本,功高不自居,权重不谋私的高风亮节,人民又怎能忘得了呢?
毛主席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和军事家,更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诗人。其独特的“毛体”书法化古出新,俊逸潇洒,他的诗词古为今用、大气磅礴,让世人叹为观止。作为中国开天辟地的第一人,毛泽东功德重如山岳,恩泽流布四海。
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去世后,除了给中华民族留下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外,毛主席没有给自己和自己的子女留下奢华的财富和家产。他的住房兼办公室还是公家的,每月要交租金和水电费。逝世后在他住所兼办公室里,只剩下简单的木板床,补了许多补丁的毛巾被……,以及一屋子他生前读的书。他没有任何个人名下房产,更没有任何海外产业,更没有一分钱的海外银行账户。毛主席去世后,稿费全部用于《毛选》的编辑、出版和党的活动经费,家里人以后再没有拿过其中的一分钱。毛主席身后的一切都交给了党(包括所有遗物、遗存、稿费、藏书等),成为中外执政党领袖廉洁自律的榜样!!他的子女没有美国绿卡,更没有去海外定居,也不是任何财团的掌门,他的女儿们至今住着简朴的房子。他的夫人、弟弟、侄子等六位亲人在革命中牺牲,他的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儿子毛岸龙至今没有下落,……。但他却为中国留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春光明媚般的宏伟蓝图!他为中国劳动人民、为世界被压迫人民,留下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财富—毛泽东思想!
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是为了牢记一个伟大民族的艰辛探索;纪念这位时代伟人,是为了追寻植根我们民族内心的精神依托;纪念这段壮阔的历史,是为了激起中华儿女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英魂长存天地间, 丰功伟绩载史册。一言一行皆典范, 一思一念皆辉煌。
毛主席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诗人,是领袖,他带领中华儿女推翻三座大山,让人民当家作主;他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瞻仰往昔, 深知伟人之所以为时代之楷模, 实为历史长河中智慧与勇气之集大成者。不曾忘,他讲得最震撼的一句话,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曾忘,他讲得最朴实的一句话,为人民服务;不曾忘,他讲得最感恩的一句话,人民万岁;不曾忘,他讲得最惜时的一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曾忘,他讲得最霸气的一句话,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那年,他从西柏坡走向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那年,他让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确立新中国的地位。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他创建了一个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建设了一个先进的党中国共产党,他缔造了一支人民的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一切,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方向,实现了中国由弱到强、由衰而盛的伟大转折。翻开历史的篇章, 伟人的事迹如同璀璨的繁星, 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激励我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毛泽东是现代中国的一面旗帜。他的一生,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毛泽东思想,都引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空前地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毛泽东又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各个方面,提出了许多指引我们走向胜利的正确的思想和理论原则。
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指引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现在和将来也仍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作者:成振林
今天经济的高速发展,不能忘记毛泽东!毛泽东,永远的伟人,永远的怀念!
共4223 字2024年12月24日于宝鸡